OK语录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系列

发表时间:2023-12-21

尝百草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篇1

鲁迅的著述浩如烟海,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是一个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机,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百草园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老师家的书房。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内容。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鲁迅的童年生活是愉快的无虑的。而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也曾走过那段懵懂的时光,也会在之后去怀念那时还带着稚气的自己。自己儿时走过的街,穿过的巷,巷弄里留着长胡子卖冰糖葫芦的老头子,院门口缠绕的老树根,还有树根上自己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迹,在多少年后还是依旧清晰可见,似乎多少年的光阴都不曾打乱他的章节,多少年的风雨都不会吹散他的印迹。他还是那样分明地站在那里,当光线都昏暗时他还是那样散着微光,那样毫发毕现地站在那里。那些童年的故事也刻画在心房壁上然后就慢慢风干成图腾,像是一座横亘在过往和现在两个彼岸的桥,成为心中魂牵梦绕的想往。

成年的鲁迅是一个战士,一个不偏不倚的、浪漫的战士。战士不总在冲锋陷阵,战士更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美好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语言优美,还能时不时地勾起读者对童年的回忆,真是一篇令人叫绝的好文章。

我们也有自己的百草园,也有自己的三味书屋。那些躲藏在记忆里的是永远也不会消退的。我怀念我的百草园,我的三味书屋。更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流淌过的岁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篇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杰作。散文记叙了令鲁迅先生难以忘怀的百草园中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和三味书屋中貌似枯燥其实却意义深远的孩童读书生活。

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跃然纸上、令人神往的自然油画——“油蛉在那里低唱,蟋蟀们在那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优美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齐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十分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

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可是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而鲁迅先生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看出鲁迅先生对他们的深厚感情。

神异的百草园给了他纯真的欢乐,而规束的三味书屋给了他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成长。

我们也想和教师共同拥有一个“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仅有欢乐的学习和生活,成长中的我们将来才能成为一个良好心智的大人。

我好羡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一篇由金江写的短文——《从眼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受益匪浅。

文中讲了一根小草,在阳光、雨露和岩石妈妈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当一个诗人路过准备赞美它时,它却谦虚地告诉那个诗人。应该赞美的不是它,而是阳光、雨露和紧抱着它根的岩石妈妈。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那么惊天地,泣鬼神,但告诉我们了一个大道理,那就是:每个人,都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小草说的对!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只有它一个人的努力怎么可能长得那么茁壮呢!我们人也一样,在我们的成长中,不光要自己的努力,还要有亲人、老师、朋友,以及社会上许多人的帮助。

相比小草,我真是自叹不如呀!妈妈每天早晨都起很早,帮我做早饭;晚上,不管上班有多累,一回家就帮我做晚饭。可我呢?有时因为菜不好而埋怨妈妈,甚至有一次根本一口都没吃。妈妈却一点儿也没有责备我,更别说打我了。我真是好后悔,后悔我以前那么不懂事。和小草相比,我真是太自私自利了!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 ,做一个和小草一样的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篇4

最近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是记录鲁迅先生童年的文章,文中的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过的最欢乐的地方,里面有着紫红的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还有着趣味的斑蝥等等——这些都是所有的小朋友所都向往的,可见他在百草园里的生活是如此的欢乐啊。

而下文中鲁迅的童年生活发生了转折,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他从此永别了他的“虫子朋友们,植物朋友们”开始了严厉的私塾生活,可是也不缺乏生活中的小趣味。他和同学们在后园里折腊梅话,寻蝉蜕。在下问中他是多么的向往着以前在百草园里的欢乐生活啊!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欢乐生活的向往,热爱大自然和对私塾教育的不满。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是百草园,还是到三味书屋,给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一个十分完美的想象空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篇5

以往梦想,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我和伙伴们无忧无虑的捉迷藏、斗蛐蛐;以往梦想,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我自由自在的呼吸清新的空气,也能够肆无忌惮的就地打几个滚儿;以往梦想,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我带着欢乐去学习、伴着浓厚兴致在书海里遨游……

