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政治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06

政治学读后感(收藏14篇)。

读书常常能够开拓我们的智慧,给我们带来快乐,增加我们的创造力,而我们可以通过书写来记录对作品的感受。那么如何写出一篇完美的读后感呢?经过多次筛选,小编为您找到了最新最全的“政治学读后感”。

政治学读后感 篇1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爱欲之死》中的“我能”比“我应当”产生更多的强迫性,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应当”可以归为本我,“我能”贴近于自我,即自由意味着摆脱强迫,“我能”便变成了自由强迫摆脱强迫,这句拗口的话表达了一种根源性的强迫,所谓物极必反而已。

作者探讨了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变种,将被他人剥削的工人阶级转化为自我剥削的企业主,即将阶级斗争转化为自我斗争。这种自我剥削并无阶级之分,也使得人们不能形成阶级同盟,“在新自由主义功绩社会中失败的人,要自己承担失败的责任,并以此为耻,而不是去质疑社会或者体制。

”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宗教,人们为了受到约束而创造了上帝,每个人都是背负罪债的罪人,而资本同样让人们背负债务,俨然是让人们成为负罪之人的新上帝。

在政治中,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让公民变成消费者,政客们就如同商家,消费者相对于商家是被动的,所以消极的对待政治活动,这也造成了政客们不是比谁更好,而是比谁更差。

在技术上,作者提出大数据可以量化并预测人们的行为,新自由主义政权正如对待消费者一样,是鼓励人们去消费的,包括人们的情绪。传统稳定社会的理性宣传手段,在生产水平处于一定程度会到达极限,会让人们认为是一种强迫和压制,显得呆板和不知变通。这样与自由相伴的感性便取代了理性,感性相对于理性更加易变,这样生产中便带来了更多变化,感性相较于理性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作者认为当人被彻底量化,就会失去意义。作者的书名精神政治学,在美国利用社交媒体,掌握选民偏好的例子上得到了体现,利用微目标定位吸引选民兴趣,通过大数据预测使演讲更迎合选民喜好,国家越来越像市场,公民越来越像消费者。

作者认为精神是推论的集合体,而大数据将会产生绝对的认知,从而使精神回到绝对的无知。作者把大数据比作启蒙运动的统计学,而统计学中的概率只能给出当下的平均值,并无法准确预见未来。

私以为这本书的翻译同样有直译的偏向,虽然还不至于产生那种所有字都认得,一眼看过去就是读不懂一句话的感觉。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新自由主义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作者在书的末尾的最后一段提了句如何摆脱“樊笼里”,想来人生在世,绝对的自由也很难吧。

政治学读后感 篇2

暑假我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一书。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让我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了本质的理解,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资本的概念和构成,资本的流通和周转,社会资本的简单生产和生产中。

资本包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一个实现条件是i(c+v+m)=ic+ii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i(c+v+m)>(i+*v+m/x)=ii(c+*c)。

这些知识与目前社会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一致的,通过这些知识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的实质性知识。当然,可能由于学习得不够认真,我对其中的一些经济学观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并且无法认同某些观点。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对我来说,最深刻的一个方面是微观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较。在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微观经济学更为深刻和广泛。微观经济学只是停留在研究一些经济活动表层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研究经济学内在的本质,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论。相比之下,现代西方经济学属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范畴。经济学必须从本质上理解,这说明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是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首次阐明了老动老动价值二元性原则,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发现剩余价值范畴,创立了剩余价值论,指出了利润、地租、利息的真正的**;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过渡性。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路线等有极大的帮助。

政治学读后感 篇3

读《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有感——是什么让原本善良的人迷失自我变成魔鬼

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一本书作为本次作业的主角,是源于对上次看到的一部叫做《死亡实验》的电影的好奇,引起了我对人性来由的好奇,特别是人性的黑暗面,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内心充满着极度的震撼和恐惧,经常听见周围的人说“电影高于生活,源于生活”,确切的说我是不相信这电影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随后我也蹭着自己的“三分热度”上网查询有关于这部电影的相关介绍和背景,在了解到这部电影的相关内容时,我知道了这电影当中实验都是真实的,这个实验就是震惊整个心理学界的斯坦福实验,而且实验室的事情已经上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事件,我看了当年这个实验的相关报道以及伊拉克虐囚事件的报导,**等,我觉得我的内心是极度崩溃的,我真的有点不敢相信人性,真的是太让人感到恐怖,看完这部影片以后,说实话内心是受到极大的震撼的,这种震撼是由内向外,由头到脚的,仿佛第一次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人性的丑恶,人性原来是如此的恐怖,这个复杂的社会到底是怎样我们社工以后该怎样去做呢?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有这样的改变?

我们对我们自身有多少的了解呢?当我们置身于那样陌生的环境当中我们又会做些什么呢?是什么让犯人与狱卒的情况愈演愈烈呢?

到底是基于一种什么情况导致一个人性格的转变呢?人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顿时就感觉无数个问题充斥在我的脑海当中,我感觉我的脑袋要炸了,头疼的厉害,我的手脚都是冰凉的,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和解开我的疑问,我决定亲自去看一下这本书《路西法效应:

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去解开我心中的谜团,现在只能用我比较“肤浅”的文字表达对这部书的感受。

这本书的撰写是在相关实验结束了近30年以来津巴多教授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去写成的,我觉得对津巴多教授而言再次重温斯坦福实验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折磨吧。这本书有16章。书的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人类性格的转变,好人和天使如何变成坏人,甚至恶魔。然后书中的2-9章描述了斯坦福大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从演员的选择到实验的结束。这些章节相当特别,就像在演电影一样,让当时的情景能够还原在我们面前,真的显得身临其境。

第11-13章是津巴多教授对整个实验的分析和研究,以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好人怎样变成坏人的,并且思考从中得到的教训,描述和解释搜集到的证据,并且阐述参与其中的心理历程。第14章描述了阿布格莱布监狱对囚犯的虐待,这与斯坦福大学的实验非常相似,并且清楚地揭示了心理动机如何促进真实监狱事件中耸人听闻的虐待的发生。在最后两章中,作者宣称人性终究是善的。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形势和制度压力时,我们应该坚持人性的最佳本性,用人的尊严去对抗**。

这是整本书的总体思路和脉络,摆在我们面前非常清楚。稍后,我将详细讲解实验带来的思考和启示,以及如何解开心中的谜团。

政治学读后感 篇4

民主崩溃的杠杆平衡

摘要:随着现代国家“阿拉伯之春”运动的爆发,民主转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民主崩溃应属于民主转型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为此,我们应究其根本,总结历史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现代国家的民主转型和民主国家的民主巩固。

