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虎年春联

发表时间:2025-01-01

春联摘抄(精选八篇)。

春联摘抄 篇1

今天是除夕,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吃过早饭,我们跟外公去赶集,买了许多烟花爆竹。回到家就听见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我站在门口,看见几个淘气的小男孩正在燃放鞭炮。“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听,邻居家的'小妹妹正在唱歌呢!听着听着,我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唱了起来。就在这时,突然飘来一阵香气,我寻着香气来到厨房。噢,原来是舅妈正在包饺子呢!再一回头,就看见舅舅拿着春联一边走进来,一边喊道“贴春联啦!贴春联啦!”。我听了很兴奋,赶紧带着剪刀、胶带走到门口等候。

姥爷家住的是北方地道的四合院,我和爸爸负责贴大门,舅舅和表哥负责贴堂屋、厨房的门窗。我小心翼翼的打开春联,挑选出上联递给爸爸,忽然发现门框太高了,根本够不到上面。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只好搬来一张椅子,让爸爸踩着椅子,不一会儿功夫,上联、下联、横批全贴上了。这时,妈妈走过来,我赶紧上前问道:“我们贴的怎么样啊?”。“左边不错,右边有些低了”妈妈笑呵呵的回道。我和爸爸立刻将右边调整了一下,再请妈妈帮忙审视一遍。妈妈认真的看了看然后说:“这回两边一样,很对称,干得不错!”哇,太棒啦,我们任务圆满完成了,偷偷瞥一眼舅舅和表哥,见他们还在手忙脚乱的贴着,我淘气的向表哥吐了吐舌头,以此炫耀一下!

姥爷看着贴好的对联,也连声称赞,还兴致勃勃的跟我讲了许多关于对联的知识。当然我也毫不示弱,当即背起了伟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诗。

春联摘抄 篇2

每逢春节,中国民间家家都要贴对联,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这不,刚过农历腊月小年,姥姥就张罗着要买对联、贴对联。我越想越觉得好奇,对联有何寓意?起源于何时?于是便上网查询。

我仔细查看,对联的学问真不少呢!原来,对联也叫春联、楹联。首先,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分为上联、下联、横批。对联的文字特殊,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其次,对联的寓意深远,或祝福祈祷,或赞美庆贺,或哲理言志,或向往祝愿……史书记载,对联起源于宋朝,兴盛于明朝。对联最早的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的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后来,演变成为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几经演变,形成了流传到现在的对联。新春之际,贴春联,不仅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而且表达了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祈祥纳福、普天同庆的`美好愿望。

说到贴对联,也很有学问。那天,姥姥买来了一副对联,我和弟弟抢着要贴。妈妈先在门框抹上胶,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幅,正要去贴,忽然想起:贴对联十分讲究,一般来说要看对联文字的尾音:“上联仄声贴在右,下联平声贴在左”,千万别贴反啦!我仔细一看:“万事如意财兴旺”,这肯定是上联;“鼠年顺心福临门”,这肯定是下联了。横批是:“恭喜发财”。姥姥买的这副对联还真是吉祥如意呢!我拿起上联,先把上方的胶粘牢,然后,把剩下部分的胶粘牢。最后,把上下的两边用劲捋一捋,贴好了!我照样贴好了下联,又把横批贴在门框正上方。看着自己第一次贴的春联,心里真高兴!

中国的传统民俗,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庚子鼠年的春天到了,我衷心祝愿祖国:“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衷心祝愿亲人:“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春联摘抄 篇3

走进我的房间,我尖声说:“陈,我的兄弟,快起来!”一边扇我耳光。我当然不会趁她还在睡觉的时候给她好脸色:“哼,真讨厌。”说着,把头埋了下去。突然听到父亲的脚步声,一个幽灵跳起来,匆匆穿好衣服。这时,父亲也进来说:“来帮我贴春联。”说着,他下楼了。我听了,打了个哈欠,不情愿地下去做了个“小二”。

爸爸早早准备了春联。我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胶带,像跟屁虫一样跟着父亲走来走去。但是贴春联难倒了爸爸这个“老手”。好巧啊,不管我爸拿的`是哪副春联,都是先念的好。父亲急忙走向妹妹,妹妹却挥手道:“不知道,不知道。”然后进屋看电视“奋斗”。爸爸又问我怎么贴,我看了。哎,真是难倒我了,不过我还是假装学有钱,摸了摸脑袋,然后假装看了看,随手指了一个。这时,奶奶刚好从厨房出来。看到这种情况,她幽默地说:“我家陈莲刚刚长大。让她二儿子贴在春联里!听了这话,我得意地不停哼着,然后摇摇头,去帮爸爸。来,给我一片胶带。”一时没贴大胶带,不小心粘掉了,闹了一场。爸爸很着急,他很着急的拿了一块。我也跟爸爸学了,又拿了一块递给爸爸。爸爸退了几步,继续贴春联。我呢?总是表现的很匆忙,但是带子的“头”又没了,让你大汗淋漓。

