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汇编十篇

发表时间:2023-11-25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文字的美,更是在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了交流。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因此,一篇作品读后感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对作品的理解,还要考虑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首先,要仔细阅读作品,全面把握其中的细节。这包括故事的背景、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等等。只有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在写作读后感时有更多的素材和见解。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要尽可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从文字的美感、情绪的共鸣等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让读者在阅读读后感时能够感同身受。

此外,要尊重作品的原创性,不要夸大或曲解作者的意图。在写作读后感时,要坚持客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作品本身的内涵和形式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最后,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整理。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不仅内容丰富,还要注意语言的流畅和文字的表达。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读后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感。

总之,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需要全面了解作品内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注重客观性和语言的表达。与“跨过鸭绿江读后感”有关的话题,正是我们在写作读后感时要积极探索的重点。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准确表达,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并传达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1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荧幕上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展现了毛泽东、彭德怀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黄继光、杨根思等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通过观看这部剧使我更加了解当年党中央毛主席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定,和司令员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指挥、浴血奋战的激情战斗场景。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阻击松骨峰、血战上甘岭,这些笼罩着硝烟和炮火的壮烈战争场面再次震憾和洗礼着我们。黄继光、杨根思等等这些记忆中的英雄儿女,“最可爱的人”,再一次感动着我,情不自禁的就流下眼泪。

我们不会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约二十万名烈士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切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我们,是少了生与死的考验和战火纷飞的洗礼。但斗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任何时刻,面对任何困难都要牢记。让我们再次向英勇的人民志愿军战士送上崇高的敬礼,愿世界和平,愿人类没有战争。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2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我观看了红色影视作品《跨过鸭绿江》,在这部影片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志愿军战士们为我们国家的和平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也为我们能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而感到幸福。《跨过鸭绿江》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士们同仇敌忾的故事,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观看结束后,我深受感动,在国家处在危急时刻,30多万人民志愿军无怨无悔、依依不舍告别家人,离开祖国,以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拼杀在战场上。在他们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他们那份深深的爱国之情。我们要从红色影片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铭记历史、砥砺奋进,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立足岗位、担当作为,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上面的这些是网小编专门整理的跨过鸭绿江观后感200字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3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70年前,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了新中国的家门口。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志愿军将士面对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4

这,是何其震撼人心的画面——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战争馆内,“鏖战长津湖”的复原场景令人揪心: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冬里,身着薄棉衣、脚穿胶鞋的志愿军战士岿然不动——当冲锋号响起的时刻,他们已被冻成了冰雕。

在那个“最寒冷的冬天”,在陌生的异国战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志愿军慷慨赴死的民族血性从何而来?

“源于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忠诚’。这个‘革命忠诚’,是绝对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铁血丹心。”

丹青难写是精神。71年前,为完成祖国和人民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熔铸了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赤胆忠心,更铸就了他们冲锋陷阵、奋勇作战的刚毅决心——

“我只要有一口气都不让敌人一寸土,坚决守着阵地”“我有决心、信心,敢叫敌人只能活着来,不能活着去”……查阅泛黄的志愿军战士决心书,字句铿锵。志愿军战士那献身祖国的满腔忠诚,跨越时空、久久回响。

进入新时代,这种革命忠诚精神历久弥新,依然闪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闪耀在抗疫第一线、抗洪最前线……正是镌刻于心的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让无数的英雄挺身而出,成为党和人民的钢铁战士。

20_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6位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

当年,志愿军战士孙景坤血战上甘岭、死守我军阵地;从战场归来后,他收起军功章,将“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带领乡亲一干就是近30年。公而忘私、永葆革命本色的孙景坤,只愿“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祖国”。

个人发出的光或许有些微弱,但无数的光集合起来,我们前进的道路必将会是一片光明。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5

《跨过鸭绿江》不同,它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尽量完整详实的反映了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让人们了解并记住那段历史。抗美援朝的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是巨大的,正如毛泽东主席的那句名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武器装备上的以弱对强,所以,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程度悲壮程度都是触目惊心难以描述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血淋淋的气氛扑面而来。一到那种惨烈场面,我都无法直视,只能闭起眼睛,听着枪弹的呼啸爆炸,脑海中依然浮现着你死我活的拼搏,心在颤抖,盼望那种场面赶快结束。

小学时候就熟知的英雄邱少云的故事,在剧中活生生的反映出来:

邱少云所在部队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抠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一动不动。其实在他前边一米远的地方就是一条水沟,他只要往前打个滚,就能扑灭身上的火,但是他没有动,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忍着钻心的疼痛,忍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煎熬着,等待总攻开始……最终壮烈牺牲!

这一段镜头,我不敢看、不愿看、不忍看、看不下去!眼泪止不住的顺着脸颊流……

烈火吞噬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在中国军史上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邱少云!这位四川籍战士用最坚忍的潜伏,完成了中国士兵最勇猛的突击!

