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必备15篇)

发表时间:2023-12-13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编辑根据你的要求,找到了下面相关的信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为了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我们需要掌握文档处理的技能。范文对于上班族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学会模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式和语言风格。请注意本文中的参考内容!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

根据合什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的要求,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促进项目,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倒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经过大半年的项目推进工作,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展顺利,现就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具体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档案。

我镇现有留守学生968人,已登记造册,并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

(二)、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一是将寄宿留守学生纳入住校补助计划。我镇共有307名寄宿留守学生,共补助资金191875元;二是发放爱心书包150个,共资助困难留守学生150人,切实为困难留守学生家庭减轻负担。

(三)、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我镇采取在职教师“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帮助,20xx年5月至9月,共帮扶留守学生900余人次,帮扶覆盖面92%。

(四)、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关爱平台。

1、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共举办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4次,关爱留守儿童主题黑板报3期,兴趣小组活动10次,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学习兴趣。

2、学校设置了亲情电话,让留守学生能在校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

(五)、落实家访制度,家校联动。

我镇认真落实家访工作,共家访520余人次,家访对象侧重留守学生,家访内容侧重于留守学生家庭的生活状况,学生在家学习情况。

二、问题和不足

(一)、由于“留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二)、关爱留守儿童所需要的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质量。

(三)、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缺乏,缺少专业心理教育的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三、下一步工作

我镇将继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继续落实关爱留守儿童相关措施,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努力办好家长放心,学生成才、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2

快乐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学校、家庭、社会都在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生活和成长的氛围。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成长、发育都得不到及时地照料,留守儿童的生活更多地意味着沉重而不是快乐。

留守儿童由于心灵过早地体验到不幸的滋味,心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心理会存在一定障碍。在我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位留守儿童,他叫李家成,是一名十岁的男孩。他性格内向,非常自卑,孤独感强烈,不愿与人交流,于是,关心、照料他成为我的一项日常工作。

记得那是一次周记课,我给学生布置的作文题目是《妈妈,我想对你说》,课后批改学生周记时,读到李家成的周记,其中有一段话刺痛了我的心:“妈妈,我想对你说,你回来吧!记忆中,你带着我和妹妹去沟里挑水,你在一口泉里挑水,我和妹妹在另一口泉里打青蛙,那时,我们多么幸福啊!可现在,这一切只能成为回忆,你带着妹妹走了。印象中,妹妹有一双大眼睛,像你的眼睛。你走时我四岁,妹妹两岁,现在我都四年级了。妈妈,我想你,回来吧!”

读完这段话,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下决心,一定要关注这个孩子,弥补他缺失的爱。放学后,在学生的帮助下,我找到了李家成的家。

他的家不大,家里的摆设很简单,只有两张床,唯一值钱的是一台电视,整个家显得冷冷清清。接待我的是两位老人。从两位老人的口中得知:李家成同学的妈妈是石嘴山乌兰人,当年跟随在外打工的李家成的父亲到彭阳,没有领结婚证,生了两个孩子后,带着小女儿回娘家了。李家成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只注重用金钱弥补愧疚的心理,很少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以及教育问题。于是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只好代为照顾。但两位老人对孙子的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勉强照顾孙子的日常起居。在这样一个缺乏爱的环境里,李家成形成了孤僻、自卑、内向的性格,他总是在躲避着别人,小心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不敢主动和老师、同学、父母交流,说出心中的渴求与希望。由于缺乏和老师、同学间的交流,他的学习也越来越成为问题,作业潦草,学习主动性不好,也不问老师、同学,学习呈下降趋势。

为了关心帮助李家成同学,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家长给予关心

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方式即家庭教育,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其外出打工的父亲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亲在外也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能够充分感受到父亲的爱。另外还要求其父亲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我分阶段联系他的父亲,把李家成近期在校的学习情况、性格发展的交往状况分析给家长听,希望他们综合考虑李家成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要与孩子沟通思想,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减轻孩子与家长交流时的紧张情绪,增进亲情与温暖。鼓励家长把心中对李家成的爱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李家成和父亲之间多交流,锻炼他的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唤回他的自尊。

