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活法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19

活法读后感收藏7篇。

怎么样才能开始写一篇作品读后感呢?闲暇时刻拜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心中满是感动。 撰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表述个人感受,关于“活法读后感”OK语录网小编写了一篇文章欢迎大家来浏览,如果您想要随时查看本文请将其收藏起来!

活法读后感 篇1

篇一:《活法》 读书心得

《活法》 读书心得

近日,品读了日本作家稻盛和夫作品《活法》,使我感受颇深,他重点对人的心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只有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树立积极正确的态度,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才能得到很大的帮助。

稻盛和夫曾说:“总是积极向前,有一颗感恩的心,乐观的接受,充满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

积极的心态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点,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天的人和事,我们的性格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变的开朗,充满激情,随之的工作也会取得一定的进展,家庭也愈加和睦而温馨。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我认为应该有三种心态:

一是感恩的心态

感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感谢公司、同事和家人。我们聚在一起,不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个展示能力、实现价值的平台。

要感谢公司、包括公司的领导、同事,因为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才来到了公司,我们入职之初,工作经验缺乏,工作能力不足,感谢公司和领导给予了我们的机会,让我们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同事们在工作中给予的指导、帮助和协助,让我们更好的适应工作和公司,让我们得到了逐渐的成长,更要感谢家人给予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简单的心态

有一句话叫做“活在当下”,理解了这句话,你会活得更健康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淡定、淡定、耐得住寂寞,使工作尽善尽美。

对员工个人来说,真正对自己起作用的动力与压力来自自身,不要指望公司领导像小时候的父母和老师那样对自己提各种各样的要求,指明自己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对工作采取懒散的态度,那么我们的个人发展和未来都是非常渺茫的,这种情况我们绝对不想面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除了努力踏实的工作外,还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在工作中我们不但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积极的、正面的工作状态,做好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是敬业

要相信上帝报答勤勉,努力就会有回报,暂时的失败和失败,并不是要努力工作到上帝感动的程度。

领导对员工不会提太多的要求,这并不是说员工的工作可以随心所欲,其实公司领导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员工自己锻炼自己,自己通过个人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毕竟,领导不能代替员工去思考。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命力。正是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才导致员工工作态度的巨大差异。有些人勤勉尽责,有些人则逍遥法外。但是无论身边有怎样自由散漫的人,他们都不是我们可以懈怠的理由。

平时,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当我们接到更高的任务要求时,很容易适应。稻盛和夫能满足ibm提出的在其他公司看来难以接受的苛刻要求,其实是基于其平时他和他的团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平时对自己要求高,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就不会心虚,别人不敢做的高难度工作自己敢做。

一是本书意境悠远博大精深。在阅读中,我只能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去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总结起来,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炼心智、提高人格。

只有我们努力去做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能真正体现生命的意义!

篇二: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读完稻盛和夫的《活法》后,深深被他的哲学观和人生观所折服。其实他的企业经营哲学和生活哲学都很简单,就是不许撒谎,不许给他人添麻烦,要正直,不得贪得无厌,不许只考虑自己的私人利益等等。正是这些简单的想法帮助稻盛和夫成功,北京瓷器成功。

许多善于计算、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最终消失在商界,甚至成为商业丑闻的主角。

其实,有时候,做人很简单,成功也很简单。稻盛和夫谈到他自己的成功时,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就是拥有强烈的愿望,推崇高尚的价值观,并执着地对待工作而已。

在本书的第一章里,我很喜欢里面提到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水库式经营”,他说经营企业就像修建水库一样,使水量不受天气和环境左右并能保持一定的数量。用到企业经营中,那就是当企业景气时要为不景气做好准备,保留一定的后备力量,做到未雨绸缪。这种管理理念在很多企业都可以看到。

譬如国内的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一直强调要备好棉袄过冬,要事先想到企业可能会陷于危机,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准备充足的现金流,去迎接企业惨淡经营的寒冬。可以说,这种思想对维护企业的危机意识和企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稻盛和夫在谈到成功的两个要素时,列举了乐观与悲观矛盾的极端运用。在事情的推敲设想阶段,需要积极的乐观心态,而在设想向具体计划转移时,则应该以悲观的理性分析为主,必须想象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慎重、小心、严密地推敲计划。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只有以乐观的心态去思考问题,我们才能放下对问题的思考,去吸收一些看似不可行但实际上前景广阔的好点子。而在规划阶段,悲观点可以做到精心布局和深思熟虑。很多人就是因为在这两者间权衡不好,以至于错失了很多机会,甚至酿成很多苦果。