最后春联贴好了,我擦汗。看到红色的家,突然感觉到了春节的繁华。

春联摘抄 篇4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近了,辞旧迎新的钟声即将敲响,“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

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就从床上蹦了下来,惊讶地发现家里被妈妈打扮得特别喜庆,一盏盏小灯笼挂在阳台,如同小朋友的红脸蛋,又好像红透了的桃子,真好看呀!大红色“年年有鱼”的窗花贴在窗户中间,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吃完早餐,爸爸准备贴春联,我便也想试试。爸爸问我:“你知道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吗?”“当然知道!”我得意洋洋地说,“哪一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的时候,这一联就是上联,要贴在门的`右侧,剩下的一个自然就是下联,要贴在门的左侧。”“答得好!这样念起来朗朗上口,要是贴反了,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我们一起去贴对联吧!”“好耶!好耶!”我高兴地说。

走到楼道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满目红彤彤,喜庆极了。我站在凳子上先把上一年的对联拆下来,然后把墙擦干净,定好位置,整整齐齐地把春联贴了上去。可是,没过一会儿,春联掉到了地上。“这是什么情况!”爸爸说,“它怎么会掉下来呢?”接着,我们换了一种方法:用背胶加透明胶。我自信满满,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贴了上去,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胶带被我贴的皱皱巴巴,急得我伸手去揭,爸爸赶紧说“不能揭掉,不然会把春联贴坏的!”“这可怎么办呀?”说着说着,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爸爸安慰说:“没事,第一次嘛!下一次一定会贴好的。”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把下联贴的平平展展的,一岁的弟弟也来为我鼓掌,“啊!啊!”地指着下联。我甜甜地笑了。

家家户户的春联韵味不同,却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我钻进了春节的氛围里,感受到了贴春联的乐趣,更知道了春联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希望。

春联摘抄 篇5

提起春节贴春联,贴“福”字,就想起了春节那喜气洋洋的气氛,特别是去年过春节贴春联的场面,我记忆犹新,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大年三十的傍晚,我帮爸爸、爷爷贴春联。爸爸把桌子搬到门外面,然后把面粉做成浆糊涂抹在春联上,站上桌子,动手就要往门框边上贴,忽然爷爷在一边说:“把春联读一下,看看哪一边是‘大手’,哪一边是‘小手’,别把春联贴反了边。”“当真的,别贴反了边,闹笑话哦。”爸爸一边说着,一边读起了春联:“春风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锦步步高。”爸爸把写着“春风得意年年好”的那张春联贴在大门左边的墙上,然后用手把春联上面轻轻抚平、按压,又用同样的方式把那张“前程似锦步步高”的`春联贴在大门右边,最后拿起横幅“大展宏图”贴在了大门框上面的正中间。

爸爸从桌子上下来说:“好了,再把门神拿来,把门神一贴,春联就贴好了。”一边说着,一边拿起门神。“往年的门神老是买的古时候的一些大将军做门神,今年换一换,买两张‘福’字做门神贴。”爸爸说。

我站在旁边看着爸爸、爷爷,心想贴春联竟然也有这么多讲究。“爸爸,您把‘福’字贴倒了。”我一眼看到爸爸把“福”字倒着贴了,就急忙对爸爸喊。“对了,‘福’字就要倒着贴,这就是说‘福’来到我家了。”爸爸说。哦!原来是有意倒着贴的,意味着幸福就要来到了。”“爸爸,在门上贴古时候的大将,又是什么意思呢?”我问爸爸。“古时候的大将传说都很英勇,把他们贴在大门上,一些妖魔鬼怪、邪气就不敢进家门,一家人才能够平平安安地过日子。”爸爸说。原来是这样啊。

年年贴春联,家家贴春联,贴“福”字,贴上好兆头,贴上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春联摘抄 篇6

今年春节,舅舅送给我家一幅春联和一对窗花。

我饶有兴趣地上网查了查关于春联的由来。春联是桃符演变而来的。王安石《元日》诗中说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舅舅说这幅春联曾经到玉佛寺开过光,据说很有灵气。虽然我不懂什么开光不开光,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春联的兴趣。于是我就帮着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窗花。

