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王阳明经典名言名句摘抄

发表时间:2023-11-25

王阳明名言名句。

没有种树根,哪来树枝和树叶?体和用是同源的,没有建立体,用从哪里来?想要更多了解“王阳明经典名言名句”的内容吗这里有一些有用的信息,经过阅读这些句子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个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名言警句启示我们如何对待困境勇往直前,名人格言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更广阔的未来。

王阳明经典名言名句【篇1】

1、书中华丽的价值观和成功的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王阳明

2、对圣人学者感兴趣,外孔,孟之训,他求,是舍日月之明,希光于萤火虫之微,也不是谬误——王阳明

3、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4、去私欲存天理,其精微处必须每时每刻反省、体察、克治私欲,才能逐渐有所认识,终有所得。

5、好名是做学问最大的弊病、最大的私欲。好名、逐名与求实相对,务实之心多一分,逐名之心就少一分;完全是务实之心,那自然就没有求名之心了。如果务实之心就像饥饿之极时要吃饭,口渴之极时要喝水一样,哪还有什么时间逐名?

6、人的喜、怒、忧、惧等感情不外乎良知的自然流动呈现。但是,良知是不会滞留于人的任何感情之中的。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没有种树根,哪来树枝和树叶?体和用是同源的,没有建立体,用从哪里来?

8、良知存在于所有人的人心,无论是圣贤还是傻瓜,其拥有的良知都是相同的,所有地域、从古至今,这一点都是相同的。以了。虽然有时受到私欲遮蔽,但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体察它就可以了。如果认为良知也有个开始处,那么就是认为它有时不存在,这样理解良知,良知就不是心的本体了。

9、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10、此心真切,见善就靠近,有过就改正,这才是真诚确切的功夫。这样,私欲就会一天天消亡,天理就会一天天明了。如果只顾追求做功夫的情景、期盼效果,那就反而会助长向心外求理的毛病,那就不是功夫。

11、反身而诚语出《孟子》。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功夫亦未尝知也。

12、山木是比兴,引出思乡。诗中写的并不是山石,只是截取开头两字作题目,它其实是一首抒发思乡的感伤诗。

13、至善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所以叫至善,最高的善。止于至善,只是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14、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

15、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1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天理,存养是无事时反省体察天理。

王阳明经典名言名句【篇2】

17、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功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

18、春夏可以说是阳和动,但未尝没有阴和静;秋冬可以说是阴和静,但未尝没有阳和动。春夏变化不止,秋冬变化不止,都可以是阳,是动。春夏的本体不变,秋冬的本体不变,都可以说是阴,是静。

19、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20、无善无恶心体,有善恶之动,知善知恶是良心,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21、心不只是一块血肉,凡有知觉的地方就是心。比如耳朵知道听,眼睛知道看,手脚知道痛痒,这个知觉就是心。

22、言格物则必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

23、人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与人同为一体。

24、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25、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26、去除了恶念,就是善念,就是恢复心的本体了。比如阳光被云遮蔽,云过后阳光即刻重现。如果恶念已经去除,还要再存个善念,就像在阳光之中再另点一盏灯。

27、头脑是身体的主人,头脑是头脑的原因,头脑的身体是知识,头脑是事物。

28、天理无所不在,广大而没有穷尽。我跟你讲学,你不能稍微有点领悟便觉得不过如此,即使再给你讲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是没有止境的。

29、道就是良知。良知原本是圆满无缺的,是就还他个是,非就还他个非,是非只依良知来判断,更不会有任何差错。这良知就是你的明师。

30、心性只有一个,只是个一,就它的外在形式而言可称之为天,就它对万事万物的主宰而言可称之为帝,就它的自然流行及发展变化而言可称之为命,就它赋予人的关键而言可称之为性,就它支配人的身体和行为而言可称之为心。一个人心性自然所发,对父亲就表现为孝,对上级就表现为忠。以此类推,所用的字、词、名称无穷无尽,只不过是个心性而已。就拿一个人作比喻,相对于父亲叫儿子,相对于儿子叫父亲,诸如此类,以至无穷,只不过还是这个人而已。人只要在心性上下功夫,一旦悟透了心性,一切道理就都明白了,尽在不言中。

31、以记事而言就是史,以求道(天理)而言就是经。事是天理的表现,天理是事的本源。

32、近诚的状态,即近良知,理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