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李家成的字写得特别好,我在班级里举行写字比赛,在孩子们评选出的优胜作业中,有李家成的作业;李家成英语发音好,我在班级里举行英语朗诵比赛,孩子们评选他为班级的英语领读员;我鼓励他参加班级的讲故事比赛,带头为他鼓掌。在我的努力下,同学们对他的看法开始改变,下课愿意找他玩耍,有困难也乐于请他帮忙,这学期甚至他还被评为“学习进步标兵”。

三、指导其给父母写信。

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琐事跟父母进行通信,有助于学生对情感的渴望,也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明白父母是为了让他有个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才离开他,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及时化解孩子对不在身边的父母的怨恨。鉴于李家成的母亲离他而去,我建议让他把对妈妈想说的话写给我,我及时与孩子沟通,为孩子疗伤。

“留守学生”的教育是关键。老师只有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一天,一张带着问候的贺年片悄然来到我的办公桌上。上面有这样一句话:老师,谢谢你!我勇敢了许多,我不再哭了!你就像我的妈妈,我不再孤单。看着这句话,我也笑了。李家成的转变和进步证明了“爱”的力量。

对于单亲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关注,给予他们关心,给予他们真爱要以诚恳、尊重、平等、信任的心去同他们谈心,同情理解他们,和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发动老师同学关心、帮助、信任他们,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特长,为提供他们显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即使有反复,也要能理解和有耐心,对他们多些亲近,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鼓励,也会“金石为开”。留守儿童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羡慕周围双亲孩子被众多的爱包围着,渴望能得到更多的爱,所以老师要以真挚的爱心去对待他们,用师爱、同学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以心理活动课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上好小学心理活动课。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

现就我校开展农村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辅导总结如下:

一、对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的受挫能力越来越小,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必不可少的。小学阶段是一切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及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必将为他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矗当代的小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他们最关注什么?他们最困惑什么?他们最需要辅导老师帮助什么?为深刻地了解这些,我们辅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农村小学生心适应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问题,其中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分别为生活方面、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针对这一实际,在活动课中,我认为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面进行重点辅导,使学生爱学乐学。(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动机和兴趣是学习中的动力因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是十分有趣的(2)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我,从而自觉地学习,消除学习上的不适应情况。(3)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他们才能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辅导效果水到渠成。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方面,我也选择了一些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二、开展心理活动的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学校和校区的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充分认识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课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和素质实践的全面进行,加强和改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2)制定教育计划。学校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的制定各年级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和主题。

(3)营造活动氛围。学校利用宣传专栏、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意义。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心理氛围。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学生的日常小事抓起,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有一个积极、健康、阳光、向上、自信的心理素质。具体的内容如下:

(1)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一个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分析自身已具备的好习惯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改掉不良习惯。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4

我在活动期间一共带过两个孩子,两个都是跟父亲一起生活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她们是孩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觉得我们应该给予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他们这个年龄是比较敏感的年纪,自尊心又特别强,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我的工作,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要有爱心、耐心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除此之外,在结对子时应尽量让男生与男孩子、女生与孩子结对,这样他们之间可能共同话题要多些,方便了解孩子。我带的女孩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亲戚住在一起,她有时就会跟我耍小性子,我觉得应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包容她,而不是因此而疏远她。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传递一些健康积极的思想,引导他们合理用钱,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学校也要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在网吧里。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校平时多引导他们进行读书等有益的业余活动。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学生,我没有太多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且也不太适合,这样反而会影响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所以应由学校来实行,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总之,我们要努力孩子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我班共有四名留守儿童,他们是袁政、汪永哲、胡世鹏、胡梦洁。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学期我继续给予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

首先,对留守儿童有全方位的了解。为此,我建立了详细的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我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其次,用真爱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亲人,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第三,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我根据孩子的在校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多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端午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与家长多沟通,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

第四,寻找机会多表扬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我非常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第五,消除留守儿童的痼疾,促进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里,我能做到陪着孩子,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班主任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关心一点留守儿童。尽量做到给留守儿童更多爱,让爱渗透孩子的心灵,温暖他们那颗冰冷的心,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6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 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 “庆六一文艺演出”及 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 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 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7