而民主崩溃的因素可以用杠杆原理来总结,通过双方的较量,达到民主杠杆的平衡。

关键词:民主崩溃杠杆平衡民主转型与巩固

一、主要观点

在《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一书中,包刚升教授立足于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两大因素,认为当一个民主国家存在高度的选民政治**时,就很可能会引发激烈的政治对抗和政治冲突,而如果此时的政治制度不能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那么就会引发国内的政治危机,从而走向民主政体的崩溃。

二、框架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说明问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选民政治**的投票结构、重大政治议题、政治暴力等因素分析,向心和离心的政治制度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德国魏玛共和国、尼日利亚、智利、印度发生的民主崩溃,结合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来进行横向以及纵向上的分析与概括;第三部分主要总结问题,并就如何避免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崩溃提出政策建议。

三、观点摘抄

1、“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往往受到特定的结构性条件的制约。”p152

一战后重新建立的德国魏玛共和国,其各项制度脱胎于德意志帝国,仍然有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以及政治领导和军事领导的冲突。显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提出的“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制度,同样也存在于政治制度之中。

对于一个有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全盘否定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不满,也必须吸收借鉴的优势。

2、“当民主政体本身无力解决问题时,反民主的反对派会把威权统治作为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p218

魏玛共和国后期,国家无法解决政治冲突和暴力,国家处于民主崩溃的边缘。当时,纳粹党上台行使**统治。民主政体是多数人执政,**是少数人的执政,民主本身是建立在对立方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的,一旦“游戏规则”失效,国家就将缺少效力。威权统治便能以增强国家效力而掌握国家政权,而当时的人民便也会对这种政权组织给予厚望,希望通过改革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所以国家效力是国家运行的重要因素,维持国家效力也必须依靠有效的“游戏规则”。

3、“现代化伴随的是宗教价值的削弱和政教分离原则的进一步巩固,这个过程中选民宗教**常常会更加缓和。”p222

德国纳粹党倒台后,联邦德国在友好的国际环境以及自身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市场经济,保持了物价稳定和低通货膨胀,进而政治选举和竞争中的城乡**逐渐弱化。经济往往是一个国家阶级民主的根源,而阶级民主反过来又造成宗教和地区问题。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也是国民政治觉悟的过程,这种政治觉悟可能是激进的抑或是积极的,造成国家的阶级**加剧或者阶级**的缓和。

4、“缺少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背景下,不同族群、地区和信仰的选民与政治家要参与一个共同的“民主游戏”无疑是困难的。”p254

独立后的尼日利亚,分为北区、东区、西区三大政治营地,每个地区都有占绝对多数的种族,并且每个地区信奉的宗教还有区别,成立的联邦国的议员也都代表自己所在区的利益,政治分歧严重。参与一个社区,首先要有民族凝聚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民族认同感,它无疑会失败。

5、“族群**政治化和政党化,并成为政治精英进行政治动员的主要诉求。

p259”

在新兴的独立国家,尼日利亚的族群**会晋升为政治利益多样化,正如“经济人假设”一样,每个族群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通过政党实现利益诉求。这时的政治精英会由于群体效应,为族群“代言”,在联邦国中与其他政治对立体进行政治博弈,努力为族群争取最大利益,阿沃罗沃这种全局性的政治家在当时的尼日利亚是很难立足的。

6、“越是落后的国家,政治权力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支配能力往往越强。”p260

独立时的尼日利亚因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经济落后,并还在探索民主的道路上前行,这时必须依靠有力的**来进行有效力的统治。正如一些阿拉伯国家实施的君主**,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的支配,往往能使充分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利用最大化。

7、“在一个自由民主政体的国家,军队实行国家化原则,应该在国内政党竞争和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p296

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后期,政治危机四起,军队逐渐开始参与政治,军官扮演政治秩序的提供者角色,同时开始与各主要政党产生政治关系,最终发生军事政变,推翻了民主政体。所以,在一个民主国家,军队应该保持中立,不代表任何的政治立场,也不能属于任何一个执政党,军政分开也是维持一个国家民主的重要因素。

8、“当政治参与扩大超过政治制度所能容纳的程度时,政治就会衰败。”p312

20世纪中叶后的智利,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普选权的扩大,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社会,下层阶级获得普选权后对经济平等的渴望也随之变大,于是导致政治陷入危机。亨廷顿的观点可以有效地解释智利民主国家的这种情况。显然,政治参与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一下子的放权可能会引发政治危机,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教育程度、阶级**等,以实现适度放权。

9、“拥有长期的历史传统更有利于一个国家在现代社会的民主转型”p373

印度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这有利于印度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构建,这是林茨和斯泰潘认为的。显然,对于印度的国家构建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有些**国家来说,长久的历史传统必然是民主转型的一大障碍。国民的劣根性常常使得民主难以真正贯彻实施,长久的被动统治与支配,国民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诚然也是可悲的。

10、“这些有利于印度的“政治现代化”——按照亨廷顿的定义——即权威的合理化、政治机构的功能化、政治参与的扩大”p377

在一两个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下,虽然给印度带来了灾难,但是也引进了一些英国的政治制度,其对印度的政治现代化产生了本质的影响。权力的合理化,即宪法,使**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正如洛家辉所认为,**应该是公众需求所导致的权利转移,通过一定的契约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政治机构应该是具有分工并有效率,政治参与也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选民结构合理化、政治参与方式等都需要仔细酌量。

四、总体评论

许多学者对民主崩溃的因素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包括林茨对民主转型与巩固的研究。但是,他们大多集中在如何实现民主转型和巩固上,没有**民主崩溃的根源。在《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中,包教授提炼出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两大要素,以选民投票结构、重大政治议题、政治暴力和冲突来结合向心和离心政体分析民主崩溃,并结合德国魏玛共和国、智利、尼日利亚、印度,从横向与纵向多维度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民主崩溃。

对于包教授的研究,其可行性毋庸置疑。对于选民政治**和政治制度,这里我想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分析一下,假设把选民政治**与政治制度视为政治冲突和国家能力,其分别为杠杆两端阻力与动力,冲突程度和国家能力大小为阻力臂与动力臂。当政治冲突程度越大的时候,国家能力也必须增强到与之相应的程度才能维持民主的平衡,其两者的关系是成正比例关系才能维持更好的平衡;当政治冲突程度较低,国家能力的强弱是固定的时,也可以根据权力部门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平衡。

但是如果两者不能通过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调节的时候,杠杆就会失衡,也就是现实意义上的民主崩溃。

根据包教授由政治冲突和国家能力提出了一个公式,即“民主政治危机≈政治冲突/国家能力≈选民政治**/政治制度安排 ”其理论解释他认为没有涉及民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政治行为者即政治精英和政党,我认为其公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其也忽略了所谓“民主国家”中的民众。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民是人民的一部分,但其他不参政的人也是民主国家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大部分的案例中,民主国家通过经济的发展与选举权的逐步扩大,使得一部分民众成为选民,影响着国家的政治,而另一部分民众,他们也许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但是是否由于一些迫于一些选民条件而无力参与政治呢?

