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范文十二篇)

发表时间:2023-11-24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

寒假中,我拜读了刘铁芳博士的《什么是好的教育》,这是一本教育哲学的读本,但中间刘博士又穿插了一些教育中的实例加以说明讲解,所以本书并没有一般哲学著作的晦涩难懂,而是洋溢着激情和诗意,处处可见刘博士对教育的用心和关注。

全书一共分为六个主题:

一、教育:唤起对美好事物的欲求;

二、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

三、教师:活在师生关系之中;

四、教学:让……学习;

五、学校:从学园到家园;

六、校长:把教育的本质带入当下。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让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部分。

客观地说,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不可能每一个孩子在学业上都能达到同样的高度,但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在他所经历的学校教育过程之中,都能显示出积极的生命状态,内心被集火,生命被点燃,每天都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状态,这就是好的教育。所以,我想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努力促成学生向学,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现在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却被课业负担压得闯不过气来,他们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了,没时间看自己想看的课外书了,他们没有了自主的权利,成了学习的机器。正如刘博士所说,事实上,休闲是教育的必要条件!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过多的学业负担必然导致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产生紧迫感。他们不可能自由地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慢艺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更多的闲暇和自由去成长,学会等待,倾听盛开的花朵,花更多的时间,关心和理解孩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这本书应该不断地阅读和更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我修养的提高,进而引导和内化为自己自觉的教育行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相信,在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会更上一层楼。

什么是好的教育心得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2】

我喜欢这两个字“唤醒”。唤醒别人的前提是先唤醒自己。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也是与孩子们交往的点点滴滴都正在唤醒我们,要时刻注意心灵的沟通。

事实上,有些学生之所以不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不是因为智力。究其根本原因,不仅是他们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更是他们缺乏学习的期待。因此我们的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不仅是努力改变现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还要唤醒孩子学习。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加速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唤醒他们,也唤醒自己!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觉得我们也要把这种“唤醒”渗透其中,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3】

暑假期间,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我个人认为此书最大的亮点是:引用别人的材料,材料的光芒比作者本人的更耀眼;只有属于别人的思想才是有分量的,而那些属于自己的全部是废话。这种拼盘文化,很适合饥饿者速食。

本书确实提出一个很好的教育思索命题,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都应该深入思索的命题: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我认为,“最好”理应当从教育对人的长远影响角度来评判。某国的教育应当属此例——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精神。这种人本教育既不忽视生存的需要,也没有把生存当做生活的唯一和至上。它把人放在了知识之上,重视人,人是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主体;人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为人的发展服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达成人的梦想。从教育的长效来看,孔子的教育是最成功的,他周游列国十数载,四处碰壁,只好把实现理念的希望寄托在弟子身上。当时,他也未必十分热衷的推销自己的理论,因为从接受的角度来看,一个四处碰壁的理论肯定吸引力不强。

孔子的弟子三千人,优秀的有72人,优秀率仅2。4%,但是他的学说却深深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恐怕这一点连孔子本人都没有料到,就算孔子自己生前也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看来,衡量一个教育的好坏成败还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的理论方法若是被人接受,生根发芽,开枝散叶,逐渐发扬光大,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本书赵国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无为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人心灵的教育。同时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所谓“无为教育”实际上追求的是种无痕教育、适机教育,重视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重视教育本身对人的生存、发展、再学习的持久强烈的影响。是一种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教师的间接教育为辅的教育。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以发展人各方面独立性的教育”。

生活的独立性、思想的独立性、情感的独立性、习惯的独立性等等这些标志个体独立意识的教育。面对一个受教育者,让他首先成为一个精神的强者,然后成为生活的强者,最后,他让周围更多的人都变成强者。所谓的“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不管怎样都不应该是思想上的精神傀儡,必须是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人,一个独立思考、播撒思想的人。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教育者有责任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可是我们千万别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大恩人,大救星,似乎没有老师学生就不能长大成人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记住,教育不是万能的。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人,会成为独立的有想法的`个体,培养创新人才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4】

我读的书是张平老师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感受颇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句话来自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忍不住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唤醒?”