我们班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关爱特殊群体”,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学生把班级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特殊群体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学年末做好留守学生学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班级通过班会,发动全体学生,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

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5、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

总之,关于特殊群体的教育,我们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班级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

1、由于“特殊群体”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我们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小学生。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xx年,社区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社区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摸清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充分了解“留守儿童”自身、代管人及其父母的基本情况,了解每个流动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查我发现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绝大多数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监护和教育,加之监护人管理不到位,祖辈们的唠叨,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学习成绩下降、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因此行为上出现偏差、和作出和学生相违背的行为也是常有的事。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2、对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注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帮扶上对其总是予以优先照顾,多献上一份爱心,想方设法消除其孤寂的心理,让他们与正常的儿童一样健康茁壮成长。;在青春咨询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贫困生资助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学习辅导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3、组织各种活动,这些孩子大多数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宠爱至极,生活中的大小事几乎全部包办,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观念淡漠,劳动技能欠缺,生活处理能力低下。为了增强留守儿童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4、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开展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活动,并充分发挥板报宣传作用,积极关注其中流动留守儿童的可能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伸出温暖的双手,通过正面引导,逐步化解孩子们心理上的诸多问题,让他们逐步学会理解父母的艰难,学会对父母感恩。给父母写一封信本是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的活动,要求所有“留守儿童”为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及要求都有具体规定,就内容而言,可根据自己的实际任选,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回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都把信寄到远方的父母亲。

三、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

总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社区更应该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社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金华社区居委会20xx12月5日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9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 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

我班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 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 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开学第一课,庆祝六一儿童节我班均开展了 “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我班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基本情况登况表。我们老师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了。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0

为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号)精神,对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平远县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方案》,结合坝头学校的实际,对此项工作,学校领导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做好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解决好新时期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教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景,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景,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教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当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景,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

1、缺少关爱;

2、性情孤僻;

3、家庭教育不协调;

4、家庭生活较艰辛。

六、出台教育对策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午时,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景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终初步构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

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团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午时课后,由结对教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能够发动村干部、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教师一齐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代理家长”的主角,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1

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在一定时期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感,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文章主要介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表现,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对策,以提高心理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空前频繁。在人口大量流动的过程中,历史遗留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一系列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使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照顾。因而他们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托付给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

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由于父母的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以及缺少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性格孤僻,自卑等。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不易发觉,但影响深远。

(一)自卑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陷入深深自责中,极度自卑。他们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强烈渴望父母亲情,由于无法得到满足,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而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二)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有些留守儿童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由此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的作风,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

(三)消极模仿,盲目从众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加上亲友的溺爱和放任,等同的倾向性和相同的环境使这些学生容易通过密切交往而形成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在群体中,他们不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是比谁穿得好、吃得好,消极模仿大众传媒中的“孤独英雄”,从而形成心理的误区。

(四)虚荣心理

由于无法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父母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为这样便可能补偿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孩子的虚荣心正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孩子

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也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他们在同学面前显阔,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孤独的心。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家庭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基本缺失了对父母亲的心理归属和依恋,因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其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感觉的建立,保证了儿童成人后与人顺利交往。相反,早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会使儿童逐渐形成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

(二)学校因素

农村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6]。许多农村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现在仍是应试教育占主流,素质教育疏于形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

(三)社会因素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关注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如责令当地的中小学校关照其教育问题,但多停留在形式上,实际解决其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多,而且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关注较少。

三、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及各种社会群体共同努力,从政策、法律、文化、教育、管理等各个层面着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政府方面

政府有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和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与方案。要加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从而缩短农民工回家的周期。同时针对目前农村学校普遍的经费不足、人员流失、教学设施差的现状,要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教育投入,真正重视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学校方面

首先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而且学校应定期与与父母交流沟通,了解其生活和思想状况,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方法。