有的人在设想问题时,以悲观的态度对待之,结果很多本来很好的点子都被否定了,其实它们只是暂时不具备完成的条件而已,将来没准很有前景。还有的人在计划和执行时过于乐观,以为自己资源充足就能做好一切,结果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都被忽略了,最终导致整个计划

系统的瘫痪。其实,乐观和悲观的运用也是对人们心态的一种考验。强者能及时做正确的事。像李嘉诚所说的一句话:

当形势好转时,我们不应过分乐观,而应以一点悲观的态度来看待它。光景坏时决不过分悲观,要带点乐观去看待它。这种平衡的思想在我们的老话中被称为中庸。

稻盛和夫先生在做事情时总是坚信锲而不舍必定成功,他认为,哪怕是无能为力的事,那也只是现在的自己无能为力,将来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将来进行时”考虑是很重要的,应该相信自己还有潜能,从而等待机会唤醒、迸发出来。对待困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了,而稻盛和夫认为,无能为力只不过是过程中的事,再努力一下没准就能看到好的结果。竭尽全力直到极限就一定能成功。

在第一章中,我更喜欢稻盛和夫先生总结的结论: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只有站在第一线,对问题进行体验和分析,才能深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说得好,答案总是在现场,所有的想法都在现场。大多数企业经常进行市场分析,与客户保持联系,这不正是原则吗?

在他的经历中,稻盛和夫要求我们记住我们想要关注的生活,并拥有准确判断的能力。我们应该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这给我的启示就是凡事要多用心,要多注重细节,去观察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道“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思维方式指一个人的原则和方向,在今天的企业用人当中,思维方式可能不是企业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所以企业招揽人才之初,主要着重人在热情与能力上的显现。一个人有能力和热情为他的公司或团体创造价值。

在我个人的观点里,在这两者间,我是觉得热情比能力更重要,因为有热情至少说明你是认同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你也能够为公司的成长而努力工作,如果能力不够,只要你有热情,那么能力是可以在公司的成长氛围中慢慢提升起来的。但空有能力的话,如果你不能付出百分百的的热情,那对公司的作用也不会很大。有些人自恃能力卓越,不会站在团队的角度把一些机会让给其他人,从而带动整体的成长,甚至会不把公司和其他同事放在眼里,结果影响了整体的协作效率。

这种人只能对公司和团队起到消极的作用。韦尔奇还说,公司里最难相处的人是那些有能力但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人。这些人可以在这个阶段创造一个好的生意

业绩方面,但不擅于引导团队成长,不从公司利益考虑问题。尽管很困难,但韦尔奇的最终选择是让这些人果断地离开。因为这些人有能力,缺乏对公司和团队的基本热情。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高尚的企业家,他也主张把对领导者的考核标准中加进更多“德”的比重,不能一味地强调“才”。他强调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然而,他说道,目前的领导挑选方法本身还是存在着问题的,很多组织的领导不是以人格而是以才华和能力作为单一的选拔的标准。

与人格相比,当前的人才配置一般更注重测试结果和评价结果所表达的能力。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能够在纸上显现出来的东西通常比较直观,而人格这些东西却只能靠慢慢去挖掘,因此企业招揽人才之初通常偏向于选取最为直观的办法。他们认为,与其关注人格的模糊因素,还不如关注容易直接带来结果的人才,来选拔领导。

然而小赢凭智,大赢靠德,无德者对整个企业来说最终也将会成为阻碍因素,因此虽然选人之初难以直观地看出一个人的品格,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加强对人思想道德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无德者,难担大任。商界当中,很多一时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就败在“德”字之下。

黄宏生、黄光裕等人因为过不了“德”这一关而走偏了,铸下大错。而柳传志、王石这些人因为恪守企业家精神,不违背企业道德而受世人推崇至今。我们的古人一直强调德才兼备。到目前为止,这些传统观念仍然值得我们永远遵守。

当读到第四章的时候,我被稻盛和夫先生那种利他精神所感染了,我甚至一度相信,他的活法,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禅道,是一种无人能及境界。稻盛和夫先生是这么对待利他精神的:为家人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通过这种虔诚而细小的利他行为一点点地延展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那样的大规模的利他行为。

稻盛和夫先生是这么想的。他主张降低长途**费,不求利润的最大化,有一定合理的利润就好,让广大国民都能付得起钱,打得了**。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他放弃了公司的产品竞争,把市场让给了竞争对手。

