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矛盾论读书笔记

发表时间:2024-04-18

2024矛盾论读书笔记(实用十篇)。

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常常会把自己认为优秀的句子给记录下来,好的句子都是能让我们会很多感触的,你最喜欢句子是什么样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24矛盾论读书笔记(实用十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1

毛泽东十分重视哲学,阅读了许多哲学著作,不仅包括马列主义,还包括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一些著作。毛泽东正是在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在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以后,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矛盾论》和《实践论》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今天读《矛盾论》,它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的到了升华,对我个人思想发展是根深蒂固的,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具有深远影响。

读此篇文章,感想颇深。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两种宇宙观的对立。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从孤立的、静态的、片面的角都看世界的,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式和类型都看作是永远孤立的、不变的。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此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万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万物的发展过程中总有矛盾运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差异就是矛盾。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要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不仅要分析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与同一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矛盾的特殊性,而且要分析事物之间的矛盾以及与之相关的矛盾。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毛泽东指出,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必须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双方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因此有必要区分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

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

事物的本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取得支配地位方面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

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斗争是绝对的。“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

”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斗争相结合,构成了万物的矛盾运动。

在同一性上存在斗争,在特殊性上存在普遍性,在个性上存在普遍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的关系。在实践中,要研究各种矛盾和斗争的具体情况,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不加分析。

今天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用什么方法去看世界,用什么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现阶段,要提高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要学会用这个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工作和学习中,要从众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看矛盾的发展变化,看矛盾的特殊性,切实分析和解决特殊矛盾。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2

我们对于哲学中的矛盾理论大都了然于心,但是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哲学中的理论又有何联系呢?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理论就好比是骨骼,是框架,是基础;而毛选中对于矛盾论的阐述才是真真正正的血肉,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探索救亡道路创立新中国的阶段历程来切实论述矛盾的转变,这才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使得矛盾理论更加完善,给世界、未来找到了更多理论基础。

看完这部名著,我明白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牢牢把握矛盾的本质特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等。这些矛盾的特性告诉我们,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矛盾,同时所有矛盾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找出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内部起着主导作用,其它的次要矛盾都是以主要矛盾为中心,找到了主要矛盾则一切问题危机与源头都将能够切断,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2、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这是矛盾理论的核心地位。光知道矛盾的本质是不够的,还要明白矛盾本身是在变化的过程中。真正把握矛盾理论,就是要根据矛盾的运动而变化。具体来讲,其实就是矛盾性质之间的转化。

我们看问题就是要认识事物,认识事物就是要认识事物内在和外在,认识事物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还得认识事物的变化。上一秒也许是这样,下一秒也许就瞬息万变。这种变之间不是绝对相对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两个方面构成的,都不是孤立的,而且两者之间性质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而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只计其一会导致原则上的错误,历史上历代王朝的改朝换代都是没有正确看清事物矛盾的性质转换关系,即矛盾的“运动”。

不仅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之间关系是变化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也是随时都在变化,放在不同的环境下矛盾的对象在一定时刻可以成为主要的,比如,国民党在国内战争中时期的对于威胁和平统一的矛盾因素就是主要的。然而,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外敌入侵,国民党与人民的矛盾是次要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层不变的看待问题的矛盾性,主要和次要也在动态中发展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是不能完全被消灭的,因为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运动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只有灭亡的那一刻矛盾才会消失。

我们知道在两个对抗的事物中相互排除对方的趋势是绝对的,但是当一方矛盾被消灭那一刻,体系达到平衡的瞬间,新的矛盾其实也就产生了,之所以没有那么明显只是因为新生的矛盾体之间达到了共生平衡,如果一方面失衡,矛盾的尖锐性依旧会再次体现出来。这也是矛盾之间的转化,即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只有厘清矛盾的变化和发展,才能避免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形成。

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矛盾中的“静”与“变”,静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这也和我们认知的世界相契合。

3、矛盾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矛盾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仅在阶级上,在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同时矛盾的对抗性会使矛盾体单一方面趋于灭亡,这是此消彼长的过程,此时新生的事物一定是能够适应旧的矛盾方式体,如果在未来新生的矛盾体系中这个新生体不能够适应新生矛盾体的变化,则在将来某一时刻,这个新生体又会在新的矛盾体中消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促使事物的不断前行和进步,不断适应新的矛盾体系。