那么所谓的唤醒是什么呢?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觉得这是最完美的答案。有最完美的答案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教育却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于每一处都要认真观察,随时留心的。也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像笔者所说“润物细无声”。

回到这本书,全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仔仔细细的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我想读完这66个小主题,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理解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书中把我所理解的“唤醒”命名为“无为教育”:它是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人心灵的教育。我觉得也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我也非常赞同这一观点。那什么是“无为教育”?“无为教育”实际上追求的是种无痕教育、适机教育,重视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重视教育本身对人的生存、发展、再学习的持久强烈的影响。是一种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教师的间接教育为辅的教育。

那么如何做到“无为教育”?自然首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

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

说到这里,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们不陌生。因为我们都知道,观点理念一直都很清晰,但实施却不是一朝一夕。 全书很细致的论述教师如何创设一种淡化说教、而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从而悟出教育的目的。书中大量的教育教学材料,很实用也很有价值。但我细细读来,教师自身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引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话: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这是一种虽无丝毫强制,却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无声教育。因为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在起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作用。因为行动更直接、直观,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讲说教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作用。

我喜欢这两个字“唤醒”。唤醒别人的前提是先唤醒自己。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也是与孩子们交往的点点滴滴都正在唤醒我们,要时刻注意心灵的沟通。

联系现实中,一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能取得进步,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其最终原因不仅是他们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更是没有学习的愿望。因此我们的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这时候要做的不仅是努力去改变现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是要唤醒孩子们要学习的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听过: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 都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都一位老年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老人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这个故事便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的哲理。我却觉得它能更好地解释这两个字“唤醒”。这位老人

宽容的倾听唤醒了孩子真正爱琴、学琴的心。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加速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唤醒他们,也唤醒自己!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觉得我们也要把这种“唤醒”渗透其中,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5】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们体验和发现世界是什么样的,教育者可以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绝不允许死记硬背,也不指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洞察力和远见的思想家。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意识,在实践中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清醒的教育者。

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活动而出现、发展的事物,并非人类造出的物件。因此对教育进行定义,适合用“种差加属”的发生定义法。就是由被定义的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作为“种差”,加上该事物所归属的较为接近的“属概念”来进行定义。

观察老师向学生的授课、家长对孩子的引导等一些通常公认的教育活动,可以发现在这些活动中所用到的说、写、演示等方式方法,其实是在传播信息,而学生和孩子则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途径来接受相应的信息,因此可以把这些教育活动归属于信息传播活动。信息传播及交流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存在及发展的基础,将信息传播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属概念”,符合定义规则的要求。而且,把“信息传播”作为教育活动的特征,能够使其同特征为“接受信息”的学习活动相区别。

但并非所有的信息传播活动都是教育活动。人们传播信息的动机多种多样。就说宣传活动吧,就是以表达主张为出发点的,而老师和家长则是以改变学生和孩子的素质、能力,使其成长为出发点从事教育活动的。因此,把“着眼于他人的素质、能力”作为教育活动的动机特征,即“种差”,就可使其区别于其它的信息传播活动。

由于人的素质、能力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当人们受到信息刺激时,他们的生理反应,如条件反射,应该是训练活动的特征和功能。教育活动的作用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知识、情感等相关意识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

因此把“影响他人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作为另一特征加入到教育定义中,就可以使教育活动同影响生理机能的训练活动区别开来。

综上所述,教育可以形成以下定义:教育是指以他人的素质和能力为中心,影响他人精神世界或精神状态的信息传播活动。教育活动中的信息传播者称为教育者,信息传播的对象称为教育对象。

现实中,不仅有单纯的教育活动,而且还与其它事物相结合,形成复杂的活动,如教育培训活动、宣传教育活动、于乐活动等。它们不仅具有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功能,而且还具有其它事物的特点和功能,使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和教师追求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在教育意义上,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学双方都能自由思考,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无休止的提问,感觉自己对绝对真理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责任感,强化这种责任感。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即为国家培养具有崇高信仰、高尚道德、诚实守法、精湛技艺、博学知识、多才多艺的人才,为国家、家庭和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促进经济增长,国家繁荣、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

我的摘录:

1.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必须有信念。没有信仰,教育不是教育,而是教学技术。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因此,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教育口号,如学习技能、增强能力、增长知识、培养气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能力、表达能力、塑造人格、创造共同文化意识等,都没有抓住教育的本质。

2.教育的形式化正是始于其本质成为问题之时。教师以种种人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

为学生保留一些东西,或要求个人权威和盲目服从。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是用训练有素的方法来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却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

本来是一种理想的修炼,现在只是为了学习一些通过考试后不久就会忘记的知识。

如果越来越严重的教育性质被如此忽视,那么没有基本目标的教育就会变得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是全方位的教育,而是混合的知识。

三。当代教育出现了以下危机迹象:教育上下了大功夫,但没有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的文章和书籍数不胜数,教学方法和技能不断更新。

