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07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集锦九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1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收留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役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糊口的气味,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硕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以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惟家。固然我还没当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惟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道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犹如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糊口与内心。假如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终极双双走向悲剧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写的是糊口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允许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周到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公道的选择。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健忘了作者而体验到糊口本身带给我们的打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动着说。 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由于战乱,糊口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终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道也徐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假如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跳舞时锦绣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夸姣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注贯注,而是像一条暖和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夫的糊口和思惟。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夫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夫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惟体系。这种思惟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惟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泛起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夫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打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奉。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夫: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可以在任何艰苦的前提下生存。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道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中断语。在当时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等闲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立场,毕竟是该提倡仍是反对?若反对,农夫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奉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夫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意义,但仍能感触感染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夫是没有前提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面对农夫们的知足和乐观休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好笑的,所以海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夫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惟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泥土,鼓舞着一代代的年青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夫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恰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着,只要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糊口,也足认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2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让白鸽永远飞翔在蓝天

当我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远眺着小城的万家灯火,当我凝望着街道上五光十色的车水马龙,当我欣然看着楼下公园里大爷大妈们神采奕奕地跳着广场舞,当我慢慢合上习爷爷读过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时候,我心潮澎湃,仿佛内心有千言万语。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描写了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期间,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还是扭转乾坤的“鲍罗金诺”会战,以及莫斯科的大火,拿破仑的溃败,作者托尔斯泰用他的笔都一一作了生动详实的描写,令人读来宛如身临其境。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平静生活不是用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从**初期的军阀混战,到八年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虽然我们这群00后的孩子从未经历,但是当我们从新闻联播、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战争的残酷性已经足矣让我们感慨万千。就在当代,当我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撒娇,在课堂里安心专注地聆听着老师的教导时,在遥远的叙利亚的人们却在饱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有多少人死在战争的魔爪之下?

从2011年3月15日到2

“咕,咕……”一只白鸽停在我身后楼梯旁的花窗上,我转身看着屋内温馨的黄色灯光撒满整个家,茶几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鲜嫩的果品、香甜的糕点,妈妈正在书桌前静静地写着书法,爸爸正在沙发上陪着外公外婆看着电视里正在**《厉害了!我的国!》,当一幕幕壮观恢弘的大规模航拍镜头从眼前掠过,祖国的壮美山河、卓越成就所带来的震撼与自豪感,扑面而来。

我自豪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伟大的新时代,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希望战争永远消失,和平的白鸽永远停留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3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要像大家推荐的一本书叫做《战争与和平》,读完这本书,你就会被里面那细腻的描写所吸引,还有书里面体现的那种关于民族魅力的东西所吸引。

尽管托尔斯泰有一些**教思想,但我认为这是他人道主义和博爱的载体。

现在凡是看到带有旁白的影片像看过的《柏林苍穹下》和《细红线》所拥有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气质都会让我回想起《战争与和平》。

该片由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制作,1969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也是主演之一。

影片分四集,共六个多小时。

影片充分调动了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以恢宏的气势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再现了十九世纪初俄法战争的宏大画面,不仅表现了遥远的过去,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从这些故事和这些画面里获得关于生命的意义和爱情的价值等永恒命题的不同感悟。

演员的外表和气质与原著非常一致,尤其是其中的娜塔莎。它温暖美丽,活泼善良。我认为这比奥黛丽·赫本扮演的美国版娜塔莎更具说服力。

影片的战争场面壮观,特别是“莫斯科大火”一场大中见小,小寓于大,结构完美。“鲍罗季诺战役”一场有3万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演出,摄像机架在上千米长的钢缆上滑动,在没有什么特效的时代,拍摄工程的浩大可见一斑。

《战争与和平》,这是一本非常伟大的作品,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去看看。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5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968OK.Com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6

托翁反复强调的历史观:历史并非英雄史,英雄绝不是时代的操纵者,而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所谓的胜利者,能够看透时代的本质,懂得那潜在的力量,顺势而为。

战争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着无法估量的复杂性。我们对于它的静态了解远远不够,况且它还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在此情况下,科学理性的分析往往不能带来预定的效果。