这就是矛盾促进事物发展的原理。这种矛盾体系也会促进阶级的变化,直到共产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当矛盾体还在变化时,但这种矛盾体在共生状态下发生变化,就不会出现需要革命的尖锐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矛盾性,处理矛盾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内部问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放在任何事物面前都是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矛盾,掌握矛盾发展动态,才能健康的成长,国家才会越来越富强,我们只有深刻了解、学***思理论,通过学***东的《矛盾论》才能使得这一观念更加深入,通过《矛盾论》让我明白了矛盾分析是分析所有问题的原则基础,也是处理所有问题的不变准则。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3

根据支部的统一安排,最近一段时光,我认真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两篇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在学***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融会贯通文章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来解释和回答自我在思想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事物普遍联系着,矛盾普遍存在于任何联系当中。《矛盾论》告诉人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国家大事、社会发展等等,矛盾可谓无处不在,对个体生命而言,没有了矛盾,生命就会化为尘埃,没有了矛盾,社会生活就会死水一潭,濒于衰竭。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理性思考的“钥匙”,才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做一个清醒的、理性的人。

一是要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

作为公安民警,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治安问题和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是一个矛盾或系统的综合矛盾。在处理社会治安问题时,要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即处理矛盾。

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首先要从矛盾的角度来看待工作。我们要及早准备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工作任务面前,也就是在矛盾面前,要尽量做到淡定,从比较高的角度分析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矛盾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可能会有一些错误。

比如,在治安形势严峻、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时,产生急躁情绪,认为问题太多、任务太重,感到无从下手,抓不住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比如,应对成堆的治安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想在短期内解决所有的困难、问题和矛盾,把各项工作相互割裂开来,孤立的看问题,从而在不断涌现的矛盾和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面前感到疑惑,以至被动应付,身心感到疲惫;有时遇着重大问题或困难,感到绝望,以为不可能解决了,不懂得矛盾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不明白任何矛盾肯定会向前发展变化的这一规律,更不能抓住有效的时机、作出有效的反应和行动。因此,从辩证统一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其次,务必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有主次之分,矛盾中的两个对立体也有主次之分。因此,有必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真分析工作任务。

一段时间内找出主要矛盾,即找出当前工作的重点;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明确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抓基层基础建设,当前有许多矛盾和问题,局党委以“抓基层装备设施建设,打牢人口管理、治安防控、情报信息、科技强警等工作基础,苦练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法律知识等基本功”为主要矛盾,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当然,矛盾是不断涌现的,旧的矛盾得到调和、问题得到解决,新的更高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又必然产生了,我们就应未雨绸缪、早做规划,不断的加以解决,推动工作向更高更新层次发展。

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会成为矛盾的焦点,我们处在矛盾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从第三方的立场和角度来处理和解决这一矛盾。这时,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对正确的东西要敢于、善于坚持,争取矛盾的另一面向已方转化;对错误的东西务必果断放下,顺应发展方向与潮流,使自我的观点和行为向正确的方面转化,推动工作向前进步。

只要树立正确的矛盾观,就不会盲目回避矛盾和问题。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没人能避免。事实上,如果我们避免这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另一种矛盾或几种矛盾。

因此,就应认识到“矛盾”是回避不了的,我们只能选取解决矛盾的时机,不能真正回避矛盾,置身于矛盾之外。

二是要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

人与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齐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

与其它事物的矛盾一样,同事之间的矛盾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多是由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引起的。出现矛盾时应取包容的态度。

比如,不一样的观点、方法之间会碰撞出火花,不一样的性格和***产生矛盾,有时利益上的分配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意见,这些矛盾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和必然的。因此,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避免极端化、激化化。要坚持用化解和调和的方法解决同事之间的矛盾,和其它矛盾一样,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只要坚持正确的观点,互相体谅,同事之间的矛盾会得到有效的化解和调和,大家最终都统一到工作上来,友好共事。