这幅春联的.上联是:雪舞福地兆财年,下联是:虎踞门庭保平安,横批是:吉祥如意。铁门上还要倒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取其谐音“福到了”。窗上的新窗花是一个胖胖的福娃,她头上戴着老虎帽,身上穿着新花衣,右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左手举着一顶风车。在孩子心里,过年就是有吃有玩的。

看着家里贴着的新春联窗花,过年真是喜庆极了。

春联摘抄 篇7

我们都知道贴春联是春节的旧习俗,之所以称为”旧“,是因为在今天好多人家都不贴春联了,或者说贴不成春联了。

而能够贴春联的人家,一般住的是旧式的宅院,有个像模像样的大门,在大门上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份或者是地位张贴春联,即喜庆又显得有个性。但是没有像样的大门也没关系,但必须是双扇的门贴春联才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现在有这样”门“的住宅,在农村尚有不少,但是在城市已是不多见了。

目前住在高楼大厦的人家,都时兴单扇门且不说,而且门面很窄,一般都是仅仅能够容一人穿行,如果怀抱点什么大件,想顺利的进门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这样的”大门“,贴春联倒不是说不行,但贴上去怎么看都显得小气。对联加上横批贴在这样的门上,就好像给门又加上了一圈红色的外框,这样不但不会增加美感,反而使门有受挤压之感。而有的楼房为了节省面积,门的一边是紧靠着墙,没有空余,一幅对联只有一半能贴的地方,有此兴趣者也只好作罢。

不过贴春联的人家不多,但是贴”福“字的人家还是不少,而且千篇一律的都是倒着贴上”福“字,据说这个讲究是”福到来“的意思。若是没记错的话,倒着的`”福“字是不应该贴在大门上的,而是应该贴在房间的门上,或者是贴在过去大户人家的照壁上,那样才有”福“至如归的意境。不管怎么贴都无关紧要,只要心到就行,谁没有一个良好的愿望与企盼呢?只是有一条要注意,别把”福“字贴在防盗门的里面那层门上了。

春联摘抄 篇8

快过新年了,家家户户都打扫起了卫生,贴起了春联。

今天上午,我和奶奶去“宜客隆”,那里开展了“迎春节’’的活动。只要凭小票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副对联和一个“福”字。

吃过午饭后,我和奶奶就贴起了对联。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门上的旧对联撕下来,正当我想贴新对联时,奶奶拦住我说:“这门上那么多灰尘,怎能贴得上去?必须先把灰尘擦干净才能贴得上去。”我非但不听奶奶的,反而还和奶奶顶嘴:“我贴的是对联,关灰尘什么事?怎么贴不上去?”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可是我怎么也贴不上。奶奶告诉我门上有灰尘如果再用胶带纸贴灰尘就会粘在胶带纸上,所以就不能把对联贴到门上去。

我恍然大悟,按照奶奶说的办,先用湿抹布把灰尘擦干净,然后用干抹布擦干。

擦干后我又用胶带纸来贴,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是贴不上。后来,奶奶拿来胶水,让我试一试能不能粘得上。我在对联的`4个角上涂了胶水,往门上一贴,可是被我贴歪了。我又重贴了几次,可还是觉得有点别扭。我让奶奶帮我看着。在两个人的合作下,终于把对联贴上去,并且还是贴正的。接下来该贴“福”字了。奶奶告诉我“福”要倒着贴,这意味着——福倒(到)了。

这次贴春联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也印证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老话。贴春联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春联摘抄 篇9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特别得刺眼,天气好极了。

我和爷爷一起去阳台的前面贴春联,我们拿上透明胶布和剪刀,分别出了上联和下联,分别上下联它还有许多学问和讲究。春联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期盼和愿望的体现,人们祈福万事如意、财运亨通、健康长寿、平安无事。我贴得上联是 :全家欢乐迎百福,下联:满堂和顺庆平安,横批:喜气盈门。我把福字贴到床头的.白墙上我仔细一看这幅字怎么是倒看的?