(三)家庭方面

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在家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监护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四)社会群体方面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开展综合扶助留守儿童的项目工作。如设立爱心电话;资助和扶持对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增加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组织各种会议、研讨,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并争取获得社会各方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犯罪现象呈不断递升趋势,少年犯罪团伙也日益突出,成为令人头痛的严重社会问题。因而要极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每一个人为给他们关爱,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使他们健康的成长,成为构建和谐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2

1、关注儿童,加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保护孩子的第二个家,老师是承担他们全权的“父母”。 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首先让班主任担任孩子的“爱之母”,让全班同学都留下一对孩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指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

尤其是翻译老师谢孝忠责任感强,晚上起床帮助孩子们盖被子,特别是在甲型流感期间更关心学生,一旦发现学生生病了,立刻带学生去医院治疗,自己剖腹。

3、在学习上考虑到他

更重要的是重视他的行为规范的培养教育,他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评价县里的“三非常”, 以优异成绩完成小学学业的赵伏枣和张小珠老师总是关心自己买蛋糕和水果给班里的留学生保护生日,和他们一起散步,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让他们接近老师, 每逢值得信赖的每年节日,学校都会把他们当作“贵宾”,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给不在家的孩子们买节日礼物。这样安静地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让他们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 还有,我们组织班级干部,帮助老师动态跟踪留守儿童,有一个放矢的协助,这样,留守儿童感到自己在这里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让留守儿童安心地生活和学习,即使在离开父母的日子,留守儿童也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4 .确定监护人、家校通力合作。

目前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娇惯给教育带来一定困难,现在学校留守儿童如此之多,趁着看不见老师给教育教育添了不少麻烦。 对于这些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都感到困惑,是教育工作上的挑战,学校对留学生进行集体咨询和个别访问,真正了解留学生的家庭状况,并要求留学生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家长,学校通过制作班主任家长联系卡来保护学校班主任 同时,建立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爱之母”、全权负责人“父母”、学生“爱之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作用,共同管理留守儿童,维护家校合作这一永恒不灭的天线,为儿童的管理提供捷径,保证留守儿童的正常运营。

5、健全的“留守”文件,便于信息捕捉。

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解和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制作特别的文件。 文件包含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的相关信息、家长的相关信息,管理这些文件。

6 .保持融洽的感情,填补深深的隔阂。

离开孩子的父母长期外勤,总是关心家里的孩子,但由于工作繁忙和意识疏忽,无法随时和孩子取得联系,孩子的感情和心理创伤变得极为严重。 在留守儿童中质量下降、心情恶劣、性格顽固等两极分化也不成为话题,我们的老师总是看不到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随时通过电话和信件与孩子取得联系,要求家长定期与孩子取得联系 许多家长以这种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长期以来融洽感情,填补了亲子之间的深沟,强烈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轨迹发展。

7“第二家长”用语言教,发展好事件。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次而是踢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关心保护学生,不仅是学校的事,也应该成为社会整体的共同责任。 也就是说,为了保护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务,要提高认识、协调,为此积极努力,让孩子享受和所有孩子一样的蓝天,接受同样的爱,对所有孩子实行素质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3

301班留守儿童有4人:林鑫、叶琪琪、柯展鹏、王美莹

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学校组织了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中,第一眼见到林鑫感觉他是活泼的小男孩,但是与他交谈时感觉他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他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也可能怕生吧。不过,他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通过电话询问他的一些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与他奶奶的沟通问题。都是用方言讲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而作为代理家长的我们虽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还有人关爱他们的,这世界是充满爱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第五篇:善厚中学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团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于学期初制定了善厚中学关爱留守儿童。现将这一学期来工作完成情况作一总结。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我校目前有1349名学生,父母均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就有277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谆谆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地不利。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以及周六、周日,由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致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一学期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4

近年来,泰宁社区始终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建立社区关工委、爱心志愿者等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服务机构和队伍,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多方位、多层次着力打造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认真开展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工作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构筑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健全,制度完善,档案齐全

多年来,泰宁社区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理清思路,健全组织网络,完善规章制度,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1、齐抓共管,联合派出所、学校、文化、司法等有关部门和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社会热心人士共同参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法制报告团、文艺宣传队、科普小组等组织网络。