安德烈和比埃尔一样,对现实生活很不满意,一直在努力给自己的生活赋予一个理性的解释,给生活赋予意义,使自己能坦然接受当下的生活。安德烈临死前拥抱了上帝获得解脱,比埃尔沉浸于日常生活的幸福,以政治改革为己任。最终并没有找到那个理性解释,但似乎已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寻求过程中,安德烈找到了真,即娜塔莎的纯真,但这份纯真却给他带来了新的伤害,间接将他领向死亡。而比埃尔首先找到了善,加入了教派,妄想通过善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依旧体会到的是和以前一样的虚假。

安德烈临死前意外地与阿纳托利和娜塔莎重逢,这些曾经给他带来伤害的人同样正在面临痛苦,面临失去他们最珍视东西的痛苦,而此时的安德烈感受到的不是恨,相反却是爱,是一种上帝的博爱,即对生活达成谅解,坦然接受生活美的一面。

比埃尔在失去一切以后遇到了普拉东,普拉东身上具有一种天真的乐观,受其感染,比埃尔放弃了对理性思考的盲目追求,开始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

回到平凡的日常生活,所做的这一切,自己的所有努力,对自己和生活有任何改变吗?并没有!最终只是与生活达成谅解而获得内心的平静,而这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屈服?无论你的理想有多伟大,无论你对探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最终还是回归到平凡的洪流,被大潮裹挟着消失在时代的潮流中。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7

今天是写作营结束的第一天,经过二十一天的不间断写作,报复性的松懈下来,脑子停止转动了,然后鼻炎就犯了,头昏脑胀,耳目闭塞,真真是灵感全无,可是读书会的读后感还没完成,只能硬着头皮写了。

以上是为我接下来写不好找一个托辞,因为回顾这374页的内容,是一个好大的工程,令我望而生畏,实话实说没有细读,只能谈谈粗浅的体会了。

在历史的涛涛洪流中,任何个人都微不足道,但是唯有无数鲜活的个人,创造的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历史,才成就了一个时代。托尔斯泰说历史不是某一个大人物创造的,而且被迫裹挟在里面的无数人,按照一个依从的定理,集体完成的。所以他客观真实的描写了这些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各自的表现,或单纯、或忠诚、或热烈,或崇拜,无不深刻动人。

即使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即使只是寥寥几笔,我的眼前都能浮现出那人鲜活的形象,“身材高大,头发花白,胡子浓密,阔脸上满是皱纹,激动得面红耳赤”的骑兵大尉。

“脸色红润,留着两撇上翘的小胡子,肩膀耸起,两手雄赳赳地放在膝盖上,臂肘向外,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的米洛拉多维奇。这种形象描写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让读者印象深刻,值得我好好学习。神态描写也非常传神,比如比利平的皱纹,配合他的说话,表演得天衣无缝,说妙语时“觉得自己又说了一句新鲜的妙语,它又会传诵一时,额上紧蹙着的皱纹迅速地舒展开来,脸上现出高兴的神色。”

说到严肃的话题“左鬓角上的皮肤又皱起来了。”

觉得他的论点是驳不倒的“脸上的皱纹就又消失了。”

类似这样的神态描写很多,这个估计要靠自己慢慢领悟了。

还有动作描写,人物怎么坐,怎么走路,怎么笑,配合他当时的情绪,总是跟这个人物非常吻合,合情合理,“娜塔莎突然跳到一个大花盆上,站得比他高,双手搂住他,她那瘦小的光手臂钩住他的脖子,一仰头把头发甩到后面,在他的嘴唇上吻了一下。”

“老公爵照例迅速而轻快的走进来,停下脚步,他那双灵活、明亮而严厉的眼睛,从下垂的浓眉下把所有人都扫视了一遍…”

没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用动作来体现人物性格,这也是一门大学问。最厉害的当然还是语言描写,描写华西里的“亲爱的的朋友,请您先告诉我,您身体好吗?好让我放心,”他说,没有改变声音和语气,但从表面的礼貌和关心中透露出冷漠甚至嘲弄的味道。虚伪的社交常客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描写阿赫罗西莫娃的,声音洪亮,把所有人的声音都压倒了,“你怎么样?老造孽,你在莫斯科闷得慌啦?没地方打猎吗?不过,老头子,有什么办法呢?这些雏儿都长大了,”倚老卖老,交际老手的架势马上出来了。

