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高一工作总结系列4篇

发表时间:2023-12-07

高一工作总结。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高一工作总结”,那么我们在撰写范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可以从解析该主题的含义和背景开始,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使读者对该主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次,我们可以展示对该主题的不同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启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实例、数据等方面提供支持和论证,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最后,我们可以简要总结文章内容,并提出自己对该主题的见解和观点,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交流。随着范文应用的日益重要,范文已经成为我们写作中宝贵的参考资源。希望大家能够欣赏这篇引人入胜的文章!

高一工作总结 篇1

我是一位思索者

作为高一年级主任,对教育工作的引领首先是教育思想或意识的引领,其次才是行政引领与身先士卒。上级的各种规划、文件对教育的实践已经为我们勾画了蓝图,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关键在于落实。这就需要我做好如下几点:

二是做一个善于思考者。我时常“三问”自己:有没有思考?会不会思考?有没有持续不断地思考?思考,能明思路,明策略。对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我总要比一般老师多进行深度思考:是必然?还是偶然?是仅此一回?还是后继有人?怎样化解是最优策略?影响面有多大?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怎样将不利化为有利的教育资源?!

三是做一个善于沟通者。年级主任属于行政组成员,这是宁乡高中教育的一项特色!我做好了“参政议政”、“上传下达”、“平等合作”等应当做好的事儿。是校长和教师平等的好伙伴。与校长和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碰撞,在观点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过程中,实现专业共生。遇到上级领导视察,我也能坦诚推介学校成功经验,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我是一位行动者

当今社会,我们缺的不是理念,缺的是行动,缺的是有效的行动。我们不应该“坐”而论道,而应该“做”而论道,做新课改的行动主义者。有一种智慧叫行动。行动就是改变,持续地行动,持续地改变,智慧地生成自己的事业。

XX年6月,我的月工资还是元,从XX年7月起,我终于拿到了元的月工资!要知道,我还是中学高级教师呢!无房无车的我其实是一名真实的“低碳哥”!不打牌、不娱乐、社交细胞先天功能退化者的我,唯有在教书育人中寻找改变着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沉默中“分享”幸福指数,不断探寻着适合自己的教学路数和行为风格。

课堂教学,我看清学生的低下学情,认准寓道于教!把数学教学作为载体,育人谋发展作为精神内核,教出自身特色、教出学科感受,教出一课一得,教出独特风格。从实际出发,用教材用心教。

面向全体学生,思想引领为第一要务。用最新、最有教益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案例教育,每周星期天下午第五节的集中学习已经成为常态。每天定时在楼道口的宣传栏内更新“每日一(益)言”,让师生走过路过,思考不要错过!期末居然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逐天记录呢。每次的教师会或学生集会,我总要提炼一个中心,千万不忘思想与舆论的导航。

我兼任高一年级组工会小组长,员工的重病或员工的父母病逝,我第一时间去看望、慰问,及时安排相关工作的连续开展。三个办公室的文体活动、办公室文化建设,我总是热心扶植或参与。学校工会活动比赛,积极发动、组织好,效果不错,我组获得了学校女子乒乓球、羽毛球冠军、男子乒乓球、羽毛球亚军。老师们健体意识浓厚,工作热情也随之高涨。

在行动中,“给力”教师的发展,“给力”学生的发展,“给力”学校的发展,“给力”一方教育的发展。老师们的教研课,我积极奔走,提早谋划,事先公示。为新老师找老教师引路,为他们配齐能够配好的资料与器材,特别是三位新上岗的老师成长异常迅速,两个月后,基本上看不出是新老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一考定优劣的传统教育格局,我创新设计出“教育分”,将学生在校的德智体以及各种集体教育活动拉入量化积分,鼓励学生特长发展、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学校处于边远落后的农村,生源质量差,要求生存,我与同事们、领导们一起,内练基本功,外争美誉度,敢于直言的我,为了学校声誉与发展,我多次与上级领导据理力争,不惜个人政治前途的牺牲。当我为学校争取获得一点成绩时,我总是要归结到:为了学校附近生源区域一方的发展,多培养人才、培养更多的较好人才,服务地方。

高一工作总结 篇2

高一历史工作总结篇一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本人担任高一(1)~(6)整个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共计课时12节,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本学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钻研业务,团结同志,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出勤率高,完成教学任务。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每学期初制定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的作用,自己也在授课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升华。