2、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多渠道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分类建立档案。

二、广泛开展社区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是泰宁社区关爱、教育留守儿童所采取的主要形式,它以其多样性和参与性深受留守儿童的喜爱和监护人的认同。

1、多形式开展留守儿童法制、道德教育活动。为使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易被留守儿童接受,泰宁社区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多种载体开展活动。定期举办法制宣报告会,科普讲座、警示教育、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图片展等载体广泛开展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浓厚氛围。社区还结合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平安社区”等主题活动,组织社区留守儿童参加植树、发放宣传材料、万人宣誓等活动,充当“小小宣传员”、“普法小老师”、“社区小记者”等角色,在活动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争做四有新人。

2、加大文体设施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近年来,泰宁社区注重在文体活动场所和硬件设施上的投入,为留守儿童课余时间提供了活动空间。社区综合楼内的文体活动站,设有健身、乒乓球、图书阅览、棋牌等活动内容,配有跑步机、杠铃、气血调理机、乒乓球桌、仰卧起座器、羽毛球、各类棋、牌等设施和四千余册图书,使留守儿童有了健康的活动场所,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外围环境。此外泰宁社区同样也加强了软件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了各项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在“六一”前夕,联合老年大学、泰宁学校举办了“老少同乐庆六一”书画展;“七一”前夕组织了乒乓球赛。此外,泰宁社区还举办了有奖猜谜、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吸纳留守儿童广泛参与,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美好情操。

3、开设社区课堂,加强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的再教育。泰宁社区支持有教师资质的下岗失业人员,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了社区课堂,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教育,注重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和文体活动时间;同时每周六社区还邀请心缘美术培训学校和徽州师范具有艺术特长的老师和学生为留守儿童上音乐课和舞蹈课,培养他们课余兴趣和爱好。

三、做好“三延伸”,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此项工作wwW.968OK.cOM

泰宁社区制定了向家庭、学校、社会延伸的“三延伸”工作方案,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1、向家庭延伸。泰宁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市民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授课,组织他们进行学习,引导他们掌握和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社区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孩子们远离违法犯罪和不道德行为。

2、向学校延伸。泰宁社区联合学校,共同开展了各项法制教育、反邪教教育培训班和各类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留守儿童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逐步形成、发展和优化自己的道德品质,使他们认识到,不仅要在学习上争先创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爱党爱国,言行上文明正直。

3、向社会延伸。泰宁村依托党建联席会和共建议事会“两会”平台,吸纳辖区内的在职党员,组建“爱心爸爸(妈妈)”队伍,挖掘自身优势,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联合派出所、文化局等单位对涉“黄”、“黑”、“白”(吸毒贩毒)等场所和非法网吧、电子游戏厅,封建迷信活动等进行严厉打击,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进行监控。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搀扶着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社区内的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充实,自立意识、法制意识大大增强,学习成绩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现留守儿童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工作,容不得丝毫的松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于新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的工作机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本,“教育、服务、管理”相结合,将此项工作开展得更为出色。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5

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抚养、教育和管理,就这样,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他们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学校组织了与留守儿童结对的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关爱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中,第一眼见到林鑫感觉他是活泼的小男孩,但是与他交谈时感觉他还是比较内向的,记得当时问他一些情况时,会犹豫会儿再说,有时就会点头,也可能怕生吧。不过,他始终都是带着可爱的笑容。

有时通过电话询问他的一些情况,但是很多时候会出现问题,就是与他奶奶的沟通问题。都是用方言讲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没办法只有联系在外打工的妈妈,所以交流的时间减少了。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周围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极大。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而作为代理家长的我们虽然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亲情,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让他们体会到社会上还有人关爱他们的,这世界是充满爱的。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们也在逐渐地成长。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想我学到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在我心中不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简单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是一个个儿童无比沉重的现实处境,是一个个残酷而又无奈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要从心底萌生责任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用心去关爱他们。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仅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应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当然,也要让更多的群体关注他们,确切地给予帮助。因为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

根据上级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团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于学期初制定了善厚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现将这一学期来工作完成情况作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