爷爷说:“从前有个皇帝,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福字让太监去贴,这个太监不识字又很粗心一不小心把福给贴倒了,皇帝看了先皱眉头又哈哈大笑,太监被吓的腿都发软了‘’,皇帝说:”福到了!福到了!“皇帝不但没处罚他,反而表扬他,也奖赏了他,然后我才恍然大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春联的知识,实在是太丰富了,太奥妙了,令人回味无穷。

春联摘抄 篇10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读到王安石的《元日》,眼前便浮现出春节时贴春联的场景。

说起春联的由来,那可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春联一开始叫“桃符”,在当时是驱邪的,现在过年换新的对联寓意万象更新,且增添节日气氛。每逢春节,街上便有了一条条“红龙”,人们在春联集市上挑选适合自家氛围的对联。

今年春节,因新冠疫情影响,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从每天的新闻联播中得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在打响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人民战争,我们坚信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作为我们少先队员,也要以各种形式参与进去,为医生、护士们加油鼓劲。

春节前两天,书法老师召集我们一起写对联,在出发的路上,我就在心里琢磨要写的内容,到了教室,已经来了不少同学,只见每张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红纸,各式各样,有长有短,我找了个位置坐下,老师调好墨汁,给我一支毛笔,让我照着对联的范字样本比划比划,做到“意在笔先”,书写时还要注意“中锋用笔,巧妙运腕”。我观察琢磨了一会儿,定了定神,做了一次深呼吸,便提笔上阵,刷刷几笔便完成了一幅,仔细一看,有两个字歪了,整体看大小也不协调。在老师的指点下,我调整字形,又写了两遍交给老师点评,老师对我竖起大拇指,还说:“越来越好,真棒!”我心花怒放,接着又写了好几幅,“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吉祥高照、瑞气盈门”、“福”字跃然纸上。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弟弟一起把我写的对联贴到了大门上,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相信待到春来,必定疫去花开!

春联摘抄 篇11

除夕晚上,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

我先把门擦得干干净净,准备好胶带,然后,我和爸爸量好尺寸,把春联放在中间,小心翼翼地一贴,最后用手抹平,春联就贴好了。看着自己写的春联,心里乐滋滋的。

春联是红色的,红色是代表喜庆吉祥的。关于贺岁的春联有许多,有“燕舞阳春,龙腾华夏”,有“春安夏泰,秋吉冬祥”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春联上联是“欢歌笑语辞旧岁,”下联是“爆竹华灯迎新年。”这副春联的意思是欢乐的歌声辞别旧的一年,爆竹声的家家户户明亮的灯光迎接新的一年。

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贴春联?”爸爸笑着说:“传说有一个怪物叫夕,每当大年三十晚上,它就会来到人间吃掉人们的食物。天上有一个神的孩子叫年,得知了这一消息,十分生气,就下凡治一治夕。年抽出红彤彤的丝绸在空中挥了挥,夕看见了很害怕就离开了。年告诉人们大年三十晚上在门上贴上红艳艳的'春联,就不害怕夕了。为了纪念年,人们把年的生日正月初一做为年。”听了爸爸意味深长的话语,我仿佛看到年和夕在斗争的场面。

看着春联上栩栩如生的“虎”字,好像在说“祝你虎虎生威,虎年好运气。”

春联摘抄 篇12

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到处充满着浓浓的年味。

我家也不例外,该杀鸡的杀鸡,该宰鱼的宰鱼。妈妈买菜去了,爸爸就贴春联。我呢,就当了爸爸的小助手。开始,爸爸叫我把对联裁开。我听了爸爸的话,就连忙跑去厨房里拿了一把小刀,把对联裁开了。忽然吹来一阵风,把对联吹落在地上。我连忙拾起来,忽然发现已分不清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了。我只好去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上联是哪句,下联是哪句。我灵机一动,可以打电话去问老师。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问老师,拨通后,我说:“老师,您好,我遇到了困难,请帮帮我,好吗?”老师问:“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一定会帮你解决的。”我说:“我贴对联时,把对联裁开,却不知道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老师笑了笑,说:“你把对联念给我听一听。”“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增福。”老师说:“区分上联和下联有三种方法:第一,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用三声或四声的字,下联一般用一声或二声的字;第二,表示因果关系的对联‘因’为上联,‘果’为下联;第三,两句相比,意义更深刻的往往是下联。你想一想,怎样区分这两句对联呢?”我静下心来想了一想,认为福字应该比财字的`意思更深一些。我对老师说:“平安如意人增福应该是下联吧!”老师说:“你真聪明!”我连忙把对联拿给爸爸贴,爸爸把上联贴到了门的左边,下联贴到了门的右边。

贴完了,我和爸爸叫奶奶来“欣赏”我们贴的对联,奶奶来了,说:“就是这样贴。不过你们俩是第一次贴,值得表扬。”我听了奶奶的话,心里比吃蜜还甜。

今年过年,我过得既充实又高兴,过得充实是因为我学会了贴春联;过得高兴是因为老师教会了我怎样判断上联和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