以致他们更多地觉得依靠选民来影响国家政治已经无力改变自己现有的窘境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进行政治恐怖事件或者政治暴力等。所以,我认为这里的“非政治民众”也是杠杆一端重要的阻力,其存在不可忽略,或许这股力量会变成一股横力,使得国家能力无法招架,最终走向杠杆严重失衡而造成民主崩溃。例如,智利的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其选举制度原本为1833年宪法赋予部分公民的选举权,达到一定财产要求的、识字的成年男性公民有投票权,结果后来下层工人阶级的力量上升,其不能在政治体制中通过投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严重的政治冲突,从而国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

由此可见,选民投票结构并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都要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所以不断完善投票结构,把握选民范围,以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

对民主崩溃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民主国家的巩固和现代国家的民主转型。而对于中国,对其是否为民主政体,外界众说纷云。根据政治学家奥斯丁·莱内在《政治管理》一书中对民主的定义,包括四大元素:

1、最高政治权力在全体国民 2、**人员对国民的意愿意志负责3、每个国民的政治权利平等4、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决策,我们中国属于民主政体。然而,虽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但它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政治家认为衡量民主的标准是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

中国人民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多数党共同执政。但是,人**举对社会影响不大。甚至有些人已经符合选举条件但从未投票,比如大学生。同时,多数政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大,在重大政治活动中很难有一定的主动权。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政权应该届于威权主义和民主之间。但是,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民主趋势不可逆转,借鉴民主崩溃的研究,希望为我国进行民主转型奠定良好的民主基础。

就选民政治而言,其主要衡量因素是选民投票结构、重大政治问题、政治暴力和冲突。如何提高人民参政积极性,优化选民投票结构,缓解政治暴力和冲突,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人对美国铺张浪费的选举往往持消极态度,提倡节俭选举。

但是,我们作为大学生没有参加这一点显然令人惊讶。那么,选举人大的都有哪些群体,他们是否是按照政治中立态度来负责任地选出人民的“代言人”,选举过程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这都需要**的公开、公正、透明。借鉴民主国家的经验,应该扩**民的政治参与,至少慢慢提高选举的重要性以及公开度,使选举权真正落实到每个符合选举条件的公民手中,同时应该让选民真正了解参与选举的候选人,进行选举演说等。

在中国,**分子和**分子经常进行恐怖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恐慌。为了缓解政治暴力和政治冲突,我国应提高国家能力,合理安排政治制度。这些地区和宗教虽然在我国规模不大,但往往危害**。

借鉴尼日利亚当时严重的地区**、族群**、宗教**,应该提高这些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普及教育,扩大政治参与度,从而提高国家认同感。

政治学读后感 篇5

《政治学通识》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其实不算厚,但我真是断断续续看了好长时间,内容简单易懂,但知识量非常大,看过真是有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看着了这本书,我深刻的感觉,中国人大多数既不懂历史,更不懂政治。我们是个有5000年历史,幅员辽阔的大国,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但是日常的耳闻目睹,所见大多都是各种肤浅而幼稚的言论,却还充斥着自鸣得意。人口虽多,却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都在巨大的井底看天,大声的吵着,自以为得意!无论是各大网站、、知乎、甚至抖音等,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滑稽和戾气。

想了想,其实我并不知道欧美国家的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是怎样的,但在中国,至少在非政治专业上,政治教育始终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历史教育也是潜移默化却更为坚定的追随者。

其实我觉得真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但我觉得这也是这正是刻意而为的。《道德经》:“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历了老妈病痛到去世、安葬,经历了一系列的人情冷暖,看多了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问题,而这一段正是疫情肆虐的时候。看着人们的“共情暴力”和“共情肤浅”,以及各国的相互抹黑,人和人之间的争斗。到现在天下逐渐太平,没想到形式主义却突然高涨,疫情成了某些人邀功政绩的棋子,而劳苦的却加倍劳苦……

所以如今,当我看见各种戾气和愚蠢,竟然也出乎意料的心平气和起来。毕竟清醒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也许没有最完美的政治制度,某些情况下,某种政治制度和政体可能会体现出一些优势,但终究在相较,在更多方面更好的政治制度和政体。然而我能说什么呢?作者也极为谨慎的几乎回避了所有关于中国的讨论,我又能说什么吗?

我只能自我的清醒,而感受这其中的巨大的痛苦!

政治学读后感 篇6

长安中心小学陈吉琼

比起听名师讲课,我更喜欢听身边的同行上课。我觉得身边的同事的课堂就更像一面镜子,它能让我更清楚地找到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这次听课,有三点我感触最深:

一、教学基本功让我佩服。

无论是教态、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机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课堂上老师仪表端庄,举止从容,一言一行极富感染力与亲和力。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这次赛课中,好几位老师的普通话标准,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还有那声情并茂的范读,也绝非一日之功。比如我校的邓晶文老师在教学《怀念母亲》一文时,教学语言精炼,特别是过渡语设计自然流畅,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铺垫效果。在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引导下,学生能入情入境地体会文本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读中体会、读中积累是我们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这次的赛课中,老师牢牢把握着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放手让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有初学课文的自由读,有让学生带着问题的自读自悟,有引导学生美读,有合作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等。整堂课始终围绕文本,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真正做到了语文课堂书声朗朗。比如,《钓鱼的启示》这课,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落实了“读中感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理念。(励志的句子 Www.j458.cOM)

三、教材的处理很巧妙,各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恰到好处。

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可以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也是我们听课老师听课中最期待看到的亮点生成的载体。参赛老师们不仅落实了教学目标,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也能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老师在教学《古诗两首》时,先教会孩子学习第一首古诗,积累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再放手让孩子们自学第二首词,这样既巩固了学习方法,又较好地锻炼提高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老师把生字融入围绕课文内容改编的顺口溜当中,引导孩子熟读顺口溜,既可以巩固生字词的学习,后为后面学习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课时,为了让孩子能体会到盲童安静的不容易,老师导入时就创设了一个“闭眼听写词语”的游戏,让孩子们一开始就体会到失去光明,行动做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下文孩子们学习体会盲童安静创造“奇迹”是多么地了不起留下启发。尤其是《怀念母亲》这类日记体散文结构较散,平实的语句中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由于学生缺乏这种经历的体会,比较难进入文本情景。但老师却能紧扣单元教学主题,巧妙设计,层层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等等,许多诸如此类的设计都让我受益匪浅。