这种利他境界,我想能够匹敌的人寥寥无几。有人说,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发展迅速,资源得到了很好的配置。其实追求个体的最大利益并不会得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就像博弈论一样,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往往不如每个人作出让步,为共同的利益而战来得好。

只有追求整体利益,才能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有人说生活的本质是自私的。当你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你怎么能利他呢?其实,正如书中所说,利己与利他总是辩证关系,利他也是利己。

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事物,立足于更大范围的个人行为上面,我们就可以发现,小单位中的利他在大单位看来就转变为利己了。当我们帮助同事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共同的公司做贡献;当我们为公司做贡献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为社会的福利而工作。这样一来,既是利他,也是利己。

在实际的企业运作当中,稻盛和夫先生是这样诠释他的经营活动的:不要以为只要公司赚钱就可以了,应该也为合作方获取利润,还应该为消费、投资方、区域性利益作出贡献。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例子。

宝洁公司设立客户生意发展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经销商更好地发展。因为宝洁认为,只有经销商发展起来,才能在他们的帮助下成长得更好。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总是向员工强调不要紧盯客户口袋里的5元钱,公司应当帮助客户赚100块,然后自己再从他们那100块中拿5块。

想到利他,我又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关于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现个人价值,第二个阶段是帮助他人实现价值,第三个阶段是为社会带来价值。我认为这是利他精神从微观到广义的发展。

活法读后感 篇2

《活法全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启发性很强的自助成长类书籍。这本书讲述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快乐和有意义。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有了许多感悟。

书中提到的“活法”概念深深打动了我。活法并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要过得有质量、有意义,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生活方式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书中列举了许多例子,让我明白了活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实践。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建议给了我很多启示。比如,书中提到了要提升自己的自律能力,养成好习惯,多花时间与家人朋友相处,多锻炼身体等等。这些都是我平时容易忽略或者懒得注意的地方。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这些细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实践。我已经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尝试着养成更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习惯。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原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的内心世界对生活的影响。比如,书中说到要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处理问题时要冷静理性。这让我明白了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才能在生活中更加从容自在。书中还提到了要与人和睦相处,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正在努力改变。

小编认为,《活法全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读物,它不仅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也提醒我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活得更有意义。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快乐和有意义。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努力,实践书中的建议,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活法读后感 篇3

品读学习《活法》书籍领悟心得

--闽江世纪金源会展中心酒店:许振静

“满心期待此书来,工作之余共享乐”,逝者如斯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珍惜学习的计划,感恩集团精心挑选《活法》下发给予我们学习。此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稻盛和夫;作者享有声誉。 我很想读他的作品。打开《活法》一书的目录,感觉书中的每一小节的目录标题都是让人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短语。

再细读文中的字字句句,感觉在简单质朴的语句里面蕴含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学,通俗易懂,受益匪浅。在认真学习品读此书时,结合日常工作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新思路。阐明了未来酒店管理的新方向和新要求。

现本人就品读此书,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感悟,心得简述如下:

1、 金源的成功是执行力的成功;要实现经营上的突破,必须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有效实现。

世纪金源的成功,是执行的成功,是世纪金源人艰苦奋斗的成功。此书第一章内所说的“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加上锲而不舍干到底,持续努力,变平凡为非凡。”俗话又说,懒人屎尿多,勤人多捞金。

这本书的作者稻盛和夫要求他首先采取行动,立即开始工作。目前,餐饮业日趋激烈。不会因为有人的工作被耽搁而影响酒店的运营。所以要求我们管理一线上必须要深入一线,动手干起来,实现经营突破。

要求每一个领班要做好明日的具体工作安排和计划,必须完成今天的事情,今日事今日毕,当日事绝不留到明天,拒绝做甩手掌柜,确保班组营业的顺利进行。文章有一节是说当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要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意思是要冷静下来,要经常身处一线,不断用行动来找出办法;这也非常适合我们酒店人。

只要你做到了,不管结果如何,你最终都会受益的!