每一为教师对教育的努力都是前所未有的,但由于缺乏整体性,给人一种无力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试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6】

二、教育内容。

如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内容,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把什么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应传授的知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阶段发展,因材施教。因此,教育内容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而制定。

我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天才教育选拔了一批十二三岁的学生到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四年。经过四年的学习。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推荐了一些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

但是,都后来才发现,对于这些“天才”来说,尽管学识很渊博,但人情世故这方面一窍不通。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所谓的天才式教育,只是面对极个别天聪敏慧的学生,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都智力正常水平的,所以,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针对大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发展阶段而选择,因此,老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应把教学重心普及到大部分学生上,而不是个别针对性教育。

第二,这种天才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填鸭式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忽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没有使受教育者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典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从教育内容要实事求是中吸取教训。根据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的特点,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真正的教育不是强迫受教育者去吸收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独立学习,和谐地、真实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也是我们社会、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有句古话说得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当今,科学地培养新型人才,为我们未来的国家振兴繁荣铺路。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作为未来的教师,要充分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师技能,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实施个性化教育。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美配合,这种和谐的调子将不断地奏响。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7】

教育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受到了无数人的审视。《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本文首先列举了杜威在教育思想中提出的四个问题。一。什么是教育?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

四。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教育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口号?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但我们发现,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和外延本质上是一个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的问题。

根据黑格尔的理论,即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即所谓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是教育使命的核心。因此,笔者将其命名为五个特征:真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体性。

但教育有一个前提,即强调教育观念的逻辑地位和顺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水平,也是一个从理性思维到思辨思维的过程。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即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现实与沉思的关系,整体的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独立的,是一种超越政治和社会制度,激发人的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二)

刚开始看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时,我感觉这本书的理论非常艰深难懂,一点都看不懂,可能也与我平时很少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有关。但我深深地被慢慢读它所吸引。我也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教育的意义、本质和目的。虽然我对这本书的思亡有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理解,但它引起了我的思考。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它是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引导人类灵魂的原头和根基通过现有世界的所有文化觉醒,而不是原始的衍生和平庸的知识。

真正的教育不允许死记硬背,也不指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洞察力和远见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实践和自学,实践的特点是自由实践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总之,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不是理性知识和知识的积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它对学生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终导致学生对有用性的世俗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精神财富。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高考前我们会背诗,记得各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记得元素周期表,记得数学公式,记得各个省份的简称,但现在呢,我可以说我已经忘了高中的大部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们被迫写作和学习枯燥的知识。我们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我们很多人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还没有觉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想象力都被迫接受教育。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的教育,自由利用的学***,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到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借助个体的存在,使个体成为整体。个体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自己的角落,所以他狭隘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更清晰、更充实的世界,他就能真正成为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以前不明白教育的意义。上大学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我讨厌被强迫。喜欢上的课我会很认真听,不喜欢的或者没意思的课我不会逃课,但是会在下面玩手机,我常常在想,究竟大学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不能经常感受到学习的爱和意义?

我想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我渴望自由地学习。我想做我自己,做我喜欢做的事。我不想盲从别人。我们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原创的,但很多人最终成为了海盗。当我们看到别人去考试时,我们也去考试。当我们看到别人加入某个协会时,我们也去参加考试。事实上,有多少人在做他们真正喜欢的时情。

许多人受到压迫性教育的伤害,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盲目地做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上大学时,我最认真、最投入的不是某门学科,而是一项运动——轮滑。

轮滑是我从小就想学的,但我从来没有机会。当我在大学里看到一个轮滑协会时,我立即加入了。在学滑轮的过程我滑倒了无数次,也比别人学得慢,可是我由衷地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想学的东西,是我喜欢做的事。当学会轮滑后我常常会自己在校园里滑,那是我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也常常提醒自己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感到开心,那件事也才赋予你真正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8】

三、《什么是教育》一书总评

《什么是教育》是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之一,影响较为广泛。该著作以存在主义哲学为认识论基础,从“生存、大全、自由、交往、历史、超越”的存在哲学概念出发,指出教育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自由交往。教育的目的是达**的自我生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雅斯贝尔斯倡导文化教育,提出了自己重视传统但又与现代课程理念相结合的课程理念,并表达了对教师的主要看法,从而赋予存在主义教育理念以具体的内容。

然而,不难发现,它的存在主义是非常强大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非理性、唯心主义的神秘性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在其主要教育观中都有突出的表现。这既是他自身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也是整个存在主义学派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此外,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精英化倾向,对大众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蔑视,对学生会的批判也过于极端。