二、教学情况:

由于多年没有下到高一教学了,对高一学生学情的掌握,着实费了一番工夫。针对职业教育扩招带来的普通高中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变。

本期来,我在高一历史教学中,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与思考的乐趣,力图发挥历史学科的启智与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认真上好第一节课。以生动而充满时代精神的历史事迹去吸引他们,让他们感到学习历史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已的眼界。以历史的人文精神和凝重历史责任去感召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学好历史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增强现代公民的使命感;同时也讲明历史学习的特点与方法,使学生感到历史不是难记难背枯无味的东西,只要有严谨的乐于思考与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学好。上好第一节引导课,还能转变学生初中时把历史课当作副科来应付的心理,以积极热情的求知心理投入到学习中,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良性循环。

其次,发挥各班科代表的作用,认真抓好课前预算习。在学生预习这一环节上,按照学校教导处的要求,制定学案,规划整篇课本知识,重新组合内容,指导学生制作预习提纲,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一学期来,我所任教的6个班中,大多数学生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其中有高1)、(3)班科代表一直自觉地将每节课前提醒学生预习时,完成学案,并提出的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记录下来,要求老师参与讨论共同解决。课后,又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学习精神,同时对我的教学也起到有力的推动。

第三,落实教学常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到学习内容,我都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及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思想理念为准则。对教材中一些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进行删除;对一些需要补充的知识,坚决补充完整,讲明讲透。我在讲清高考解题要求后,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向他们介绍一些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教会他们用自已的头脑去客观分析和认识历史,开放历史思维,不要迷信课本,人云易云。

第四,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育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的同时,我也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上,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也养成提出问题设置问题的习惯。另外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我都会指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根据教材的写作思路把握史实与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用书面的形式将历史知识结构整理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探索与总结。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不够。困惑是学生需要精彩的课堂与历史知识的枯燥性的矛盾;忠于课本要求与实际学习需要而补充知识的矛盾;补充知识扩大课时与课时紧张的矛盾。这些教和学之间矛盾需要在往后的历史教学中切实解决的,同样的,对我教学水平推动和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也让学生在老师的推动下,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高一历史工作总结篇二

班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是我担任历史教学的第一个学期。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一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前辈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听老教师的课,跟随老前辈学习经验也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结合着老前辈们的间接经验加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我的收获很多。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助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第二,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阶段性复习课,力争通过阶段性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生的成绩。第三认真的进行试题测试研究,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做到为战而练。第四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

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成长”,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历史工作总结篇三

20xx-20xx学年度转眼之间就要过去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我特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即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以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今年,在教学方面,我担负着高二年级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任了高二年级的年级组长,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同时也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转眼之间,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在新旧学期的交接时刻,谦虚谨慎地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还是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特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一总结如下。

一、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不仅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反溃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似懂非懂。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把全课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细小的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一个细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学中的内容,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形式是指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历史有别于初中历史的最大地方,就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事物脉络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发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历史教学的目的的,但是,传授历史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难顺利完成的内容,因为学生一般只对具体的事件感兴趣,一遇到史学理论,则开始表现出畏难的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先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一个问题发散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逐步深化和升华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既看到了树木,也不会忽视森林,完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

三、把“困惑”留给学生

轻易得到的,人们往往不会珍惜。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现象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按部就班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进行着讲授,但教学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课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度让我很迷茫。在新课改精神的影响下,我逐渐开始改变这种授课模式,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给学生展示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时,我首先向学生列举了很多史实,告诉他们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些具体表现,学生在对历史发出感慨的时候,都产生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下,学生们的答案越来越接近我想听到的答案,当答案最后揭晓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的是喜悦满足的表情,这让我感觉到了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虽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如果能在其中体会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学的实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学校是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平台,一个追求科学方法,讲究科学理念的平台,一定会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之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方法贯穿教学,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快乐、有效的学习中健康的成长,让自己在快乐轻松的教学中,不断成熟,使今后的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20xx-20xx学年度转眼之间就要过去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我特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即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以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指导。今年,在教学方面,我担负着高二年级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任了高二年级的年级组长,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同时也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转眼之间,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在新旧学期的交接时刻,谦虚谨慎地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还是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特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一总结如下。一、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不仅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反溃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似懂非懂。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把全课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细小的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一个细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学中的内容,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形式是指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历史有别于初中历史的最大地方,就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事物脉络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发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历史教学的目的的,但是,传授历史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难顺利完成的内容,因为学生一般只对具体的事件感兴趣,一遇到史学理论,则开始表现出畏难的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先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一个问题发散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逐步深化和升华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既看到了树木,也不会忽视森林,完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三、把“困惑”留给学生轻易得到的,人们往往不会珍惜。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现象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按部就班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进行着讲授,但教学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课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度让我很迷茫。在新课改精神的影响下,我逐渐开始改变这种授课模式,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给学生展示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时,我首先向学生列举了很多史实,告诉他们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一些具体表现,学生在对历史发出感慨的时候,都产生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下,学生们的答案越来越接近我想听到的答案,当答案最后揭晓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脸上表现出的是喜悦满足的表情,这让我感觉到了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虽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如果能在其中体会到成就感,也就接近了教学的实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学校是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平台,一个追求科学方法,讲究科学理念的平台,一定会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之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方法贯穿教学,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快乐、有效的学习中健康的成长,让自己在快乐轻松的教学中,不断成熟,使今后的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

