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31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通用5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1】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开时,分工才是真正的分工。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才具有国家的独立形式,与实际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分离。在这种形式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斗争正在进行。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在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存在着分工,也就是说,只要分工不是自愿的,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们自身的活动就会成为一种对人的外来的、对立的力量,压迫而不是控制人。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眼里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联合力量,而是一种外来的、外来的力量。

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再举办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民主与法制的不完善。。。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系生产力与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

”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有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后,调整了原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但与当今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富差距。

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个差距不应该太大,否则就会造成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想想的那样。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2】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一直都是很矛盾的存在,就像毛泽东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所涉及的一样,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哲学也不例外。毕竟,哲学研究的是世界和社会,而世界和社会又离不开矛盾。

那么,不难理解,在哲学的长河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比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伟大土壤中成长的年轻人,我毫不避讳地说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对理想主义也有一种极不可理解的态度。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我站在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上。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恐怕是我最赞同的也比较能接受的一本书了。我不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且这本书的哲学意义及其对社会历史的探索也值得我们的思考、研究和尊重。他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基本原则的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大多数人一样,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理解,以及唯物史观对中国的影响。

这本书说到,人类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事实上,当今社会是如此先进,如此先进,可以说是人类物质生产和进步的必然结果。难道说,就像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社会就能发展起来,历史就能丰满起来?

就好比,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人想要登月,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就和现在航空航天员的思想几乎无二,那么为什么现在就是能够实现的,成为历史的,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就没有成功,只让这样的想法成为历史,却没有让这事儿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辉呢?虽然中国有句古话“有心者,事竟成”,并且意志在中国这个民族的心中,也确实发挥着难以言表的作用。有坚强的意志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潜力。

那么既然意志这么重要,为什么唯心主义又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抵制和不理解呢?其实,这就要归结到唯心主义的主张上了,他主张意识的第一位,物质第二位。意志是重要,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意志决定一切的地步,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想就能够做到的,历史也不是我们后人可以靠我们的意志就能够改变的。

这样,难怪很多人不理解理想主义。他们认为这是对社会历史的一种错误想象,他们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是根本错误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唯心主义所认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

在这里,我,一个忠实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再次站出来反对理想主义。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动力。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然而,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这在当今社会的成长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拿中国社会来说吧,中国男子那种长辫子时代,是在清朝,而如今男子几乎都是短发,而如果现今再由什么长辫子出现,我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人不正常,甚至说不定会报个警,找个记者上个头版头条也说不定,为什么这在那个社会很正常的现象,如今就成了人们难以理解的行为呢?社会进步了。

我想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我们都会给出这样的解释。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个很好诠释呢?是啊,社会进步了,社会存在都变了,那么老的一套自然就跟不上社会了,那么观点自然就要变变了。

这样,社会意识就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类似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也有对生产方式和历史的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这一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的体现,仿佛当今的数字信息时代并不是完全由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所带来的?就像,那句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虽然这些原则现在看来很熟悉、很简单,但我认为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果,也是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思想。众所周知,中国能够发展到现在,必须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主义,在这片中国土地上并不缺乏支持和认同。

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和影响。它不仅影响到一群人,也影响到少数人。它影响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它影响的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不是昙花一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它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并有可能影响几个世纪。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为那个时期的中国提供了救命稻草和光命稻路。当中国人不知所措时,它的到来不亚于黑暗中的一道亮光。

就像中国早期改革开放一样,改革开放的成功也表明,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不去从物质生活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那样社会是得不到什么发展的。这也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思想也为中国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在大的方向和方针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而在中国,很多人对唯心主义的嗤之以鼻的现象,估计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他们的唯心主义的分析和近乎刻薄的批判(个人认为,其实还是很客观的),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者对唯心主义的态度了。其实,想想也对,这两者从本质上就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思想,尽管有的时候,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的时候,唯心主义能给一些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想,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上是不会产生任何倾向唯心主义的。特别你生在这样一个理性的社会,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这样的社会存在下,就要接受它的社会意识。

总的来说,尽管《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一样,晦涩难懂,道理深刻,但是细读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最少,它提高了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引起了我对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发展作用的反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3】