但无论如何,雅斯贝尔斯站在社会历史性转变中人类的精神当何去何从的问题视域下,深刻探寻了“什么是教育”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他始终把人的精神与个体存在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字里行间带有强烈的人文情怀。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对推进当前教育改革,制定新的教育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9】

《什么是教育》确实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而我也很庆幸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虽然这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教育》,可是在整本书看下来,它并没有给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通过看完这本书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没有确切的定义。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个词都有不同的理解。书中谈及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引导人类灵魂的原头和根基,通过现存世界的所有文化来觉醒,而不是原始的衍生事物和平庸的知识。

真正的教育绝不允许死记硬背,也不指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洞察力和远见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实践和自学,实践的特点是自由发挥和不断尝试。”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从小到大,究竟是有多少知识是我们自愿去学***?自我懂事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给留下的影像就是我们小时候总是乖乖地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则是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们就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被迫学习枯燥的知识。我们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大多数时候,我们直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我们的灵魂还没有觉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想象力都被迫接受教育。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全盘计划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危害。然而,在分数代表一切的今天,这两种教育方式深深植根于教育者和家长的心中。在他们看来,孩子只有多学多懂,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分数的高低决定一切。所以,家长们拼命地帮孩子报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周末游乐的时间,为的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现代的教师们则一味叫学生背背背,背得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的只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不禁对孩子们表示同情。如今的教育者总是打着 “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学***识难度也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难道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吗?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不是理性知识和知识的集合。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重视的不是让他们尽可能地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直观的**和形象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继承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育,因为这式教育的禁忌,是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抹杀。

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赋予死气沉沉的知识生命,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激发自己的学习,让学习变得愉快。注重学生的体验能力和精神水平的体高。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民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发展,而不是事先计划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同样的人。

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正如书中所说,教师应该唤醒人们潜在的本质,逐步自我认识,探索道德。因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们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塑造人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要有一颗虔敬之心,热爱自己所做的,并且要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而绝不能只为了谋生计而肤浅了事,那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我们就必须坚持到底,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读整本书,感悟、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永一生去**的词。我希望将来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启迪别人的生活,因为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0】

说到这里,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们不陌生。因为我们都知道,观点理念一直都很清晰,但实施却不是一朝一夕。

全书很细致的论述教师如何创设一种淡化说教、而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从而悟出教育的目的。书中大量的教育教学材料,很实用也很有价值。但我细细读来,教师自身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象征性人物。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无声的示范作用,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它根本不是强制性的,但却是最具震撼力的。

因为在师生交往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在起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作用。因为行动更直接,更直观,它往往比任何演讲和布道更有力量。

我喜欢这两个字“唤醒”。唤醒别人的前提是先唤醒自己。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也是与孩子们交往的点点滴滴都正在唤醒我们,要时刻注意心灵的沟通。

现实中,一些学生之所以不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不是因为智力,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和求知欲。因此我们的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努力改变现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唤醒孩子们学习的心。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女孩正在学拉小提琴。钢琴听起来像锯木头。她的父母

都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都一位老年人的赞许,老人说:

“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

“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老人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

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这个故事便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的哲理。我却觉得它能更好地解释这两个字“唤醒”。

这位老人宽容的倾听唤醒了孩子真正爱琴、学琴的心。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加速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唤醒他们,也唤醒自己!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觉得我们也要把这种“唤醒”渗透其中,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1】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观阐明了爱的多面性。“因为爱、感激、信任和服从的情感的产生,是母亲和孩子之间本能的情感吻合的结果,所以这些萌发了的情感的进一步发展便是人类崇高的艺术!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阐明了教师的工作的复杂性。“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 这个大干世界,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对镜自照,以便正确地认识自己。

叶圣陶说过:“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

”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能做人,能做事,能成为健全的公民。因此,他理解的教师责任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而决不仅仅是教书。

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一书的结构体系来看,编者似乎暗示我们,关于教育是什么的探讨,一定要放到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量。仅把目光限于一时一地的已有经验,是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编辑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关注大师作品和问题解读的同时,他清醒的现实感也出现在了纸上,体现了一个超级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

针对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的“回到教育原点”的观点,作者的思考却更深一步,那就是什么是原点的教育?即“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并将此问题化解为与教育现实密切相关的若干具体问题。

编者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寻求答案,自身对教育的思考却又并未让典籍所淹没,其强烈的主体意识仍借助全书的结构和问题而充分显露出来。读者在阅读者些名著时,总会在不经意间提出一些自己在教育工作中习以为常的细节、谜题和问题,而答案往往是在与大师的精神交流中自然获得的。我们似乎和编辑们一起潜入教育的深度,从大师那里寻找教育的智慧和温暖。