2、 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工作,什么样的结果会起到传递你的作用。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我的未来不是梦》如是唱道。说明想获得工作的成功,不能随便付出。

本书作者稻盛和夫也是强调:“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不会用心去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做好工作,尽职工作。”如果这样子下去就会使我们缺乏成就感,而没有成就感也就会使我们多工作失去兴趣。

失去信心。

自控才能他控,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必须要求对工作有正能量的态度才能肩负起每一位金源人的梦,使团队朝向积极向上健康发展。此外,本书还谈到了每一位领导的工作态度度应该主动磨练自己的灵魂,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并不能忘记初心,要持续提供足够的努力,谦虚戒骄,天天反省;但是,在现实中,许多领导干部仍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有很多管理干部拿着高薪,在办公室“谈天论地”,转行为“甩手掌柜”,满足现状,少作为,甚至不作为。

本人是非常反对这些作为的管理干部,工作态度如此不端正,没有用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时刻对工作负责。通过读书来联系自己的工作,有价值的人生应该有充满激情、拼搏奉献的工作态度,在于经历磨练、提升心智的成长感悟。引用书中的语句就是:

“喜悦是从艰辛和痛苦中一点滴渗透出来的。全心全意地拼命工作,度过艰辛与痛苦之后,完成任务是的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喜悦”。我要求每一个基层管理人员都要有一个基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冷静面对挑战,提高自我。

三、佛说:“心本异同,藏着善心,自然会看人和善;藏着恶心,自然会看人凶恶;”本是一心,种子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稻盛和夫在文章精辟点评道“对于世间万物都要怀抱着凡事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利他之心,有爱心,不懈努力,顺应世界潮流,就会度过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是第四章,也是本人最喜欢的一章。如今国泰明安,生活安康,但是自诩自己不开心的人大有人在;这本《活着》正好解决本人心中的疑惑。

人活一世,如何活法,才能开心。这本书教导我们要利他,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送人玫瑰,手上有芬芳。种植无私的心将是仁慈的结果。

所以,集团也要求员工践行“好企业、招好人、育好人、做好事、有好报”的企业理念。在同一个集团,就是一家人,只要每一个人将自己的心境打开,得益首先就是自己,努力做到“如果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界将是一片光明”。作者说:

“明知吃亏也要遵守的哲学,明知有苦也要承受的觉悟。”吃亏是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读完此书,感觉就是与稻盛和夫一起谈心,一起交流,感受到阅读完的那份满足的喜悦,感悟书中点滴,感触良多,收获颇多。我也会让我的同事和朋友们分享这本书的内容,希望共同进步。以上作为本人学习《活法》的书籍的思考,简洁阐述个人观点与心得看法,如有不足,请上级领导给予指导指正为盼。

活法读后感 篇4

以前,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我平淡,没有激情,没有激情,更不用说认真了。读这本书使我感到羞愧。缺乏认真和热情、懒惰松驰地度过人生,没有什么比这更浪费的了。为了让生活更精彩,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胸中必须时刻有燃烧的愿望和激情,随时随地“极认真”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只有通过这些过程的重复和积累,我们才能更快地成长,在许多事情上取得成功。

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时间,我是和我的兄弟一块度过的,我知道我们的感情很深厚,但是就是这种想法,让我做了很多对不住他的事情,而以前我也自认为这是无所谓的事情,但现在我觉得,我该真诚的向他道歉。“向被伤害的人道歉----这是超越常识与理由,或者在顾及利益与体面之前,人人应该履行的普遍性的“正义”。这是一个应该遵守的准则,一个简单但绝对不可动摇的原则。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人在很多时候都觉得道歉是无所谓的事情,但就是这些无所谓可能会让你失去朋友、失去兄弟,会让你变得处处与世不合。真诚的道歉,换来对方的信任和原谅,也为成功打开了一扇大门。

无论在受到伤害时,还是在经历失败的痛苦中,一定不能选择颓废,要把这些体验、把这些过程当成人生的磨难,也许这话看起来太过于空虚、太过于敷衍,但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从低谷中走出,才能发现通往巅峰的道路。我能做的就是保持高昂的士气,不在乎别人的眼睛,相信自己,坚持下去。

稻盛和夫先生的“六个精进”激励了他,也使他走向了成功。在这里,我觉得很失败,我能做到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感谢生命”,在这点上,我还是彻彻底底的做到了,因为我确实挺感谢生命的,他让我体验到了生活,但其他五点,我真的没有做到过,现在想想,也许正是因为这,让我失败了很多次,让我痛苦了很多次。我不想举名人的成功案例来说明这“六个精进”,因为我也不知道那是真是假,我想写写自己关于这“六个精进”,但我只有一条符合,能举出来的只有失败的案例。

但是我身边就存在同时拥有其中五个的人,他不具有的就是“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因为这个太难做到了,我没有做到,他也没能做到,如果真想做到,可能就要要四大皆空当和尚了。他是我大学里最好的同学、朋友和兄弟。他是河南人。很多时候,他会发现有人在说河南人的坏话。每次,他都会尴尬地笑。他从不反驳。也许他认为反驳是最没有价值的。他只做他应该做的,尽可能帮助他的同学,尽可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有一颗仁爱的心。同时,他每天都会默默地反省自己,这一天是否有不该做的事情,是否做了值得做的事情,同时,他也会规划自己的明天。他有着清晰的目标。在我看来,他从不着急。无论事情来的多么突然,多么困难,他都会默默地完成,默默地接受。