对工作上出现的分歧,还就应个性注意多思考各方的观点,从中汲取营养与精髓。

三是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

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一个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生活是矛盾的,生活本身就是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人们的生活,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成功与失败,贫穷与财富,骄傲与挫折,健康与疾病,这些都离不开矛盾与发展观所揭示的必然规律。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顺心或不顺心的事,或者身处顺境或逆境,都就应正确对待。在个人修养上,人格是在对待财富、名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做到同样,要随心所欲。懂得人生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并不表示我们就应在人生矛盾运动中无所作为,消极对待。

在对待事业、工作、生活的价值观上,要始终注重持久的战斗精神,把握主动权,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从各方面不断丰富提高自我,努力工作,使自我的人生矛盾运动向高层次发展,为社会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4

《矛盾论》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收集和整理的范例。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书籍矛盾论读后感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学***泽东同志所作的《矛盾论》,读完之后我深刻理解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所花费的巨大精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使全党的思想高度统一,并且使党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且发扬光大。

1937年8月,毛主席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统一全党的思想。在世界上,不管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

在我们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布尔什维克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苏区的第

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充分说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而上学那一套,因为它是不切合实际的唯心主义的理论。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这种宇宙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式和类型,都是永远相互孤立和不变的。”从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看什么事物,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

每件事都有一定的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问题在于我们解决矛盾的方式,不管是自然的变化还是社会的变化。因此,我们不仅要看表面现象,更要从内部去挖掘、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在旧中国,由于大官僚、大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诞生了代表全中国全体受剥削、受压迫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给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而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世界上无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为我们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这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解决!

比如说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另外,这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每当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旧的矛盾解决了,而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所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也都是在解矛盾中度过的,而解决不同的矛盾,也要用不同的方法。

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阅读书籍矛盾论读后感《矛盾论》是毛泽东继1937年7月完成《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于同年8月完成的,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毛泽东的《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不管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有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的世界。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在苏联留过学,住过洋房,喝过洋牛奶,吃过洋面包的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苏区的第

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而上学那一套,因为它是不切合实际的唯心主义的理论。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这种宇宙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式和类型,都是永远相互孤立和不变的。”从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看什么事物,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

毛泽东主席在本文中还着重指出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以说,这段论述可真是精辟极了,就拿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件事来说吧,是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先生,叛变了革命,这和当时党内所出现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也是分不开的。如果在当时我们拥有自己的革命武装,硬起来,不和国民党妥协,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遭到大革命的失败,更不可能发生国民党蒋介石**共产党人的“四·一二”xx政变。

同样,在江西**苏区, 如果我们不迷信苏联的某些“经验”和听命于共产国际的那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指示”的话,就不可能发生第

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就算失败也不至于那么惨!可以说,远在莫斯科的那些住洋房、吃洋面包、喝洋牛奶的共产国际的“头脑”们没经过调查研究,擅自发布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指示”,固然可恶。如果没有党内那些对马列著作的条条本本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奉若神灵的教条主义者,窃取**主要领导岗位的话,也就不可能导致第

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弄得**红军大搬家似的进行史无前例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说,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句话,说得可真是太对了,由此看来,“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武装力量的巩固”。

阅读书籍矛盾论读后感我在写这篇读后感前,仔细地读了《矛盾论》几次,虽然对其中的理论只能理解部分,但是依然觉得毛泽东的这片文章的深深的哲理性,还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革命状况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读来,也能透过深入浅出的文字悟懂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文章提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二者密切相关。对于这点我是十分赞同的。以下就对这两点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古语有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然界有矛盾,人类社会更有矛盾。

人的生存离不开矛盾,这是客观存在的,人必须生活在矛盾之中。也就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全过程。凡事都有矛盾,总有矛盾。文章中说“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到来”,这观点很正确,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矛盾结束了,另外的矛盾又产生了,因为同化、异化的矛盾运动停止了,仍然存在着物理的、化学的矛盾运动。

因此,没有不矛盾的世界。在有矛盾的个体构成的社会中,甚至在整个宇宙中,都存在着矛盾。

基于矛盾的普遍性,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处理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在发展道路上少遇到障碍。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5

