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四愁诗

发表时间:2022-02-22

四言绝句诗。

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学习诗词可以提高阅读现代书报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你有喜欢的诗词集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四愁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968oK.com扩展阅读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

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哎,多少到长安求取名利的人啊,

机关算尽都不如你(牧童)啊!

赏析

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他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己亥杂诗-鉴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抽响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4.花:比喻国家。

5.护:保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今日诗(收藏)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杂诗(收藏)


【原文】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

①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解兵:放下兵器。

②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③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翻译】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

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

【赏析】

这首反战诗,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诗通过写闺中怨情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和同情。此诗构思奇巧,尤其是中间写闺中少妇和征人相互思念的两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以月为媒介写每当月夜,两地亲人都相互怀念,共看明月遥寄相思之情。“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在战争年代,千千万万亲人分离,都是日思梦想。末句突出表达了征夫和思妇的心愿: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使人民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

就义诗-诗词分享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注释

①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太虚:太空。

②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③生平:一辈子,一生。 报国:报效国家。

④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 魂: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赏析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就义,是为了正义而付出生命的意思。作者在诗中表示,自己报国之心不但至死不变,即使死后也不会改变。诗的大意说: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还存留在天地之间,一颗耿耿丹心,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这一辈子还没有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作忠魂来弥补。

作者为揭发奸相严嵩被处死,诗中表现了忠心报国,至死不变的决心。

全诗一气呵成,如吐肝胆,如露心胸,如闻忠诚之灵魂在呼喊,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