这个暑假,当我读完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蓦然发现,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就是我梦想的地方。

在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在百草园里,有高大的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在百草园里,有鸣蝉的长吟,肥胖的黄蜂,有轻捷的云雀……在如此美丽的地方,作者能够毫无顾忌的拔出牵连不断的何首乌,甚而毁坏了邻家的泥墙;能够感受长妈妈讲述的惊险而刺激的美女蛇的故事;能够和伙伴们在下着雪的冬天,支起一面大的竹筛,开心的捕鸟……这该是一种多么自由,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啊!在那里,童真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在那里,孩提的梦想自由飞翔。

然而,这份完美在进入三味书屋的那一霎那戛然而止,仅有的欢乐就是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描绣像和课余在书屋后面的园子里折腊梅花,寻蝉蜕了。除此而外,就是单调,枯燥的学习了。

在三味书屋里,整天应对的是先生严肃而冷漠的面孔,耳朵里充斥的是同学们杂乱无序的“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还不准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看到那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此刻的生活。每一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虽然教师不像鲁迅教师那么的严厉,可是也不会对我们放松要求。如果我们出现像逃课这样的情景,是绝不会骂我们几句就能够罢休的。我们每一天要按时到学校上课,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内学习任务,课后还要去补习班上课,还有的同学要抓紧点滴时间去学钢琴、绘画等。在双休日里,也不能自由的休息,不是去上补习班,就是埋头写作业。并且,这样的日子随着年级的提高会变得越来越紧张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让我体会了百草园的欢乐与自由,三味书屋的单调与枯燥。我真的很想每个像我一样的学生能有一片梦中的“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篇6

这几天看了鲁迅先生的《晨花晚报》。这是鲁迅唯一的回忆录散文集。线条就像一条长长的小巷,斑驳的记忆投射出倒影。小巷里似乎也有无数丝线在纠缠着我,将我拉入记忆的洪流。尤其是早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店的鲜花。

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每个角落都隐藏着他无限的乐趣。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玩伴,陪他吹秋风,然后安静的小睡一会。口渴的时候,可以摘下晶莹如珊瑚珠的覆盆子,吃在嘴里都是甜甜的。即使是萧瑟的冬日也如梦似幻,你可以穿梭在冬天的白纱裙中,你可以架起一个架子去抓鸟。那些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恐惧,没有焦虑,没有痛苦。就像一场悠闲的梦,而鲁迅就是梦想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忘记那个梦想。他仍然把那个梦记在书签里,记在日记里。他可以在空闲时间打开它,悠闲地浏览。时间仿佛可以一下子倒退二十年,而他似乎也可以倒退。那年的药草园,回到了他那年的灿烂梦境。后来他去了三味书店。他开始了自己的学业。每天都要处理枯燥、邋遢的古文,而药草园早已被遗弃在那里,逐渐变得荒凉。三味书店的生活枯燥无味,但多年过去了,在这本书里,鲁迅先生依然怀念那个“枯燥”的地方。那里的寿精武先生也成为鲁迅一生难忘的人。

鲁迅的童年是快乐无忧的。每个人都不是。我们也经历过那段懵懂的岁月,以后也会怀念那个时候的孩子气的自己。小时候走过的街道,走过的小巷,小胡同里卖糖葫芦的长胡子老头,缠在院门上的老树根,还有自己刻的歪歪扭扭的字迹。根,多年后依然如故。显然,岁月似乎没有打乱他的篇章,岁月的风雨也吹不散他的印记。他还那么清晰地站在那里,在灯光昏暗的时候,他还站在那里,那么耀眼,那么肆无忌惮。那些童年的故事也被描绘在中庭的墙壁上,然后慢慢地干涸成一个图腾,就像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成为我心中的一种向往。

我们也有自己的香草园和自己的三味书店。那些隐藏在记忆中的人永远不会消失。我想念我的百草园和我的三味书店。怀念从百草园流到三味书店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