还有场景描写也特别厉害,让人随着他描绘的画面,一会儿置身华丽的聚会,品尝到了美酒,听到了琴声,看到了欢乐的舞蹈,一会儿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体会了彻骨的寒冷,子弹从身边呼啸而过的恐惧,跟着人物的体会而体会,好像一个总导演,把控着全场,不像我,只能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场景,没见过的就完全想像不出来,这也是需要严重学习的一个方面。

总之对这部书的了解还太浅,读书不够认真,先分析到这里,见笑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8

拜读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作——《战争与和平》,我觉得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只是一位作家,从书中我仿佛也看到他对军事、哲学、历史等也有高度透彻的理解,对作者的崇拜和对书的喜爱使我对这本的著作有点感想。

1805年,拿破仑集结军队继续向西挺进。俄国受到了威胁,遂与奥地利签订盟约,共同抵抗法军。虽然到处都是人心惶惶,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贵族们依旧举行盛大的舞会接待客人,依旧和朋友们聊天玩乐。在莫斯科,人们生活平静,在另一边库图佐夫却在带领军队抵抗法军的入侵。皮埃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俄国首富,姑娘们都对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参军了,公爵夫人为他生了一个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还一直在追求着索丽娅。没过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时爱上了阿纳托里。过了一段时间,战争打到莫斯科来了,人们纷纷离开,逃往别处。战争进行得很激烈,双方伤亡惨重,安德烈也在战役中牺牲。拿破仑似乎很有胜算。1812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俄军胜利了。从那以后,生活恢复了平静。娜塔莎与皮埃尔结婚生子,玛丽亚和尼古拉也结婚了,人们都生活得很幸福。

战争,充满着杀戮,为了所信仰的去战争,不去管生命的高贵。的确,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就是战争,我想大概没有人喜欢战争吧,它不能与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战场不过是洒满鲜血的修罗场。安德烈为了祖国而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信念深深打动了我。

和平的到来,是用铺满鲜血的花朵迎接,战争不会永远,因为正义存在。在这本书中,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他们所表现出的也是拥有坚定信念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更让我明白的是心之所至,虽艰而坚,心之所往,毋宁艰难。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9

茶余饭后、空闲之余,我读了一本《战争与和平》的压缩版。它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伟大作品,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长篇小说。

本书以十九世纪初俄罗斯人民的历史大事件为舞台,以拿破仑入侵和败退作背景,将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俄罗斯主要贵族生活的种种情景等人物数百人,描写得栩栩如生。

书中人物众多,庞而不杂、纷而不乱、巧夺天工,如法军的暴行、俄军的游击战等。同时,对贵族社会的腐败、堕落与精神面貌;男女青年在动乱中的缘于爱、战斗里的情与恋,以及洛斯托夫伯爵家族从盛到衰,由衰转盛的变化等都进行了深刻地描述。

女主人翁娜塔莎无微不至、持之以恒照顾在反法战争中负伤的安德烈公爵。他们原是一对恋人,但爱情早已破裂。为了照料受伤的战士,娜塔莎激发起了爱国热情,改过自新,精心照顾,十分难得,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安德烈公爵在许多次战斗中,处处都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就连贵族大资本家皮埃尔,因刺杀拿破仑未果,作了俘虏,依然镇定自若。

正义是永恒的。俄罗斯人民的抵抗是正义。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卓绝、敢于捐躯的精神是值得宣扬的。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拿破仑的克罗米亚战争因非正义而宣告失败,最终被赶出了俄国,俄罗斯人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和平。

正由于这样,罗斯托夫家族最后才又如此地兴旺起来,皮埃尔和娜塔莎、玛丽亚和安德烈最后成了幸福的两对。

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仍然有战争,如伊拉克、阿富汗、加沙等地区。那里的国家和人民渴望和平,需要生存,盼望发展;每个人都需要尊严,每个孩子都需要和我们一样上学,每个家庭都期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反对战争,反对恐怖主义,反对以任何借口或形式的国家恐怖行为;热爱和平,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这正是我从《战争与和平》中所想到的。

《战争与和平》真不愧为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