当秘书向彭总报送邱少云请功报告时,说意见不统一,有建议报一等功的,有建议报三等功的,理由是邱少云没有放一枪一弹,没有打死一个敌人,报三等功已经是顶破天了。彭总听后大怒道:顶破天?邱少云为了整体战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宁愿被火活活烧死也能纹丝不动,这样的钢铁意志,就是志愿军的军魂!然后刷刷在报告上批下“特等功”三个字。

深深被剧中长津湖志愿军“冰雕连”震撼落泪,悲壮的场景让人潸然泪下,悲痛万分!零下三四十度,不仅是对敌人的斗争,更是对自己生理极限的挑战。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6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_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影片兼具史实性、艺术性、思想性,从国际视野出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71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历史,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钢铁意志和顽强品格。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浓缩了总台“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格局和情怀。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坚持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品格、史诗风范的基础上,优化内容、打磨细节,基于历史背景与事实,强化有利于调动观众情绪的故事场景,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展现艺术的表达力,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

有别于同类型同题材电影,电影《跨过鸭绿江》引领观众走近真实的英雄,重返真实的战场,整部影片犹如一本“影像”历史,具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定档主海报将戎装严整、汇集成铁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这一气吞山河的历史画面定格。人物版海报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目光如炬、神态坚定,方寸之间彰显大将运筹帷幄的谋略和底气,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场的每一项战报。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三位军长战场指挥、知难而上的刚毅神态也在海报中生动展现。同时,镜头还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却的英雄们: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率领全团浴血奋战,打出志愿军军威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展示出一线战场的极度残酷,彰显出革命先烈“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伟大品质。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到国际格局的波云诡谲、一线战场的惨烈恢弘、复杂战事的瞬息万变,更能感受到我军应变之迅速、应对之从容,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战士们哪怕牺牲,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

_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强敌的宝贵经验。同时,我军在_战争中锻造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构成的“_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电影《跨过鸭绿江》用光影纪录历史,再现了71年前的硝烟烽火和可爱可敬的革命先烈,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让观众感怀先辈们舍生忘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将_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和伟大的_精神融入到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7

在观看《跨过鸭绿江》细菌战的情节时,当看到主席下令全国打扫卫生,消灭害虫,抗击疫情时,有那么一刻,重版君仿佛感到了时空的重合。当年是为了保家卫国,如今,新冠疫情逼迫我们到了保家卫国的紧要时刻。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十九万志愿军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如今健在的志愿军前辈都已经八到九十岁的高龄,不可能再冲到第一线了。那么,就轮到我们这些志愿军的后辈们来保卫祖国了。尽管我们不是战士,但是如果能像战士一样对防疫命令例行尽职,那么,中国的防疫形势将会好得很多。

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经这样对比当年志愿军和美军。美军装备优良却作战意志薄弱,这叫“铁多气少”;而志愿军装备落后却意志顽强,这叫“铁少气多”。

而今我们不用一把炒面一把雪,餐餐都大鱼大肉却变成了“铁多气少”的局面,这实在不应该啊。

我亲爱的同胞们:当你觉得一次次步行去检测核算时觉得麻烦和劳累时,想一想当年三十八军一一三师急袭三所里的艰难,你就不会觉得累了;

当你在被棉签刮去唾液感觉恶心,呕吐时,比起邱少云烈士烈火焚身的痛苦来说,你的疼痛也算不得什么了;

当你被迫隔离在家觉得自己快要憋疯时,再想一想上甘岭中在坑道坚守的志愿军战士时缺粮断水依然与美军作战时,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处在幸福之中。

苦不苦,想想当年志愿军。只要我们全国人民齐心团结紧,一定会战胜疫情,让我们的祖国成为全世界感染者最少的地方。

最后,就套用一句诗来做本篇文章的结尾吧:为什么每当收看《跨过鸭绿江》我都会热泪盈眶激情彭拜?因为我深爱着那群舍身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前辈,并对他们永远充满着最高的敬意。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8

电视剧用较大篇幅展示了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赫赫战功和几场经典战例。这使我这个38军老兵倍感亲切与自豪。随着剧情的次递展开,那一幕幕似曾亲历的战役、战斗在我眼前重现,我的心被牵动着、感动着,思绪在张扬着、奔流着……