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不屈不挠的性格,无论怎样处理各种事情,他都会付出不低于任何人的努力。在对待我们兄弟的感情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他每天都会在心里背诵我。在对待学习时,他总是会把学习学的很好,而且比任何人都好。同时,他会尝试接触其他知识。在对待感情上,我更是对他佩服。

他曾经为了一个女孩沉默了7年,在这7年中,他只默默的为这个女孩做一些他认为他该做的事情,也许这些事情在其他人看来是太过于“愚蠢的行为”,但他却一直默默的坚持,当然,最后他失败了,没有追到那个女孩,不过我没有为他惋惜,因为正是他的这个坚持,让他赢得了另一个女孩的芳心,为此,我祝福他。也正因为他拥有这些,他现在获得了很多成功,在大学时代的各种奖励,收获了美满的幸福。可惜他没有找到工作,而是选择了考研,但迟早他也会进入社会,我坚信他届时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虽然不符合“六项精进”,但我觉得他符合“五项精进”,而且他确实做的比我优秀的多的多。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艰难困苦、烦恼、挣扎,以及生活的快乐、喜悦和幸福。

对于活法,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可能并不多。我也有自己梦想中的活法,那就是“缘由天定,份在人为。

人生幸福最重要,不必贪念许多尘。放开心态,自立自强。望亲情永固,人生圆满,大展宏图!

”,这就是我心中常念叨的,他是我和我最好的一个朋友一块想出来的,这个朋友就是上面提到的。也许,未来的生活会有很多变化,也许,未来的道路会有太多曲折,但我能抱怨什么呢?为什么不站在另一个角度想想呢?

坚持下去,按照自己的梦想生活是最重要的!

活法读后感 篇5

2012-1-18

早在之前我就一直听领导说稻盛和夫的《活法》不错,是一本很好的数,但是我之前以前网上看过目录,并没有去细看,也没有发现这本书好在哪?然而在我们平时的开会中领导也经常会用到稻盛和夫的一些名言,当时听了感觉有点生活色彩,而就在最近这几天公司给我们一人买了一本,然后利用这二天的时间来看,本来以为公司是让我们过年拿回家去看的,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几天就把这一本书看完了,在看完的时候心里有很多的感触,尤其是自己在市场遇到问题的时候或是当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出现了冲突的时候心里不由得就会露出人的本质、就会出现一些现在想来就连自己都感觉荒唐的思想,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在看到那些话语直接是插入了我的心脏,而这第一遍读完之后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内心深处竟然涌出了想读第二遍的强烈愿望,这一点是我在之前看其他的书籍当中感触和自己实践工作联系的最深的一次,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就像一根根的针扎进了我的心脏;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之前高兴的时候会去想、不高兴的时候跟会去想的问题,而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今天就这里让我找到了答案。接下来我就把我个人和读完这本书的感想表述一下。

像我们做销售的,每个月都会再月初的时候把自己的这一个月的工作做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又能促进自己进步的计划,而每个月都会去做这样的计划但是我后来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个月的所定的任务就基本上没有完全的完成过,在平时尤其是自己郁闷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想这个月的计划然而发现就不可能完成,时间久了那么这个也就让我产生了一种厌恶敢,感觉这一块我们去做计划只是一个目标而已,其他的没哟太大的意义,因为就是定了计划也不可能完成,而且公司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的完成而不产生太多的乐捐,自己有时候就会去想为啥完不成这个任务呢?连续想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有多长时间,然后我并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为此我都已经麻木了,然而就在这短短的2天的时候我就在这一本书中找到了最单纯的一个答案,就是我的这个计划并没有深刻的刻在我的脑门里,每次到市场上得时候一般到中旬我的就把自己的任务都给忘了,当然不会全部忘记往往是忘掉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正如稻盛先生所说:我想睡觉,醒来,保持强烈的欲望!而我能把自己的计划任务都没有完全记住,要是能够把工作做好了,任务完成了那才是老天打盹了没有看到让我得到了这个侥幸的机会,其实谈到这儿我就想起我在高三的时候,由于我是插班过去的,在基础这一块比较差,而在之前我经历了暑假3个月打工生活我特别想再返校复读,也就是这个强烈的想要读书上大学的愿望成就了就连老爸和邻居都认为我不可能考上大学的我,经过了一年的复读成功以618的高分考进了大学。