政治学读后感 篇7

读书报告

周冰彦行政管理 ***

包刚升先生的书更像是前几章的教科书。它研究了政治学者较少关注的民主崩溃问题。本书并不是一项思辨式的政治哲学研究或者是已有经验研究的理论综述,前三章作者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理论论述民主崩溃的解释和富有逻辑的方**分析。接下来的章节通过对德国、尼日利亚、智利和印度民主崩溃的横向和纵向历史分析的比较,对民主崩溃作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阐述。

在这里,我选择对它更感兴趣的德国和不知名的尼日利亚作为知识延伸,他们的民主崩溃代表了我对民主崩溃的肤浅理解。

一、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崩溃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成为代表欧洲文明最高成就的国家的过程中,经历了100多年的政治起伏。整个20世纪,德国国内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魏玛共和国的崩溃。

魏玛共和国的历史起源于德意志帝国的衰落。19世纪中期,由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刺激,并且受民族主义思潮、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国际环境和国家竞争压力的驱动,被称作德意志的这片土地的人民形成了共识,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成为首要任务。普鲁士接受着这一艰巨任务,并在复杂的环境之下采用“铁和血”的方式统一德意志,成为一个具有民主特色不完善的君主立宪国家。

然而,的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脆弱的,例如,皇帝和议会的双重合法性埋下了政治冲突的种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是保证其统一的多种妥协与权衡的产物,强烈的分离主义的存在使其统一和集权的因素并不多,帝国议会从来都不是强有力的机构,**首脑俾斯麦依靠高超的政治技巧得以平衡**与议会,但也无法避免两者间将来的冲突。

帝国时期,各政党逐渐崛起,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严重危机下,德意志帝国体系崩溃,政治民主化的声音越来越强。魏玛共和国时在内忧外患中建立起来的。20世纪初经济结构转型所引发的阶级分化、民族主义、外交政策和宗教传统,已成为魏玛共和国政治**的重要因素。在共和国早期,左、右政治势力无法通过协调处理政治分歧,暴力的盛行无不展现高程度的选民政治的**;“**时代”的五年有了短暂的恢复和繁荣;晚期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致使税收下降和失业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国会和**内部难以达成妥协和共识。

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导致了政党的分权,治力破碎、高度分化的政党制度导致议会难以形成有效的政治力量。国民**的效率很低,这也是纳粹党在德国崛起的条件。选举制度和**形式两个方面都无法给政治家和政党提供有效的向心激励,时代背景下的巨大挑战使魏玛**无能为力,然而此时,“希特勒一共进行了320场演讲,他的演讲还被灌制成5万张唱片发行”,政治冷漠者和新投票者的支持让纳粹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德国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地解决当时的政治经济危机,能够恰当地处理不同选民高度的政治**,而无论民主还是非民主的方法。

”后来希特勒的****标志着魏玛共和民主的崩溃。

第二次失界大战又一次失败后,德国人反思纳粹极权统治所造成的暴行和苦难。面对相对友好德国际环境,联邦德国总体上有利于国际政治的和解和国内政治的缓和。德国《基本法》在总结失败后,采取混合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演变为较为典型的温和**制度,同时废除半**制度,采用议会制。与魏玛共和国相比,德意志联邦政治体系的向心度有了很大提高。选民政治与政治制度完善的结合,塑造了战后德国民主的稳定。

二、种群冲突与尼日利亚的民主困境

尼日利亚独立之初,由于其众多的人口、相对优越的人力资源、新近发现的强大的石油储备以及巨大的潜力而被称为“非洲巨人”。然而这个国家至今也没有实现民主转型。从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民主制度的崩溃来看,民主的实现需要一个非常严格的国家历史形态。

尼日利亚从英国殖民地的间接统治开始成为一个整体。由于不同地区政治结构的不同,间接统治的具体方式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区与数量少、规模大,容易形成区与间激烈的政治竞争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尼日利亚政治组织暴涨,主张国家统一和自治,但种群冲突使得组织内部就开始出现矛盾,经过发展,尼日利亚政党形成了东、西和北区三党鼎立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之下,英国承认尼日利亚的独立。

尼日利亚各方面都很落后,经济发展程度在地区发展中也有巨大差异,这也意味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差异。这种地区差距决定了非地区选民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政治偏好,直接影响到不同选民群体的政治**程度。不仅如此,由于落后,在选举上选民更有可能根据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宗教信仰来投票,而不是根据别的政治原则或政策偏好来投票,因而造成投票结果是政党获得的选票者大多是自己管辖地区的选民,政党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力而非整个国家的利益,严重的政治**和加剧的冲突带来选举暴力。

其采用的联邦制在地区极少的状态下无法发挥其优势反而加剧了由种群冲突造成的政治**,选举制度上的简单多数制和高度分权的地区主义框架相结合导致严重的离心效应。

尼日利亚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陷,鼓励政治精英和政党不惜代价追求自己所在种群和地区的特殊利益,使民主选举和正当竞争最终演变成不惜任何代价的政治恶斗,大大削弱了民主政体下的国家能力,使**无力控制法律和公共秩序,从而最终引发民主政体的崩溃。

三、总结

民主在建立之初是非常脆弱的。作为政治结果,民主崩溃的治结原因在于政治过程,而政治过程有收到结构性政治因素的制约。在分析了四个国家的民主崩溃案例后,最重要的两个维度解释了民主崩溃的理论,一个是选民的高度政治投票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另一个是离心释民主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

民主本身就意味着政治竞争和政治冲突的存在。因此,民主必须有能力控治冲突。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新兴民主国家维护稳定、防止民主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为此,首先,民主国家的宪政设计和制度安排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社会结构和政治选民的类型。

其次,选择选举制度的首要原则是帮助形成一个强大的政党和一个有效的政党制度。最后,**形式的首要原则是在政治行动中塑造行政权与立法权的适当一致性。

政治学读后感 篇8

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土地问题实质为政治问题”这一预设,将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理解为国家权力与农民权利关系的集中反映。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制度以及征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接着以Y市z区城郊村为例,对因征地引发的纠纷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类型分析,然后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视角分析了征地纠纷的性质、根源和后果,最后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征地纠纷的因应对策。本书始终把主题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大的实践背景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以对案例的实证调查为基础,突破了把征地纠纷仅仅看作是经济问题这一传统视角,对征地纠纷作了较为完整的政治学分析,因而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其所提对策性建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征地纠纷的政治学分析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大量农地被征收,由此引发的征地纠纷成为农村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征地纠纷不仅是个农村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该问题的发生不仅对被征地农民心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正确分析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书在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视角来解读征地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因应对策。