阅读美文让我们读者沐浴在教育智慧的光芒之中,享受着心智的快乐,从而也就多了一份教育的眼光,多了一份教育的思维,多了一份教育的感悟和启迪。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2】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谈。交谈的质量,跟交谈的艺术有密切关系

交谈,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娓娓谈心。交谈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没有反馈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唠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谈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交谈时机的捕捉和交谈方式的运用上。一般地说,家长和孩子双方在情绪不佳时,特别是在气头上,不要交谈;在事情的原委还没有搞清楚时,不要交谈;有局外人特别是有客人在场时,请不要做批评性的交谈;在饭桌上,在孩子睡觉前,也不宜做批评性的交谈。家庭教育的特点是“遇物则诲”,所以教育的时机要灵活掌握,一切从教育的需要,特别是教育的效果出发,以孩子能接受为准则。交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漫谈式、调查式、激励式、严肃批评教育式等都可采用。其中的漫谈式,即不拘时间、地点、内容,海阔天空、轻松愉快地交谈,常常是孩子欢迎交谈方式。

成功的交谈,似春风化雨,孩子是会受到教益的。

二、跟孩子一同活动的艺术

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

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

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蝉鸣,秋季的落叶,寒冬的白雪,对孩子都会有无穷的吸引力。家长掐着时令带孩子郊游,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会带给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唤回家长对童年趣事的回忆。共同的心境和语言,使长幼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内容都可以在此时此刻进行。

跟孩子一起去参观游览。假期若能带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开心的。那些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览时,若家长能做精辟的讲解,孩子是最为佩服;如显知识不足,则会迫使家长去翻书查资料,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

跟孩子一起上街购物。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家长逛商店,顺便要点民爱之物,家长可乘机介绍商品知识,灌输勤俭持家的道理。孩子长大一点了,可以为家、为自己购物,家长陪着当参谋,边买边谈,边看边谈,边走边谈,两代人之间相互没有戒备,是教育的好机会。

跟孩子一起娱乐。晚饭后,节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长,吹拉弹唱,谈天说地,让家庭充满欢乐的气氛,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

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融洽感情,寓教于乐活动之中,让家庭教育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

三、表扬、奖励的艺术

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也是很有学问的。

表扬、奖励孩子,可以鼓励孩子重复良好习惯形成;在表扬和奖励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的加深。

孩子改选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给予表扬、奖励;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虽只是苗头,也可给予表扬、奖励;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表现了勇敢的品质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扬、奖励;孩子获得了光荣称号,父母要给予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孩子的方式很多,应以精神奖励为主。比如:夸奖、赞许、点头、微笑、亲昵等,都能达到激励孩子上进的目的。物质奖励也要有,对年纪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质奖励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可以赠送书籍、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等,但要慎用金钱,更不能让孩子小小的年纪,纯净的心灵过早地染上铜臭气。

家长要把握住表扬、奖励的时机。孩子兴奋起来,来得快,去得也快,家长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脉搏,该表扬、奖励的时候要及时,使他们良好的表现得以强化,得以巩固。如果是马后炮,就会削弱激励作用。

再有,表扬也好,奖励也好,都要实事求是,因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评价,要让孩子在表扬和奖励中去认识自己。过高,容易让孩子盲目满足;过低,又不容易达到到激励的目的。另外,表扬、奖励,家长的态度要真诚,最好不要事先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守信;绝不能在奖励的程度上与孩子讨价还价。

近几年,有些“学者”把“赏识教育”称为“万能的教育”,并且说:“赏识孩子时,可以无中生有。”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想用一种教育方法取代所有的教育手段是不科学的。

四、向孩子道歉的艺术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会发生的,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实在也是家教的艺术之一。

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应当是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家长做了错事或错怪了孩子,是应该主动道歉的。这不会影响家长的威信,更不会有损父母的尊严;相反,会给孩子树立有错就改的榜样,会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质与修养,从而更加信任父母,亲近父母;父母的威严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更高,还会使家庭中形成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气氛。

当然,家长道歉、认错,特别是向孩子道歉、认错,态度必须是诚恳的,不敷衍,不找客观原因,真诚地去求得谅解。

五、宽容的艺术

宽容是指孩子做错了事之后,家长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了孩子的过失,他们没有过激语言的斥责,也没有穷追不舍的追究,这都会使孩子的内心受到深深的自责,并在悔恨、内疚中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冷静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