现在我回想起我在学校努力学习的时候,我脑子里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唯一的事情是我知道我自己的基础很差,我必须上大学。就是这么个信念让我苦读到了俩次脑神经衰弱,差点就要退学了,然后这个信念也一直伴随到了我的大学,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优势竟然退缩的没有了,以至于现在在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任务和计划没有信心完成,这是之前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找到了自己的问题那么就必须去改,那么从现在开始只要我想的任务我首先会认真、慎重地考虑然后把计划定出来,一旦定出来了那么我就想办法刻在脑门里,把我的任务贴在我的车内玻璃上,只要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在这社会上我也奋斗了三年余载,其中的尔虚我诈的行为也是痛恨到底,有的大学同学到现在都没有联系了,,因为想起之前的一幕幕正的让我难以接受,我感觉我这样做就是对的,然后就在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在我休闲之余突然想起了这件事,心里从下到上悠然出现了一种愧疚之意,始终荡漾在我的心里储存区挥之不去,正如稻盛老先生说的:不是把自己的利益,而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一句话,乍得一听这不是胡扯吗?

然后事实也就是这样,我们的祖先之前都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必我们都听过这句话,连小学生都很熟悉。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内在含义?

而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其实,这是一个人的自私心理。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自私?的却每个月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污渍,而有的只是米拉那么大小,有的就大的想一口锅甚至更大,这个对人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啊,这个就像我们数学中的抛物线,无论那根线再怎么接近x线或y线永远都没有交叉的那一刻,这个就是定理。

想想我自己其实也是个非常平凡的凡人啊,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有时候和朋友在一起吃饭,结束了一般都会争先恐后的去付账那么是这个样子呢,从这一点考虑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自私心在作怪,我们怎么去对待别人那么别人就会反过来怎么对待我们,而这一点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想这样虚伪的活着是很累的,所以我以后在生活上或是在工作上只要是我认识到需要这样去做的那么就会克制自己先想着对方,只有这样我才能慢慢的成长为“成人”。如果那天我做了一些自私的事情,我会把它写下来记录下来,然后认真反思,然后加以改进。我可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善它,但我会慢慢底改善它。

其实,在我读完这本书第一遍时,我感觉对我感触最深、最有意义的就是之前所提到的两个观点和性格决定命运这三个观点,谈到性格这一块在我身边就有个鲜明的例子,就是我和技术总监,虽然说要是技术总监比较来得早最多也就是半年多的时间把,而他的职位比我高,但是几天我不谈职位只谈我们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成长和给公司创造的效益。技术总监的性格想必大家都知道,属于那种慢性格类型的,有个啥事他的反应总是慢腾腾的,也很少发脾气,能力属于中等水平的;而我属于急性格的,有个啥事总是火急火燎的,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能力自认为有很多方面稍高于技术总监(这是以前的想法)。而在公司的发展我却没有技术总监发展的好,而且现在是根本没有办法去比,他的他这样的性格在工作中体现的淋漓精致,正式因为他的这个慢性格而对工作的态度是老牛拉车般的、任劳任怨的工作,对于领导下达的命令也从来不在怀疑的就是下去干,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的把这个任务干好;而我就不行了,这个急脾起真的能害死人,也能把人的一生给毁了。

我对于公司下达的命令和任务我首先在接到的那一刻就会想这个我是否能完成,如果完不成的话激情一下在凉了半截,如果能完成的话那么就是会非常兴奋的、高兴的接下这个任务,而无论哪种情况在接下来之后我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有出现了问题,说白了就是自己开始想那些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客观原因,而这些客观原因也都存在,他却是能影响这个工作进度(但是在现在看来这些问题也都是自己想来的)回到公司之后就会埋怨和这样有关的所以影响因素,最终搞的是自己心里特别的不舒服,而听我抱怨的那个人也受到了影响他对我的本人的看法也会大大的降低,甚至认为我这个人不可交。谈到这里我想我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一个公司的老板或是主管,下边的员工其中有一个是我这样的和技术总监这样的人,我宁可重用技术总监这样性格的人,后期可以去慢慢的培养,而我这样的性格的人如果遇到是个有水平的老板他会留着我用一段的时间看能否改变,如果是遇到其他销售公司的一半水平的老板会再短时间内吃香而时间久了一样被淘汰,因为一个企业的生存靠的是业绩和效益,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是不会要我这样的员工的。