征地纠纷的政治学分析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许多法官、律师和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朋友向我们反映,法规汇编和法律释义这两个法律工具类图书的传统品种各有利弊。法规汇编信息量大、关联性强却过于简单、不利于一般读者理解;法律释义虽解释详尽、易于理解掌握却又显篇幅冗长、关联性差。如果将二者简单糅合到一起,不仅篇幅所限而且没有必要。“新编常用法律简释”丛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法规汇编的基础上,选取了使用频率最高、解决纠纷最直接的法条,对其进行注释加工,用最简洁实用的语言将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应用范围、应用方式一一阐述清楚,充分发挥了法规汇编和法律释义的长处。

政治学读后感 篇9

12届陈海钦

在开始阅读《政治学》之前,我先去查阅了一些资料试着先了解《政治学》的作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4月23日至公元前322年3月7日)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山大大帝的教师。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三段论),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他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取向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还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他所在时代已有的全部学科,并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主要有:《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

结合《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我选取了《政治学》这本书进行阅读,我阅读《政治学》的第一目标是争取能够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字面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其次是深刻领会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但当我开始读第一卷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学习远远不够,我感到更困难,但我鼓励自己努力阅读,并结合网上找到的信息来辅助阅读。然后我想和你分享我的阅读总结和感受。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这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十分广泛,涉及了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首先我就本书的总体结构做一下梳理:

全文共有八卷,写作分为两个表达层次,分别为探讨理想国家并涉及以往理想国家的探讨和研究现实国家,现实政府的形式,探讨民主制国家和寡头制国家衰落的原因以及安定的最好办法。每卷分别表达的主题如下:

第一卷:关于家庭,指出城邦的来源、构成和重要性。

城邦其实就是某一种社会团体,而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按照时间的次序,最先有家庭;家庭结合成村落,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生活得美好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于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城邦虽然在时间上慢于个人和家庭出现,但就其本性而言,要先进于个人和家庭。

关于家庭本文就奴隶制度展开了讨论。接着对贸易进行了讨论。最后讲到统治者应当具有完美的伦理德性。

一句话,每个家庭都是城邦的一部分,成员的组合是家庭的一部分。个部分的美德必须与整体的美德相一致。

第二卷:关于理论城邦和优秀城邦,早期理论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对柏拉图的批判。

苏格拉底和其他思想家通过统一来寻求完整,这与城邦的本质不符。指出他们理想城邦的最高成就实际上是城邦的消失。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质士多样性的,城邦是由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

详细阐述了财产共有,妇孺归公的柏拉图式的社会理想将会带来巨大问题和麻烦,必定无法实现和消失。

对柏拉图式的《法律篇》以及政体进行批判和质疑,并证明理想的善政并不是民主政体和君主政体的混合。

第二卷还谈到克里特、拉甘尼和迦太基的政制制度,其中提到当城邦面临政治解体危机时,强大的邻国会有入侵的念头。我们国家也一样。目前,我国的国际格局复杂多变。只有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我们相信许多外交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卷三:是亚里士多德著名的“政体类型学”部分,研究国家的性质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借此阐述公民和政体理论。

亚里士多德沿袭了柏拉图的政体分类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了亚里士多的政治哲学的核心。他在书中指出,要想研究“城邦制度”,必须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城邦”。而本书在第一卷也有讲述到何为城邦。

决定城邦同或异,主要应当是政制的异同。而种族的异同却不足以成为标准。

除此之外,第三卷还详细介绍了公民、德性、政权、政权类型、寡头与平民政权的正义、城邦权力的归属、官员的选拔与法治。

其中叙述了五个种属的君主政体分别为史诗时代的古制、蛮族君王、民选总裁、斯巴达式的诸王和绝对权力的君主。真正的三种政体是君主政体、贵族整体和共和政体,相应的三种政体是**、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家实际上是柏拉图的第二好国家。他的理想永远是法治,而不是政府,即使国王是哲学家。他接受这一观点,并不是对人类道德缺陷的让步,而是作为一个好政府的内在组成部分,因此这是理想国家的特征和道德文明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四卷:现实中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原则研究。

亚里士多德在卷四第一章中就提到,对于政体的研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何者为最优良的政体;其次,应考虑适合于不同种类公民团体的各种不同的政体;再次,还该考虑在某些假设的情况中哪种政体最为相宜,并研究怎么样才能创制这种政体,并且在建构成以后又怎样可使它久远存在;最后,还应懂得最相宜于一般城邦政体的通用形式。

在阅读此书前,对“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不太理解,此书中第四章有介绍,正确地解释“平民政体”一词,应该是由人数多,但自由而贫穷的人控制的政体;类似的,正确地解释“寡头政体”,应该是人数较少但富有而出身较高的人控制的政体。

第五卷,第六卷:讨论政变和革命,建立更加稳定的文官和寡头政治。

寡头政制和民主政制都处于不稳定的权力平衡中,因此都有走向极端和毁灭的危险。

寡头制政体可能因群众蒙受不公正待遇或统治集团内部自相倾轧而向极端发展,丧失统治的基础而沦落为专横的小派别的统治;

民主可能会因为党派斗争、追求财产、名誉、优越感,或者无以伦比的成长而成为暴民的统治。

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建议统治者应保持几乎蔑视自己一切行为的权力,尽可能表现得像被君主统治一样,避免公开揭露君主得不道德行为。统治者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试图让老百姓富起来,或者或得中产阶级的忠诚。

卷七、卷八:理想国家的建设。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得善有三种方式,即自然、习惯和理性。本性毫无疑问是首要的。也就是说,他首先必须是人而不是动物。

动物主要受其自然本性的影响,很少受习惯的影响,而人类的生活不仅受自然的影响,也受习惯和理性的影响。习惯和理性是人所独有的。本性、习惯、理性三者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特别是当理性能够统御本性和习惯的时候,人才可以过上至善的生活。

而对于最优良的城邦而言,公民的善和城邦的善是一致的。所以最优良城邦中的立法者可以通过立法和教育,来培养或培训公民的德性,使公民灵魂的这三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城邦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

最优秀的政体必然是这样一种体制,遵从它人们能够有最善良的行为和最快乐的生活。

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关注了公民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婚配、生育、儿童教育的科目设置、教育阶段的划分、如何度过闲暇生活等。公民应具有健壮的体格,因此立法者要关心城邦的婚姻和生育的时间。女子18岁,男子37岁结婚,婚期应于冬天。

公民的体质不能像运动员,也不能过于虚弱。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杜绝污言秽语,在青年达到有资格参加共餐年龄前,禁止他们吟咏长短格诗歌或看喜剧。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

教育分为: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教育不能仅以一种德性为目标。

全书第八卷讲到教育后就结束了,感觉本书并没有真正完成。阅读完全书后,深感自己没有完正领会和看懂,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只是一知半解。但我深感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为政治体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要向他的这种探索精神学习和致敬。

政治学读后感 篇10

新疆大学研究生读书报告(设计)