高一工作总结 篇3

本学期以来,高一英语备课组全体老师围绕着学校和年级组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备课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探讨英语教育的特点,结合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改变教学观念,尽快熟悉新课标,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高中新课程正式全面实施,困难与挑战均很大。今年我校高一年级英语教师结构非常特殊,有2名双学位新进非英语专业教师,一名初中升入,只有三名教师从高三毕业班返回。全组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只有一位教师接触过新课改。高一年级老师们认真学习新课标有关指导性著作,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堂为学堂,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权。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先把一个学期的教材内容分给各位老师精备,各负其责,并把备课内容都发往共邮箱。在每个单元前由主备课人先作单元陈述,然后大家探讨具体教法,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力争做到统一教学和复习进度、教案、课件、练习等。这样教学上既有所统一,又各有特色。老师们经常就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备课组内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研究气氛。

3、在备课组内加强听课评课活动,加强组内教师的“传”“帮”“带”。我组年轻教师多,开学时结了四队“师徒”。本学期,我们一如既往的借助学校教学大赛的平台,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保证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取长补短。在有经验老师的帮助下,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4、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在注重学生活动能力培养的同时,扎实抓好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我们的教学时间又相对

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尽量利用教材作例子,巩固基础知识。与此同时,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并在听力、单词填空、语法填空、任务型阅读等方面作了专题辅导和训练。为了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清理,我们每周进行周练。

5、加强对高考信息的研究,开学之初高一年级组就分发了《十年高考》,我们认真研究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确保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注入高考的知识。

6、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各班根据本班具体组织学生开展学唱英文歌、感受圣诞、欣赏英文电影、演讲比赛和英语短剧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融学习与娱乐一体,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文化底蕴。7、俗话说:“字如其人。”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更是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我校起始年级学生良好的英文书写习惯,规范学生的英文书写格式,我校高一年级举行了主题为“书写漂亮英文,争做优秀学生”的现场英语书法大赛。通过现场书法比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学生的英语书写,提高书写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学生对英语书写的重视程度,增强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8、对下学期备课组工作提前作了分工和安排,对下学期学生短剧表演等英语活动进行了方案设计和相关准备。

9、确定并启动我组教师课题研究《高中英语人教版单元同步课文摘要背诵实践研究》。

经过备课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我们备课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下个学期我们将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高一工作总结 篇4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和众多高素养的普通公民,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作为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高中地理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路,领会新课改、新课标、新高考精神,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的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此,通过学习省教育厅素质教育新政的方针政策、精神内涵,结合自己新课改以来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落实课标为前提,培养能力为目标,逐步推进改革创新。

(一)、学习新课标,把握深度

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体现了我国高中教育中地理学科的任务及新的要求;二是贯彻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的性质和任务。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紧扣“新纲”,掌握新教材的特点,再不能简单地照以前的旧套路进行教学。否则,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转轨就成了一句空话。

1.明确新时期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思想。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主义各行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新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对于“新纲”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必须反复讲透;而对于“了解”的内容,则作一般性认识,至于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的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摆脱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完全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识技能。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新教材删去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只要简明扼要的讲清现象,而不再需要过细过深地探究其理,如“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等等。2.正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