就在昨天晚上我兴致冲冲的给我媳妇说来年我一定会干出成绩来的!而我媳妇就没有加思索地说了:你去年也是这样说的。

这一句话让我心凉半截,从这点可以看来就连我媳妇都把我以后的事看清楚了,何况是洞察能力超强的领导呢?从这我看到了我在领导和公司的地位已经是举足轻重了,有和没有都不要紧了,如果我再不改便,那么这一行我将会是一失败彻底告终!这个行业的失败也意味着其他行业的失败,只能沦为真正的农民工。

所以明年我心态没有理由去再有波动了,对于公司我压根是没有想过要离开公司,而一直都以公司为荣,所以才会出现之前我所下地总结中如果在2012我在干不好的话就自动辞职,如果我真的离开了公司对来说我是压根接受不了的!这也是对我有最大冲击力的!但让我想想鲁南市场,虽然今年没有取得成绩,但也为明年留下了更好的资源。

所以在我儿媳这么说之后,我似乎反驳了,但想想有有什么用呢?硬是克制自己没有说一句话,而在那时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明年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干不好我啥也不是,没有资格在这反驳我媳妇!

只有在这一刻,我才明白我是公司里最没资格发脾气的人!而这份面子我一定会拿回来的!

这是我通过这将近俩天的时间看《活法》所感悟到的对自己、也最贴近自己的想法。抽时间我还会看第二遍,我知道从中我还回得到不少的知识,这本书也可以当做一面镜子而时刻在衡量我是否做到了!

其实以上的这些想法就是做给公司看的,这样的公司说白了,员工就是被领导洗脑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脑袋被驴踢了!这样的往事也不愿意再提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活法读后感 篇6

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书渐渐变成了一种贪婪。我总是要一口气读完我喜欢的书。大概是上高中去市图借书的时候就开始的吧,从上午不到九点冲进去一直看到下午四点多,经常中午不吃饭,因为读得兴起就忘了饿。所以当拿到这套《活法》的时候,当年的习惯又被唤起了,用不到一天的时间读完第一卷,然后静静的思考自己收获。

纵观全书,作者用分题的方式阐述自己对“活法”的理解。初读时,它类似于日记和散文的感觉,从真实的生活经验中提炼出鼓舞人心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理念映入我的眼帘:

对佛教某些观点的推崇。大学时候曾因为一些经历郁闷了好久,始终找不到让自己解脱的办法,一次在图书馆偶然的闲逛中发现了一本名为《顿悟人生——禅宗的人生哲学》这样一本书,于是佛家的“公案”第一次进入我的世界。

对佛家的基本观点也略知一二。于是就借着这本书利用半年的时间仔细研读“释家”的一些著作。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佛门三毒“贪、嗔、痴”,但我觉得他讲的并不够全面,佛家讲究人生七苦:

生,老,病,死,不求,恨与恨,爱与别离。最后三个是痛苦的同苦。我在乡下的同学家住了一段时间。我最喜欢做得事就是仰望星星。没有城市的霓虹灯,星星让人觉得世界是光明的。

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车水马龙的喧嚣,都市浮华的孤独带给我乞讨,怨恨与仇恨,爱与离别似乎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佛家说的佛门三宝“戒、定、慧”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吧。

曾经去市图听讲座,其中提到中国人目前正面临着信仰危机的年代,很多80后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该信仰什么,马列主义?唯心思想?形而上学?

中庸之道?……被现实冲击的我们似乎比任何年龄段的人更加迷茫,人究竟为什么而活?当我以前和很多人分享这个话题时,我得到的大部分是轻蔑和蔑视。

渐渐的我迷茫了,到底是我身后还是世界?人们不应该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吗?那为什么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被大众嗤之以鼻,嘲笑着说**这个问题有什么用呢,不如想想怎么周末去哪“潇洒”……

“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喜欢屈原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喜欢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我是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

”喜欢稻盛和夫的“活法”。我曾经谈起过“生命的意义”,对于“正是因为生命的毫无意义,我们才要付诸给他一个意义”的理念我已经不止一次在课堂上和职工分享了。对我来说我所寻找的生命意义就是为了“完成自己使命!