题目:政治学读后感

指导老师:张家飞

学生姓名:图尔荪江.阿卜力孜

所属院系: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政治

班级:2012级政治学

完成日期: 2012年10月2日

新疆大学

摘要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身兼各种名号,《政治学》是其代表作之一,据说其为了完成此作,曾带领学生记录了希腊上百个城邦的政治制度,但如今仅存的只有《雅典政制》一书。本书是其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政治学》本书中讨论的是;什么是比较理想的政治体制。

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的既定制度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书于公元前326年。

本书在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制度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自然政制动物的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样的国家才是最适合公民的国家。

关键词:政治制度,政治体制

绪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既有趣而又重要的;——所以有趣,是因为它表现了当时有教养的希腊人的共同偏见,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成了直其中世纪末期一直有着重要影响的许多原则的根源。全书共8卷103章,按内容可分4部分。

第一卷论家庭

第一卷应当是对展开论述的一个准备工作。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原因是一个城邦的基本单位是家庭。

但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那些认为治理一个城邦的人,比如治理一个家庭、父母、主人、政治家和君主,其实是同样的意思。区别只在于管理它的人数。我们必须注意,中国古代的政治关系是从血缘家庭关系演变而来的,所以父权制、宗族关系、父权制和父权制是普遍存在的。当孔子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我们应当牢记,那是当时的真正政治形态,因为事实上治理“国”的统治者们,正是以管理家族的方式统治的。

亚里士多德像很多哲学家一样注意到了治家与治国、牧畜与牧人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一个天生的自由主义者,“中庸”和实际永远是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最好注解。亚里士多德尽管承认“并非所有奴隶或所有自由人都是自然奴隶或自然自由人”,但是,与柏拉图“构**的材料”的神话如出一辙,“自然打算让人们这样,一部分人服从而另一部分人则显示权威和运用高贵者的权力”,因为人们天性如此,有人天生是自由人,有人天生是奴隶。

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会唱高调的人。尽管一些自由主义者有足够的理由仇视他,这个古老的道理最终还是被熊彼特们在“人生而平等”甚嚣尘上的年代以精英民主主义曲折地但是无可置疑地辩护了。

亚里士多德确实是一位深思熟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亚里士多德仍然是一个念念不忘美德作用的古希腊哲人。在讨论其它政治制度时,yashi指出,预防和控治犯罪不仅在于分配,而且在于培养禁欲习俗。

这与现代的观点截然不同。自由主义者显然坚持如何使用财富并非国家社会所应干涉,我们所能够的仍在于以法治与制度来防范问题的发生而并非道德化地推行权力。这也许是因为自政治学“现代化“后权力因素终于脱离伦理而独立的缘故。

我们不否认亚里士多德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更好的方法,但是研究政治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权力总是一只狼狗围绕着你,它的野性并没有完全消失。

第三卷公民和政体理论

第三卷是亚氏立论的重要篇章。首先是关于公民的定义,然后是政体。这一部分似乎一直都很受关注。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是古希腊的伟大成就,影响了西塞罗等一批重要思想家。

普遍的且扼要的对于政体思想的描述是:正确的政体以正义为原则,以统治者利益为最高的政体都是它们的变体。正确的政体分为三种:

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主义有三种类型:**、寡头制和民主。

所以亚里士多德教导我们,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应该认识到城邦的存在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否则奴隶和动物也可以形成城邦。忽视古典哲学家对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的表达是不明智的。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实用主义的柏拉图,他使柏拉图不如最好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和柏拉图在最高层次上,或在不属于世界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城邦的权力归属问题。即使法治可以避免激情,但法律的制定仍然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没有给出什么样的法律是适当的。

如果我们有悟性,也许可以猜想到,在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智慧者看来,试图用理性的计划来设计制度或方式来达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能做到,但这极需要运气。

倘若我们以此来诘责亚里士多德的论述,那么我们是犯了把《政治学》当成《理想国》来阅读的错误。因为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不打算从无到有地设计出最好的城邦,相反,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的应该是最合适的城邦,即符合当地风俗习惯的最好的城邦。因此,亚里士多德对君主制的描述,如果不简单地说是一种里士的叙述,应该理解为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很容易找到德性明显高于普通人的城邦最适合君主制。

其隐含的含义是,德性不足的人最有可能拥有君主,而这种统治最适合他们。

第七,八卷政治理想和教育原则青年训练

最后两卷的议论初看起来似乎颇为奇怪,在进行了“实践”多于“理论”的讨论后,亚里士多德转而投向了柏拉图式的努力,即开始设计理想城邦。与《尼格马可伦理学》的最后一卷相似,这两卷在全文中显得十分突兀。但如果我们联系全文,事实上,它们表现出了非常和谐的关系。

前五卷,如果说不清楚,至少是悄无声息地表明,按照理性和公正的原则,建设最好的城邦是不可能的。人类生活的福祉在于承认人类生活的局限性,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人”的城邦,而非上帝之城。让我们再次引用施莱格尔的名言:

人生来不是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古希腊思想家的高度是如此的华丽,以至于他们常常让后人感叹自己与此无关。由于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具有现实主义气质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保守主义、怀疑主义、经验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渊源。

结论亚里士多德在他“政治学”一书里的基本假设,与任何近代作家的基本假设都大大不同。依他看来,国家的目的乃是造就有文化的君子——即,把贵族精神与爱好学艺结合在一片的人。这种结合以其最完美的形式存在于伯里克里时代的雅典,但并不存在于全体人民之中,而只存在于那些生活良好的人之中。

在伯里克里的最后几年,它开始瓦解。没有文化的群众攻击白里克里斯的朋友们,而他们也就不得不以阴谋、暗杀、非法的**以及其他并不很君子的方法来保卫富人的特权。但各种不同的力量终于结束了这种局面。

首先是法国大革命后所体现的民主。第二个原因是工业文明的兴起带来了一种与传统文化大为不同的科学技术。第三个原因是群众的教育给了人们以阅读和写字的能力,但并没有给他们以文化;

因此,好也罢、坏也罢,有文化的君子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政治学读后感 篇11

摘要:阿尔蒙德的在《比较政治学》中,指出了政治发展的两个脉络:政治结构的分化和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主要主张政治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指政治功能的发展,将结构的分化当做功能的一种发展,进而达到体系、过程和政策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政治的发展。事实上它为现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即所有的政治体系都必须完成政治体系、过程、政策三个层次的结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

但阿蒙德没有指出如何在政治结构和政治效力之间找到平衡。。

关键词:阿蒙德德政治发展结构-功能主义国家治理

在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是政治发展的一个表现,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中就将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中,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解

结构功能主义是阿尔蒙德政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认为政治发展就是一个政治体系通过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实现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或变迁。因此,要理解阿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必须明确结构功能主义的内涵。