一是教材内容的增删,如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新功能是新增加的内容,而在“宇宙环境”中则删减了有关恒星、行星等属于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二是对有些知识重新组合,地表的侵蚀作用与地貌形态进行了有机的综合和统一,从而加强了教材的系统性;三是突出了新教材的新的主要内容。即原教材主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而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更加突出了新教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二)研究新高考,正确处理教学的难度和广度

1.新高中地理教材在处理教学难点上较之以前有较大的突破,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尽量删减对学生学习无所帮助的一些内容。二是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注重分析、推理,而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三是注重挖掘新教材的启发性、趣味性和直观性。新教材在知识体系、文字表述以及图文选择方面较之旧教材具有更多的优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新课程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要使中学教育从现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教师在应用新教材、新大纲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新的内容:(1).新教材除了突出旧教材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外,还着重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使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充分利用新教材每个单元的课题、探索、案例探究、学习指南、阅读等的内容,一方面适应不同能力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能力教育得到落实。

(3).新增加了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内容,适当地应用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二、夯实基础知识,实践新课改、备战新高考

1、如果基础知识差或者不扎实,中学生进入高三总复习后就会感觉很困难,因为总复习时综合性很强,需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是建立在丰厚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一旦基础知识有欠缺,就会反映出综合能力比较差,也就很难适应高考。历年的高考题中就有很多题都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如20xx年全国高考(Ⅰ)中的前八道选择题,都是最基础知识的综合,学生考出来后都反应这些题很简单,但是若有一点基础知识没有掌握,那样看似简单的题也很难答对;再比如全国高考(Ⅰ)中的36题(综合题)中前两问,都是中国地理中基础的基础等,所以进入高三总复习,扎实的基础知识很重要。

如何才能在高一夯实基础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认真读书。地理教材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课堂学习和高考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才能谈到能力的提高。看书不能仅仅把课本上的文字印在脑子中,那只能是文字搬家,当然一些基础知识必须要死记硬背,比如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等,但同时还应该搞清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含义和知识间的联系,把握主干知识,搞清分支脉络,这样才能夯实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地理教材、图册。古语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有些老师为了进度,总是耐不住性子等同学把话讲完或多找几个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东西一股恼的教给学生,也不管他们明不明白或认不认同。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复习.几千年前孔子就有“温故知新”的理念。但就因为不舍得,总是马不停蹄地讲课做练习。其实,教学那能讲得全,练习那能做得完,学生能明白一点或能总结出一条规律已经很不错了。少讲一点,少做一点,学生才会收获一点。教师该放手时放手,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行为,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放手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求知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然教师作为指导,必须能高屋建瓴掌控课堂。

如何才能在高一夯实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办法是学会看地理图表。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图表及图文转换是地理教学的灵魂。高中地理教材由文字、图表、图像等组成。文字是地理教材的主体部分,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源泉。图表、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的独特表述方式,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正确处理课文和图表、图像的关系,是地理学习的关键所在。

图解的方法,是以图解的方式来揭示地理知识的结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图表可以把文字、数字以及教材中复杂的图示所表达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示反映出来,使地理事物的关系一目了然,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对知识要点的记忆。笔者认为在地理教育与学习中,正确地运用图表及图文转换,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系统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等都有很大帮助。

始终把图表教学放在首位,加强地理图表意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在地图、图表中甄别提取地理信息,通过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进行思维分析和图文转换、归纳表述地理语言,达成地理学习和实践技能,是时代的要求、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是地理教学发挥传统优势,又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三、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地理

中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地理的行为习惯。每天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翻看报纸,而这些时间不能吝啬,不要以为只有政治的时事性强,其实社会中许多现象都可用地理学来解释。

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注重“有用的地理”,紧扣时代主题。以地理学的视角来观察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关心自己所生存的地理环境,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不仅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地理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时代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性之一,近几年高考越来越体现这个特性,比如去年我国很多地方闹水荒,主要是与我国气候的特点有关,在20xx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Ⅱ)中第26、31题中有所体现;第30题青藏铁路,第32题三峡水库就是20xx年突出的两个现实问题。通过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考查了有关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等等,这都体现了高考题的时代性。20xx年南方冻雨、缅甸风暴、汶川大地震、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等都是地

理考查的背景资料及题目切入点。对这类时事材料从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发生、怎么办的地理原理思考分析,不仅消化掌握了地理知识和原理,而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培养了地理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和有用性,充分体现地理教学的价值和生命力。

以上笔者一孔之见,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