”在我看来,人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就此时此刻而言,无外乎完成儿子的使命、完成教师的使命、完成朋友的使命、完成……也许我永远也不会“成熟”到对于“活法”丝毫不感兴趣的一天,所谓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有资格用“如是我闻”来当做我工作的开头,透过稻盛和夫的“活法”和大家共同追寻我们彼此的“活法”。

活法读后感 篇7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复杂的世界。世界没有距离,现代交通工具让世界失去距离感;人类不存在秘密,手机、互联网的存在让人类如同生活在露天广场中永远打开着的屏幕上;人人可以写出论文,互联网的便捷让每个人都有写出需要的论文的可能;娱乐不用出门,足不出户就可从互联网或电视中知天下、“行”天下。但是为什么人们却感觉快乐在逐步远离?活着的意义越来越模糊。什么才是健康、积极地活法?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把自己的创业心得,更确切地说是健康、积极地一种生活态度一点一滴剖析出来,文字中透露出一位智者对当下人焦虑、盲目生活的殷殷劝告。

稻盛先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灵魂修炼,而努力工作,就是最好的磨练方式。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在演出,更是这幕戏的创作者。因为一般戏剧总有个既定的结局,人生则不同,结果往往掌控在我们自己手中。有些人相信,命运在我们出生时便以注定。稻盛先生继而从能力、努力、态度、利润、野心、真诚、力量、创新、乐观等方面为我们分享了他多年来的企业成功之道。这不是说教或者布道,阅读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用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六祖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心为物役,物便成为心的主宰。既然心灵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如果摒除过多的欲望,让心灵在繁杂中保持宁静,真正做到事忙而心不忙,那我们的眼睛看到更多的是世间的美,他人的善,心灵感受和体悟到的更多是一种享受。在踏踏实实努力工作的同时,以一颗宽厚仁慈之心生活,用双眼和人类独有的心灵更多关注社会中的美好的一面。王蒙前不久在上海图书馆进行的演讲《思想的享受》中有一段话,他说:“人除了要享受喜悦,享受自在,享受逍遥,享受主动,享受智慧以外,还需要享受大喜大悲。正因此,人才会有激情的享受,包括生离死别。”《活法》一书在告诉人们锲而不舍、化繁为简工作的同时,也强调了“美丽心灵”的重要,指出了什么是正确的“活法”。正如上文的故事:认准目标后,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就在每天前进的一点点中;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外物的欲望,保持心灵的宁静,用一颗享受的心对待人生的一切悲喜起落。

古人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也许更多地强调了心灵的洒脱,但心灵的洒脱正是建立在对生活和工作得心应手的前提下。“喜悦是从艰辛和痛苦中一点一滴渗透出来的。工作的快乐就隐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过艰辛与痛苦之后,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喜悦。”

近日,利用业余时间全文通读了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所写的《活法》一书,此书是稻盛和夫先生利用70余年时间对人生“活法”意义进行一次思考的集大成之作。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缜密的思维,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即做人最基本的论理观和道德观,告诉人们应该有的正确生活态度,给读者以启示和感悟。特别是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小节《踏着人生的正道,走向光明的未来》,读后更加坚定了我此生一直信守的价值观——人间正道是沧桑。

稻盛和夫先生在书的序言中说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一种压抑的空气弥漫于整个社会,这是为什么?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稻盛和夫先生说,最要紧的就是要提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人生的真理?人生应有的状态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不只一次的问过自己,也认真思考过。我认为,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旅行,目的地很明确,但旅行的过程却很艰辛。除了一条世人都公认的正路外,还有很多的小叉路和捷径,由于每个人对活着的意义认识不一致,在世道昆迷,经不住诱惑时,就看不清前途,从而离开“正路”,步入了叉路或选择了捷径。

这些人里有些人由于走了叉路,越走离目的地越远,从而迷失了方向;另一部分人由于选择了捷径就会比选择正路的人要提前到达目的地。但由于这些人都没有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走叉路的人要不停的询问路人要如何才能走回正路或者怎样才能尽快到达目的地,而选择捷径的人由于心境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心已经不在路上,而是想快些到达目的地,所以丢失了欣赏沿途风景的心情,失去了此次旅行的最终意义。当别人开心讲解此次旅行的感受和意义时,他们却无言以对,甚至对自己走捷径时付出的艰辛也不能公之于众,留给自己的只有可怜的自我安慰。

那到底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稻盛和夫先生在序言中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人生在世,面对各种诱惑,为欲所迷,为欲所困,是人的本性,如果放任这种本性,无止境的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就会沉湎于享乐。看过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人都知道许三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好好活”,天生资历不如成才的他也靠着他的执着和真诚,或者是在别人看来笨拙的生存方式验证了这句话,做出了超凡的成绩,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再次,我想再次表达我此生的“活法”,那就是坚持正确的人生轨迹,继续奋斗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为周围的人传递正能量。当到达我此生的目的地时我还能骄傲地说:我这一生活的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一直走的是正路,没有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活得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