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学如果要有效地解释各类社会政治现象,而不论这些社会的文化、现代化程度和规模如何,就需要提出一个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这里所提到的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框架。

具体来说,结构功能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履行同样的政治职能。阿尔蒙德认为:

“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系统功能主要是指,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沟通。过程功能是指政治制度的利益转换功能。

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反映政治制度对环境的实际影响。这三种功能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自身的功能,所有政治制度都有三个层次的结构:制度、过程和政策。

总体上说,所谓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就是主张把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所有政治共同体抽象为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政治体系,并以此考察各个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即结构实现功能的情况。

2、结构分化的政治发展理论

阿尔蒙德指出:“当政治体系现存的结构和文化非经过进一步分化和世俗化就不能对付所面临的问题或挑战时,发展就会来临了。”可见他的政治发展理论包括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两个维度。

本文主要从结构分化的角度分析其政治发展理论。1.结构分化的含义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就是结构不断适应功能并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实现功能的过程,要达到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功能,就必须进行结构分化,使政治体系不断分化出适合政治发展和政治功能实现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角色,因此,结构分化是所有政治体系实现优化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就阿尔蒙德政治发展理论来看,结构分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结构和新角色的出现,即政治体系通过结构分化出现新的结构和角色,以更加专门化和专业化的形态履行政治功能。二是提高政治角色或政治结构的自主性。

3、 政治体制(体制)和结构功能主义(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分化和功能密切相关。政治系统包括输入、转换、输出、结果的反馈等等环节,政治系统依赖于特定的政治文化而存在,在特定的政治文化中有相应的催生出一定的政治需求也就是图中的要求和支持。这种需求和支持的利益表达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结构)进行整合,然后传递到另一决策部门进行决策。

在制定之后,要求下派一些部门执行这一政策,从而形成政治的输出,这种输出在政治文化中又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直接反馈到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之中)。从本质上讲,它把政治制度与政治结构的动态过程(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4、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

根据阿克蒙德的结构与功能理论,政治发展主要是指政治结构的分化及其功能的完善。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这是相当明显的。从最原始的家国制管理方式再到奴隶社会的政治管理模式到封建**统治方式,再到现代的资本主义民主统治方式,政治结构日益复杂化,政治结构(统治机构)的功能更为专业化。

它的优势在于对问题的处理更加专业也更为精确,对单一问题的解决更为高效。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那就是对于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多部门综合解决)效率太低,在成本收益的问题上,边际成本越来越高。总之,如何平衡政治结构的复杂性和政治效率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中国的国家治理也存在的这种情况,政治结构的不完善,使得政治处理的非专业化,进一步导致政治结果的不合理性,从而给政治系统以巨大的压力。政治结构的分化,使得一些专业问题的处理更加完善合理,但政治结构过于复杂也会使得政治系统的整体效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国家治理的关键是在治理结构与政治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政治学读后感 篇12

《政治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为古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著述是一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奴隶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危机,社会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原有城邦的统治岌岌可危。亚里士多德站在陆续兴起的中产阶级的立场,与其师柏拉图希图通过一种理想主义的极端“哲学王”的统治理想相反,希图通过对现实城邦的考察比较以一种调和的中庸的更为实际的途径去寻求优良城邦的建立与存续。

书的总体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讨论理想国,包括卷册

二、三、

七、八,这部分是在未摆脱柏拉图的影响而从应然的视角去构思理想国家的;二是论述现实国家,包括卷四(政体的分类)、五(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六(讨论了平民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专门组织),这部分是在他从应然视角转换到实然视角之后完成的。从整体的内容来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论述了城邦(国家)的目的和起源、政体及其分类以及相互转换、政体的变革和革命、理想政体的形态、中庸理论、分权理论,还论及了法治与人治、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以及教育等问题。但中心始终是围绕何谓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以及如何建立优良城邦并使之存续下去。

本人读《政治学》后,有感于下:

第一, 书中序言部分说到:“《政治学》是一部专门讨***问题和原理的著作,亚里士多德之前,讨***学的问题是和伦理学的**分不开的。可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便把以往学者都会混在一起谈的伦理和政治问题截然分开了”。

即使亚里士多德另有一部《伦理学》来专门讨论伦理问题,但就个人而言,《政治学》通篇都洋溢着浓烈的伦理学的气息,他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善,必然要倾向于过政治生活,因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伦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善,而政治哲学研究的是集体的善,国家政治就是要实现公民的最高善德,因此其论述理想的城邦就是能实现和达到至善的目的,而优良的的城邦就是使人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比如,第一卷论及家庭问题时,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其目的在于使全家的人都达成善德”的观点;在卷二中论理想城邦时,为批驳柏拉图“取消家庭和财产私有,使一切财物和妻子完全归公”的主张,就用伦理善德相关知识来论述妻子公育不切实际和财产公有的弊端,还说到“人间因财物而引起的罪行,其根源在人类的恶性;公产既不能消除人类恶性,也不能整齐群众意志,惟有凭教育消除人类恶性,然后城邦可期统一”;在卷三中谈**民、好公民时,又涉及到了善人、善德的与伦理学相关的问题……同样,在《政治学》后几卷关于现实政体的讨论中也或多或少涉及了伦理学。

可见对政治学问题的**和对伦理学的**是完全不能分开的。

然而,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划分,以及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使得政治学和伦理学在相对意义上的分离。对于伦理和政治的彻底分家,还有待于马基雅弗的《君权论》一书。由此,亚里士多德开创了“政治”科学的先河。

第二,亚里士多德从中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主张加强中产阶级的利量,平衡贫富矛盾和斗争,使奴隶主国家不至崩溃。书中第四卷在对现实中各种政体的建立以及其原则进行研究时。开卷提出了“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以及若是没有外部的干扰,什么性质的政体最切合我们的意愿,什么政体与什么城邦相适合”的命题,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亚里士多德主要对平民制和寡头制进行了比较。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而这的比较,认为现实中最好的现实政治制度是而这的结合,其中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然而,社会流动的趋势并非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单从经济角度说,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财产私有和剥削阶级的存在,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产富有的上层阶级固然不愿意也很少沦为中等阶层,而底层的穷人很难因为财产的增加而挤入上一阶层。再者说,中等阶层的变动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用一个经济地位不稳定的阶层怎么可能“稳定”另外两个阶层呢?