《毛主席矛盾论》读后感


《毛主席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撰写的一篇论文,对矛盾和辩证法提出了深刻的理论分析。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这篇文章首先引导思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毛主席指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中,都包含矛盾。这个矛盾既是普遍性的,因为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对立面或矛盾面;同时又是特殊性的,因为每个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促进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毛主席阐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立统一。他指出,对立统一是科学的哲学原理,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对立统一具有互为存在、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特点。任何一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些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当事物内部的矛盾得到统一解决时,事物就得以发展和进步。这种对立统一的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复杂而多样的,不能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来理解和解释。


毛主席接着讲解了矛盾的主要形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他强调了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次要矛盾在主要矛盾解决的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作用。毛主席以地主农民矛盾为例,说明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确定是从最广义、最综合、最全面地考察事物中得出的。这种考察方法不仅使能够把握到事物发展的重心,还可以帮助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变动及其相互转化是我在读《毛主席矛盾论》中得到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毛主席指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事物发展的变化,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当主要矛盾得到解决时,次要矛盾就变成了主要矛盾;而原来的主要矛盾则可能成为新的次要矛盾。毛主席还谈到了矛盾的质变和量变之间的关系。通过质变,事物从一个性质向另一个性质转化,而量变则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这样的格言让我明白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次质变都通过量变的积累来实现。


在读完《毛主席矛盾论》后,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逻辑和思维方式所打动。毛主席以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矛盾和辩证法作了深入的剖析。通过这篇文章,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我也明白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质以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这些观点无疑对于正确处理事物中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主席矛盾论》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使我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对立统一性以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作用,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正确处理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希望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运用这些矛盾的辩证法,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6

《矛盾论》读后感(一)

我在这篇读后感中无意于对有关矛盾的哲学命题作一点讨论,也没有这个水平,只是想对这篇**的写作特点作一点归纳,以便对日后自己作**有一些指导意义。

特点之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

文章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这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简略,因为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

”作者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

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

”“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

”进而,“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

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可见,

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笔者阐述了主要矛盾与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

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

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作者明确了“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最后,

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高层次思维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特点之二,例证丰富。作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作者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对《汉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淮南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等典籍都有引用。作者所列举的例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中,主要关于革命的例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因为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写作针对的对象),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例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

这些足以见出作者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特点之三,语言准确而生动。这是一篇哲学**,语言的准确性有点高。**语言的准确度和精炼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作者在整篇文章中使用了常用词汇,但它很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内涵。例如,当作者讨论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和显著变化的状态时,就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

1、 统一、统一、和解、均势、相持、停滞、稳定、平衡、凝聚、吸引等都是事物在量变状态下的特征。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作者像连珠炮似地一下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罗列了十数个词汇来说明矛盾的统一的状态,个个不同,但个个精当,个个准确,让读者很清楚地明白了哪些是矛盾的统一状态,是相对地静止的状态。

同时,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也体现在生动性上。作者可以用非常通俗幽默的语言来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此文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呢?

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着相同的身份,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身份?为什么人类可以生产其他东西?没有别的,因为矛盾的同一性必须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下。

没有一定的必要条件,就没有身份。”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作者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

相比之下,时下一些所谓的**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艰深晦涩的外衣,自以为这样就能够显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这些作者忘记了**的宗旨。我们研究和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从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而这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总之,这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

《矛盾论》读后感(二)

根据支部的统一安排,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两篇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在学***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融会贯通文章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来解释和回答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事物普遍联系着,矛盾普遍存在于任何联系当中。《矛盾论》告诉人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国家大事、社会发展等等,矛盾可谓无处不在,对个体生命而言,没有了矛盾,生命就会化为尘埃,没有了矛盾,社会生活就会死水一潭,濒于衰竭。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理性思考的“钥匙”,才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做一个清醒的、理性的人。

一是要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

作为公安民警,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治安问题和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是一个矛盾或系统的综合矛盾。在处理社会治安问题时,要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即处理矛盾。

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首先要从矛盾的角度来看待工作。要尽早做好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的准备,在工作任务面前,也就是在矛盾面前,尽量保持冷静和冷静,从比较高的角度分析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矛盾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可能会有一些错误。