这种“似曾亲历”的感觉,与我的一段特殊经历有关。

1973年,我们镇平县的几百名青年应征入伍38军,我分到112师336团。1976年10月从唐山抗震救灾回驻地后,部队开展传统教育,团以上单位成立军史办。我被抽调到团史办,做了两年多军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写工作。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军史素材和众多亲历过战争的部队首长。当时,38军团以上干部中不少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负责团史办工作的团政治处副主任马璞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经常与我聊天,讲抗美援朝战争,讲他的经历和故事。从收集整理史料和与这些老首长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不少38军、112师和336团的抗美援朝战史。在部队期间和退伍后,出于对老部队的感情和这段特殊阅历,凡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我每部都看;凡回忆与描写抗美援朝的书籍,我多有收集,并认真研读。这次《跨过鸭绿江》的播出,再现了这段血与火的岁月,带着我重温了一遍38军朝鲜战争史。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38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1946年在东北编为“一纵”成军开始,一直是“东总”和“四野”的主力部队。秀水河子歼灭战、三下江南、四战四平、辽沈决战、解放天津……从东北一直打到广西,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大小几百仗,打出了“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真正体现38军战斗作风,战斗意志,塑造38军军魂的战斗,是在朝鲜战场上。作为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在首战失利,112师师部被炸,被彭总严厉批评的压力下,全军将士群情激昂,立志雪耻。二次战役中,主动请战,包打德川,穿插敌后,阻敌南逃。这才有了夜行军140里的奇迹,有了奇袭武陵桥,夜袭嘎日岭,抢占三所里,攻占凤鸣里,激战龙源里,阻敌青龙里,血战松骨峰等一个个环环相扣,惊心动魄,英勇悲壮的战争景观,为稳定局势,扭转朝鲜战局起到了根本作用。二次战役中,西线部队6个军参战,共歼敌2.3万人,仅38军就歼敌1.1万人。邓华、解方等志司首长连称:“38军打疯了”,彭总在签发嘉奖令时,神情庄重地亲笔写上“38军万岁!”这是我军战史上,一个统帅所能给予他的部下的最高奖赏,是一支战斗部队所能获得的巅峰荣誉,是38军全体将士忠诚、血性和战功的丰碑。“万岁军”从此扬名天下!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9

因《长津湖》的缘故想要重温下抗美援朝经典历史。《跨过鸭绿江》这部战争题材历史剧最合适不过。

看完后深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心中充满了对志愿军将士们崇敬之情。它将我国领导集体的雄才伟略、中国人民的团结奋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的赴汤蹈火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惨烈的战争场景进行了高度的还原。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触目惊心的画面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抗美援朝五名特级战斗英雄拿着炸药包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的特级英雄杨根思28岁;用血肉之躯堵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21岁;在烈火中潜伏、一动不动的邱少云26岁;牺牲在美国人凝固汽油弹下的毛岸英28岁;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入敌群的孙占元27岁。

倘若将士们没有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精神仅凭借最开始的不在“联合国军”意料之内的突然性也是极其不容易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奇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点燃青春梦想、践行青春使命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其中仅有的前十几集里彭德怀总司令的人物塑造和剧情设计让我看得有点瞠目结舌。不知道对这一点的评判是否有共鸣的朋友。对于战争的用兵策略全部由邓华,洪大个子,解方来提出具体方案,而彭德怀总司令只是负责夸张情绪表演,遇到三十八军因各种原因梁兴初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一个劲的发脾气,还需要其他指挥员的哄劝,个人觉得这是这部剧的败笔之处。好在后期导演组及时更正了这一问题使得这部历史剧能够更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篇10

电影《跨过鸭绿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71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历史。

镜头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却的英雄们: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率领全团浴血奋战,打出志愿军军威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展示出一线战场的极度残酷,彰显出革命先烈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伟大品质。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国际格局的波云诡谲、一线战场的惨烈恢弘、复杂战事的瞬息万变,更能感受到我军应变之迅速、应对之从容,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战士们哪怕牺牲,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

带给我万千思绪的不仅仅是这部电影,更是71年前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是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一生中最难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新中国百废待兴,战争创伤亟待恢复,要和世界上头号强国对抗,差距悬殊。战争成败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一发千钧,在世界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格局下,参战风险极大。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反复讨论,最终以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的豪气,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的胆气,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和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的勇气,毅然下定决心,作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的确起到了毛泽东所预测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二、一寸土地一寸血

在鸦片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软弱和腐败的清政府向国外列强的屈从,一再的赔款和割让领土,在南京大屠杀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的任意残杀和侮辱,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战斗,把当时世界上号称最强大的美国军队和联合军打得一败涂地,我们的志愿军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扦卫了祖国的首严,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不应忘记这段历史,更不应忘记这些可爱可敬的人。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

三、永续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忠于国家,忠于人民,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写下了投身报国的壮烈篇章,将忠字完美演绎,把家国大义放在首位,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听从指挥、背井离乡跋涉远行出击朝鲜,无畏生死冲锋陷阵,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军,谱写了忠诚担当的壮烈篇章。忠诚是前进的指引,忠诚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悬鲜明的底色。继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要读懂忠的真义,要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决为建设富强繁荣的祖国贡献出力,坚决造福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强敌的宝贵经验。同时,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构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抗美援朝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人类的战争从未停歇,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中华民族统一之战的号角随时吹响,今天我们纪念抗美援朝,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为了学习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不断前进的精神风范,也激励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观影不仅得到了向先烈学习的宝贵机会,同时也使我们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并时刻提醒每一个党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走在群众前面,都要起表率作用。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我们建设伟大祖国的坚强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