这里的人民在一定条件下生存、发展、变化。人的活动是发展变化的,因而是能动的,而不是僵死的;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得到的,因之不是抽象的、现象的。

经验科学只是来自现实生活,而不是抽象的推测。哲学抽象想生活在人类发展史的土壤中。没有它,通过这种抽象而获得的法律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从哲学中抽象出来的规律具有社会历史性,不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这种抽象的哲学规律之所以不能推广,是具体的、历史的,只能从每个时代的个人现实生活中去解决。

只有实际生产力水平的变化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人类的解放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解放是现实生活,不是思想活动,而实生产力状态和生产关系状态的结果。

德国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传统。要实现解放,就必须与之相斗争。因为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德国,是地区性的。

对于有实践理论的唯物主义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费尔巴哈也有零星的、非系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费尔巴哈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解质世一种直观的把握,停留在直观印象的层面。

费尔巴哈的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他认识到的是“一般人”,抽象思辨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现实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这样,就产生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与他头脑中的“一般人”之间的矛盾。他为了克服这个矛盾,就创造了“二重性”哲学。

他没有看到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后来,人们总是站在前人创造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而改变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费尔巴哈显然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所以他把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一切都是不变的,所以他忽略了客观事物的社会历史特征。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者。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

生产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德国人不重视历史活动的世俗基础,而法国和英国则书写了市民社会、商业和工业的历史。虽然受到政治思想的束缚,但英法学者的历史著作是片面的。

生产生活资料和用于生产生活资料的工具(劳动工具)的活动引起了新的需要。可见,德国的历史活动是生产活动的产物。德国人认为,除了人的实证活动和文史哲活动以前的时期都是“史前历史”。

德国思辨哲学正是在这个缺乏史料的史前时期得到了最自由的发展。

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三种关系是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通过家庭中两性的生育完成的。家庭是最初级的社会关系。后来,家庭关系也成为了从属的社会关系。

所以,应该根据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来阐明家庭,而不应该从已有的“家庭的概念”出发。

我们应该把社会活动这三个方面看作横向的并列的三个“因素”,而不应该把它看作纵向的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因为从历史开始,当第一批人出现的时候,这三个方向同时出现,而且他们仍然齐头并进。

这样,生活,包括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个方面,都有了两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指活动是集体活动。

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有关。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衍生出来的。生产力总和的状况就决定着社会的状况。

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史时应该考虑经济史。德国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欠缺。人们以往的物质联系是由人们的需要和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

社会联系的历史和人类一样悠久,但它只是不断地采用不同的方式。需要让人们之间有了物质联系,生产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本身并不需要有政治的意识形态或宗教的教规教义来维持。

语言是一种实践意识,它不仅为他人而存在,也为自己而存在。语言是实践自我和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产物。语言起源于自我与他人沟通交往的需要。

换句话说,关系都是为自我而存在的。因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最初是一种存在(其他事物和其他事物)的一识。

同时,还是也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意识。这样,便诞生了自然崇拜。另一方面,意识也是人们认识到的社会关系。

人与动物在这一阶段的区别在于,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本能。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和人们需求的增长,人们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了。

起初,分工只是一种性行为的分工,后来自然形成了分工。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意识能够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如果说理论与现存关系之间存在矛盾,那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与现存的生产力关系之间的矛盾。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可能也必然会相互冲突。这是因为分工导致了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享受与劳动、生产与消费的分离。

生活生产方式(劳动和生产关系)在分工的范围内运行。分工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以家庭内部分工和家庭外部分工为基础的。与分工同时期出现的还有不平等的劳动及其产品的分配。

分工和分配导致了所有制的产生。这里的所有权是指对他人劳动力的控制权。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方式。

就活动而言,它是分工,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它是所有权。

分工导致了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与所有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共同利益首先表现为一种相互依存关系而存在于现实之中。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导致了国家保护的形式。这种国家保护其实又成为一种特殊利益。而与原来的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共同利益(社会利益)相脱节。

国家是建立在阶级的基础之上的。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都是各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参考文献:

1.中共**马恩列斯著作翻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4】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分工导致了对人的奴役,使人成为异化的工具。为此,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到:

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分工促进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城乡劳动、农业和工业的逐步分离,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作为生产关系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并没有改变。因此,以分工的形式促进生产的快速发展,只有少数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分工带来的巨大利益,而最明显的是他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加。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

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卖掉劳动力。正是这部分无产阶级劳动力,成为一切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

这种劳资关系助长了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链中异化的生产工具。综上所述,分工推动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促使绝大多数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异化工具。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将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消除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出现。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基本劳动观是理解分工异化的关键。为此,笔者总结了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种观点,并试图从这两种观点来理解分工的异化。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全能者是指只把劳动视为生活的一小部分的人。当个体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活的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时,也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其他特质,比如高尚的精神追求。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

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马克思据此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期创造的价值是用来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期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

根据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应该合法地归劳动者所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是资本家通过虚假劳动关系无偿占有的。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固定成本不能创造价值。资本主义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可变成本的使用。因此,根据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工人应拥有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地偷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

然而,资本家出于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挤压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其成为异化的工具。

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看来,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种观点实际上是有缺陷的。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种缺陷,进而对马克思关于分工异化、阶级对立、共产主义消灭分工的观点进行反思。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

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

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

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

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马克思曾分析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将会提高,而这也意味着资本家的利润率会降低、将有更多的人会失业。但事实上证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革新,资本家的利润率得到了提高,工人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反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都充分的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本家并不是全靠剥削无产者的剩余价值而致富的。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对立理论扭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以上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为何会认为劳动分工会造成人的异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一方面阐明了笔者本人对马克思这些观点的反思。现在还需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即劳动分工真的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予以消除吗?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

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

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5】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是矛盾的,这是我们从学校学到的。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叙述:

“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这样做就更容易了。因此,在我们看来,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都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已成为侄桔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的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栓桔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这一论述表明,马克思既发现了历史过程无非是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发生发展的进程,又揭示了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了社会历史,也改变了自己。社会历史的变迁,首先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力量发挥和发展程度的现实表现。

因此,个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的。马克思对这种一致性作了具体的分析。他指出,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的力量与他们对立,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活动只限于用简单的工具从大自然直接摄取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与此相适应,人类发展极为有限和狭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不仅表明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使人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整个私有制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决定了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历史上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过程。

当然,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马克思分析到,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阶段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分工不发达,手工劳动的技术基础的保守性,从而决定了单个劳动者具有多方面的技能,但总起来看人们的能力又是片面的、不高的,人们的联系是狭窄的、孤立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兴起,生产的日益社会化,机器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革命化等等,从而对劳动者的要求起了根本变化,就必然要求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成为能适应生产技术不断变革、能从事多种劳动的智力体力多方面的发展的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还没有成为现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另一方面,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是各种所有制形式。

因此,分工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身心方面的某种程度的萎缩,当发展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全体社会成员便严重地片面发展起来。因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分工越发达,积累越增加,这种**也就越剧烈。”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和私有制是同义语的分工,这个表现为以对抗形式对人们奴役的分工发展到极端,就把每个人都束缚在狭小而固定的范围内活动,终身执行着一种局部职能,成为机器的附属物。这样的人注定是一个片面的、畸形的、受限的人。

针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这种非人状况,马克思指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因此,历史上所有国家的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失败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因此,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使其社会制度符合当时国家的综合实力。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很关键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改革,而改革必须要依赖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

了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作了如下思考: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贫困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

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决定着国家和一切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绝对必要的现实前提,因为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只有贫穷的普遍性;而在极端贫穷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对必须品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贫困现象。这一切都源于社会生产力的伟大解放和发展。

现实人的普遍交往,可以带来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转变。两位导师认为,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狭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能在很窄的范围内进行,其生存空间只能是狭隘的地域性存在。近代社会随着人的普遍交往的扩大,欧洲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巨大高涨,地域性市场逐渐向世界市场过渡,“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世界历史的眼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普遍交往和社会开放意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就很可能停滞在落后、封闭、狭隘的社会生存空间中,我们民族历史的发展就永远达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改革开放新道路,完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阅读完这本著作,我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我充实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理解和相信祖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