比如,在治安形势严峻、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时,产生急躁情绪,认为问题太多、任务太重,感到无从下手,抓不住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比如,面对成堆的治安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想在短期内解决所有的困难、问题和矛盾,把各项工作相互割裂开来,孤立的看问题,从而在不断涌现的矛盾和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面前感到疑惑,以至被动应付,身心感到疲惫;有时遇着重大问题或困难,感到绝望,以为不可能解决了,不懂得矛盾运动变化的绝对性,不知道任何矛盾肯定会向前发展变化的这一规律,更不能抓住有效的时机、作出有效的反应和行动。因此,从辩证统一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其次,必须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有主次之分,矛盾中的两个对立体也有主次之分。因此,我们必须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任务。

一段时间内找出主要矛盾,即找出当前工作的重点;明确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明确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抓基层基础建设,当前有许多矛盾和问题,局党委以“抓基层装备设施建设,打牢人口管理、治安防控、情报信息、科技强警等工作基础,苦练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法律知识等基本功”为主要矛盾,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当然,矛盾是不断涌现的,旧的矛盾得到调和、问题得到解决,新的更高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又必然产生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早做规划,不断的加以解决,推动工作向更高更新层次发展。

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会成为矛盾的焦点,我们处在矛盾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从第三方的立场和角度来处理和解决这一矛盾。这时,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对正确的东西要敢于、善于坚持,争取矛盾的另一面向已方转化;对错误的东西必须果断放弃,顺应发展方向与潮流,使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向正确的方面转化,推动工作向前进步。

只要树立正确的矛盾观,就不会盲目回避矛盾和问题。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没人能避免。事实上,如果我们避免这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另一种矛盾或几种矛盾。

因此,应该认识到“矛盾”是回避不了的,我们只能选择解决矛盾的时机,不能真正回避矛盾,置身于矛盾之外。

二是要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

人与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

与其它事物的矛盾一样,同事之间的矛盾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多数是因解决工作矛盾而引起的。出现矛盾时应取包容的态度。

比如,不同的观点、方法之间会碰撞出火花,不同的性格和***产生矛盾,有时利益上的分配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意见,这些矛盾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和必然的。因此,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应以包容的态度,切忌走极端,搞激化。要坚持用化解和调和的方法解决同事之间的矛盾,和其它矛盾一样,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只要坚持正确的观点,互相体谅,同事之间的矛盾会得到有效的化解和调和,大家最终都统一到工作上来,友好共事。

对工作上出现的分歧,还应该特别注意多考虑各方的观点,从中汲取营养与精髓。

三是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当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生活在矛盾当中,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人的一生,从小到大、从幼稚到老成,成功与失败、贫穷与富有、得意与失意、健康与病痛……这些都逃脱不了矛盾观、发展观所揭示的必然规律。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顺心或不顺心的事,或者身处顺境或逆境,都应该正确对待。在个人修养上,特别是在对待财富、名利上,要努力做到宠辱不惊,去留随意。懂得人生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并不表示我们应该在人生矛盾运动中无所作为,消极对待。

在对待事业、工作和人生的价值上,我们应在矛盾斗争中,时刻注意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把握主动权,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从各方面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努力工作,使自己的人生矛盾运动向高层次发展,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7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今天读《矛盾论》,它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的到了升华,对我个人思想发展是根深蒂固的,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具有深远影响。读此篇文章,感想颇深。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两种宇宙观的对立。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此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差异就是矛盾。“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要用发展、全面的观点,多方面、多层次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分析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和同一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和与之相联系的矛盾。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区分其主要的和非主要的;矛盾的双方,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必须区分其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8

《矛盾论》是毛泽东于1937年8月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所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的第三章第一节。这段时间重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有了更深的感触。

毛泽东一开始就直接指出,矛盾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对于统一物的**及其充满了矛盾的部分之认识, 乃是辩证法的本质。

由此可见,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本质。毛泽东把对立统一规律提高到比否定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更高的地位。毛泽东十分重视矛盾在辩证法中的作用。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即国内矛盾的复杂性,并试图在他的革命战略中体现这种洞察力。