最后,还有政治、人口变动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折中”的政治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亚里士多德“中庸”的政治思想还是对后来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拿目前我们国家“解决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来说,不断壮大中产阶层,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意味着两极力量的逐渐减弱。随着赤贫群体的不断减少,社会问题得到了缓解。

调整不同部门和不同产业间不合理的劳动报酬;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等,这些措施的意图其实都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在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不平等。例如,他认为有些人生来就是奴隶,有些人生来就是自由人,有些人生来就是统治者。这一主张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原则

第四, 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批判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在理清各个城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批判了柏拉图等人以及别的时期的前辈关于政体的思想。他的政治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转向以人为中心,批判柏拉图取消家庭和私有财产的观点,创立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即使是建立在对老师柏拉图的批判之上的理想城邦的讨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仍然摆脱不了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他所提出的土地制度仍然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田间劳作的义务依旧归于奴隶;在理想城邦的设计中,并没有改变之前雅典城邦的做法,外邦人和妇女仍然被排除在公民范围之外,没有真正认识到城邦实际是建立在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之上的。

政治学读后感 篇13

夏奇缘《政治学》一书内容博大精深,语言比较深奥,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梳理。本书共八卷,下面是每章节的主要内容。

卷一主要是对家庭的论述,具体内容有,1、简要论述城邦的目的--至善;2、论述城邦形成的过程,结论是城邦的形成是自然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3、进一步论证城邦作为整体必然优先于家庭和个人;4、由构成城邦的基本单位论述开始——家庭管理,以便比较各种统治。

卷二主要是对理想城邦和优良城邦的介绍,具体内容有:评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政治理想,论妻子公育,论财产公有,评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政治理想,评发勒亚和希朴达摩的法制,论三大城邦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的政体。

卷三是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和政治理论,具体内容为,1、城邦为公民的集体,我们就应该先了解公民的本质;2、正宗政体可分为君主、贵族和共和政体三类型,**政体则是相应的僭主、寡头、平民三类型;3、对不同的正义观念进行辨析;4、城邦的最高统治权应寄托给谁的问题;5、王制有五种:斯巴达式、野蛮民族的王、民选总裁、史诗时代的王制、全权君主。

卷四主要是对现实政体的论述,具体内容是,1、除君主制和贵族政体而外,我们应当继续论列正宗的共和政体和**平民、寡头、债主四类型;2、混合政体要求质量之间的平衡;3、寡头政体欺骗平民群众的方式有五种,平民整体也有相应欺骗富室的方法;4、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审判三机能,对这三种机能的详细介绍。

卷五主要是对政变和改革的介绍,具体内容是,1、从三个方面分析变革的一般原因:一般的心里状况,革命者的企图,以及事变发生的动机;2、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变革的原因;3、平民、寡头、贵族、共和政体所由维持和保全的方式;4、保全王室有赖于谦恭温和,保全债主有两种政策;5、评述柏拉图《理想国》中若干有关的论说。

卷六主要介绍了建立平民政体的方法,具体内容为,1、对平民政体的深入剖析;2、平民主义以最高权利依托于人数,寡头主义则依托于财富;3、由四种性质不同的人民所建成的平民政体,以农业式为最佳;4、最好的一种寡头政体相应于农业平民政体,任官的财产资格不高;5、一般政体都有应谨慎重建立各种职司,列叙一切城邦所应设置的重要职司,以及某些城邦所应特设的职司。

卷七、卷八主要讲述了理想国家的建设,具体内容是,1、最优秀的政体是怎样的一种体制;2、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财产不应公有,共餐制可以存在,公共祭祀费用由城邦承担;4、城邦的公民应生命力旺盛又富于思想;5、公民应具有健壮的体格,因此立法者要关心城邦的婚姻和生育的时间;6、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7、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分为:读写、体育、**和绘画,教育不能仅以一种德性为目标。

政治学读后感 篇14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政治研究第一应考虑何者是最优良的政体。如果没有外因,理想政权应该具备和发展哪些要素。

第二,政治学应该考虑到不同公民群体的不同**形式。第三,政治学也应该考虑在某些假设下,哪种制度应该是适当的。第四,政治学术还应懂得最相宜于一般城邦政体的通用形式。

”②可见,政治学以寻找一种理想的政体为根本要务,而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则在于现存政治生活的不理想状态。按萨拜因的说法,“政治哲学著作的大量问世,是社会本身正在经历艰难困苦时期的确实征兆。”③另一方面,我们对现存政治问题的解决只是相对的,我们无法也不可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政治学规范研究在对人类政治生活困境进行最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进行批判性评价,为未来政治生活批判现实、改造社会提供指导性知识。而且,只要政治生活不完美,这种反思活动就会继续下去。因此,面对复杂的政治生活和艰难的政治现实,规范理论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社会政治的发展。

可以说,没有规范理论的指导,政治学的研究就失去了方向,人类的政治生活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扰乱。

任何一门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而且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说,理论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政治学也不例外,它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而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民主、国家、人权、公共权力、制度等抽象概念的**和界定,离不开对具体政治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分析,离不开对中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理解、阐述和评价,离不开对政治事务、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关系及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揭示。从我国政治学发展的现状来看,政治学理论滞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当前政治生活缺乏解释力,尤其是缺乏本土化的政治理论。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解释现实政治生活、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和**政治发展前景的政治理论体系。

当然,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经验主义方法无法企及的,需要依靠政治学规范方法的运用。

大多数学者从论证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的角度来解释规范方法的重要性。从社会科学的特点出发,论证了社会科学哲学存在的必要性和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社会科学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原因,需要一个逻辑上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概念体系。

伊赛亚·柏林阐述了基于价值多元论的政治哲学的功能和必要性。他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人们赞成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不可简化的差异,没有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可以容纳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任何这些体系将优先考虑某些价值,并放弃或重新阐释其他价值。哲学的任务是澄清和评价这些不同的模型。

既然承认价值多元化、承认不可调和的道德分歧,就要承认政治哲学的存在。有的学者从政治哲学功用的角度提出了政治哲学合理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正当生活的范式。二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辨别的指引。

第三,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认知政治的知识体系。”

首先,古希腊的政治学研究长期以来采用了现代政治学的一些方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使用类似于今天政治社会学的方法。如柏拉图致力于寻求社会与政治的统一,其代表作《理想国》就是通过揭示自然的永恒法则,来**理想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规则。而随后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100多个雅典城邦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典型的政治社会学的结论,即各个城邦在组织形式、政治结构和权力关系方面的不同,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密切相关。

尽管亚里士多德本人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方法对后来的政治科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政治学研究中作为科学方法重要代表之一的结构功能分析,事实上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萌芽了。例如,为了回答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的一系列问题,柏拉图提出了分工理论和劳动专业化理论。他认为,“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的人也都这样,各起各的天然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真实的正义不是关于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他主张人的需要是多面性的,而每个人天生的才能却是单一的。因此,他主张人们之间必须有合理的分工。而分工的必然结果就是结**群或者社会。

这样一个社会,要保证它的稳定和发展,必须满足三个功能:一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二是保卫社会,三是管理社会。这样的一种社会团体就是国家。

由此可见,柏拉图已经开始从结构和功能两个维度来研究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