第四部分毛泽东对矛盾特殊性的论述非常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做了全面的论述:即是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之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矛盾之各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要想真正理解毛泽东写作《矛盾论》的意图,必须置于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在延安之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思想可谓是有深刻把握的, 从毛泽东读教科书的批注中和《矛盾论》中所举的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辩证法的精深把握。在《矛盾论》中引证中国古代哲学、传说、典籍有将近十余处,诸如孔子、孙子的名言。

又如**《水浒传》中的关于辩证法的故事、亦如《夸父追日》等传说。从这里可以看出,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思维去理解这些原理、概念,同时运用中国传统典籍、传说去引证马克思主义原理, 让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场。这也可以看作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线索。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检验,并上升到了方略和理论的高度。此外,由于毛泽东的实践经验,他比党内其他理论工作者都要高。几十年革命战争的丰富实践经验,是其他理论工作者所缺乏的。毛泽东引用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的例子诸如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反围剿等具体的革命经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检验中国具体革命经验,并且将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寻求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理论。

《矛盾论》所涉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如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则等,这些问题对我们的高中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正如篇中所说:

“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地制宜”等成语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

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9

在我们平时的学***活过程中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学科学***学***一个新的阶段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学习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读死书。在学***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即矛盾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预备措施使得我们的学***展过程中不被动对将要遇到和已经遇到的困难要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学***有效、高效的开展得到预期的效果

能发现矛盾所在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看得见和没有发现的问题依旧存在,所以我们先要分析问题所在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书中提到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和找到解决办法。我们眼下最为关键的任务是如何让自己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中首要的或是说主要的,而其他的次要矛盾的解决是为了服务于我们更好的学习。

事物的发展源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使解决问题的努力加倍,而不是让自己受复杂问题的束缚而无法着手。然而,我们在专注于解决主要问题时,也要时刻关注着各种矛盾的变化,有事后次要矛盾会转换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的同时关注次要矛盾的影响和作用,并采取措施。

当我们要以勤劳战胜懒惰,以知识代替无知,以勇气战胜胆怯时,我们就完成了对立的相互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这个过程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这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有时懒惰会战胜勤奋,无知会取代知识、勇气和懦弱。这些矛盾的双方都在不断地斗争,这就是矛盾的斗争。

我们不应该因为短期的失败和困苦而气馁,因为这是事物发展的特点。只要我们坚持反对坏的对手,我们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矛盾的形式和性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矛盾不应得到妥善的处理。解决矛盾时切忌急躁和激进,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将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伟人大作,自忖本人不能妄加评论。但借鉴经验,亦无不可。因水平有限,点滴感想具笔端。写在这里,暂时挂笔,等待黄老师的指示,希望黄老师的慷慨指示,幸好!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10

矛盾论以总分总的形式讲解了矛盾的六种观点,并对此进行了总结。文章结构完整。思维缜密,体现出了极大地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文中例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论证辩证的矛盾论。具体,形象,使人更加深刻地理解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和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首先,论文论证了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辩证的宇宙观。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事物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外力(即外部原因),而不是事物的内部原因。作者例举了欧洲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论,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庸俗进化论以及中国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让读者对形而上学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与此相反的是辩证的宇宙观。辨证宇宙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的必然运动,而事物的和其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即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原因。他认为内部原因是决定因素,但同时又没否定外部因素。作者通过了大量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紧接着作者介绍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论证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且指出了当时中共中的的大部分人能够认识到的矛盾的普遍性,却很少人能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即教条主义者的这一党内问题。随后,作者论证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且论证出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只有一种矛盾起着主要作用。我们要解决一件事情,就必须找到事情的主要矛盾,再从主要矛盾中找出主要的矛盾方面,对症下药,这样其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接下来,作者谈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当中,斗争形势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统一性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是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连接,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而斗争性与同一性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最后,作者论证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作者层次分明,构思严谨。给我们许多启迪,如我们要善于用辩证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找到事物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解决和处理一件事情。并且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由一般到特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由木见森,有特殊到一般。

作者的意图在于减少党内的教条主义者的数量,使他们辩证的看待问题,认清形势,从而更有利于党的发展,壮大和革命的前途。但从中却给了我们一些有用的启迪。同时我们要意识到,任何一个团体都要允许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存在,让它们交流,渗透,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但也要对错误的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同时也必须充分地给有错误的思想的同伴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这就需要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