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未来简史读后感经典

发表时间:2024-01-03

未来简史读后感。

这是小编在网上发现的一篇标题为“未来简史读后感”的文章,许多人都被作品这本书所深深折服。 记下自己的感受,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请在我们的网站上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1

《未来简史》一篇草率的预言故事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比《未来简史》成功,因为预测未来远比分析相对可靠的历史文本困难。如作者所言,预言本身就是历史不确性的参与者。不能否认,作者能够提出思考已经是难能可贵,况且在留下开放式问题的同时,给出了明确的结论,尤其值得赞赏。书中可以品味的段落比比皆是,是一部好书。那些认为作者重复《人类简史》过多、论证过于啰嗦、没有给出颠覆式结论的批评者,我认为这样的指摘隔靴搔痒。关键在于,就因为我们“发现”了智人受制于生物算法或是碳基算法,就可以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么?能描述人类行为的底层数据或者在生物解剖实验中没有发现核心意识的存在,就可以否认自由意志么?作者通过大篇幅的论述人文主义的缺陷试图填补这一叙述空白,但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无法令人信服。同样是依照科学的路径,量子力学反证了意志(包括自由意志)是筑建物质世界的基础,用例证在超越我们常识世界的同时,大开眼界。

书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科技人文主义的焦虑,如技术的进步会进一步撕裂人类社会阶层,打破“死亡”---人类最后的公平,一小撮人成为永生的神,而大部分人则成为“无用”,并且通过技术打破生物体的幸福天花板,让永生的神,在长生中无数无刻不体会快感。但是,用作者自己的观点来论证,这却反而不用担心: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阶层分化,只是开始不那么明显而已,生物算法和外在环境压力造就了我们幸福感的天平依靠与同时代的人、身边人的对比。如书中所述,我们不会因为现代比原始社会有汽车电视、不用风餐露宿就感到幸福,而是我住燕郊你住二环里的心里落差。但是何必那么悲观呢,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鸿沟,与会死之人和永生之人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奴隶还会因为能看得到奴隶主的奢华生活和被直接压迫而心理失衡,从而幸福体验极差。普通人恐怕已经无法触及永生的神,那他们的幸福参照物应该还是普通人,这和现在有大的区别吗?而当人工智能带着更高的价值追求和策略手段,碾压一切的时候,人类躯壳是短暂还是永生会有什么区别吗?

简单说,抽离、否认人类意志自由和灵魂的论述,苍白无力,也是本书最大的遗憾和无法认同之处。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2

读赫拉利《未来简史》后有感

地球系统科学系李浩然 ***

唐太宗曾经有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当人类回顾过往,往往可以从过去的历史发现能够对当下提供指导的地方。回首岁月尘埃慢慢堆积的浩瀚历史,人们可以通过细细品味来探索历史的规律。

展望未来,由于世界的复杂性,面对未知的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的**变得非常谨慎,这使得人们总是对未来**的度量产生怀疑。《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则在对人类历史做了整体回顾之后,面向未来做了自己一些思考。这些假设可能有一些明显的漏洞,但对我来说,它极大地打开了对过去历史的历解和未来存在的可能性。

在对过去的回顾上,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赫拉利指出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有些时间是一直存在而不见得随着人类整体的进步而消失,饥荒,瘟疫和战争始终成为区域人类发展的障碍,例如过去的上千年时间里,虽然人类社会的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等等方面有了几乎迥异于以往的进步,饥饿、战乱等问题却并未随着这些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而消失;并且与此同时,当因为饥饿而死亡的人群逐渐减少的同时,。同时,社会的发展在全人类都是滚动的发展,而步实同步的实现。技术、福利的进步在不同的群体中存在差异化,当低收入的群体还在为温饱、居住条件而费尽周折去增加收入的同时,高收入者们已经在思考自己以及社群的未来将会怎样。

这样的阐述让我对人类社会过去的多元与差异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认识,从而对未来人类社会将会去往何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不确定性。

在对于人类发展以及进化的问题,赫拉利提出了一种说法:“人类得以进化,得以适应和改造环境生存,都是因为这一切,包括生物都是算法:生物的情感并不是用来写诗谱曲的神秘精神现象,而是所有哺乳动物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的生物算法。

”而这里的算法,虽然被作者定义为“代表进行计算,解决问题,作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但感觉、情感和欲望同时被归为算法的一种,这样的论述倒让我感到有一些新奇。对于这样的表述我并不太能够完全的认同。按照我当下对于算法的认知,我会认为算法是一种比较严密而极大可能被重复的一种规则,但感觉、情感和欲望,除非其背后站着上帝在以俯视的眼光看我们的社会和世界,否则身处于“感觉、情感和欲望”之中的我们如何去感知人类的进化似乎是按照一种既定的规则在运行呢?

在生命科学尚不能向我们完整地解释人类大脑运行的规律之下,我并不能理解或者认同这样的论述,原因在于处于不能统看全局视角的人类,面对未来的预期时存在着几乎不可能准确预知的不确定性。 这是从我们的视角所能理解的,对于我们尚不能理解并且认识的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我大概以为应当对其保持以谨慎的拒绝。

对于《未来简史》这样的一部并不把人放在人的历史中,而是把人放在地球物种演化的历史中的论著,一次流水般的阅读产生的理解并不足以完全理解这部书中完全的思想。仅以管中窥豹对一些书中的论点进行思考,而更深刻的认识,还需要持续秉灯夜读。对人类发展这一议题,思考仍将继续。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3

目前来看,人类的科技之所以会持续进步,是因为人类欲望的无穷无尽,或者说正是人类的欲望推动科技的进步。可是一旦生命只是算法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么知觉、情绪和想法对决策虽然很重要,却只是它们唯一的存在意义。一旦科技的发展能够设计及重塑意志,就无法再把意志看作意义和权威的本源。能够设计和重塑意识的智人,又怎么进一步推动科技的改革呢?还是说我们把一切都交给更为智能的算法,让其自行演化升级,终至我们无法控制的地步?

可是生命如果真的只是算法,人的意志真的能够被改变,那么只有46亿年寿命的地球都能发展出的科技,已经140亿年高寿的宇宙的科技发展又会到了何种地步呢?会不会所谓的地球,所谓的智人都只是更高等生命的实验呢?就好像我们对小白鼠进行神经元的刺激让其完成特定的指令时,它们也不会有被控制的感觉,而只是以为是自己做出的决策啊!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人类的意识自由看成是一切意义的来源,而能够被改变的意识就将不再自由,那么一切也就失去了其应该存在的意义。这个社会现存的知识体系以及道德体系或许都会土崩瓦解,未来的路到底会在哪里,谁也说不清。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欲望,那么终将会被自己的欲望所累,而如果整个人类都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欲望,那么或许人类终将毁于自己最得意的成就。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4

《未来简史》我看的是纸书。它也是这么多年来,除了教科书之外仅有的几本被我在书上写写画画做笔记的书。花了很长时间仔细的看完这本书后,我又听了一遍音频的解读,相比之下,对这类有深度的书籍,还是看纸书吸收更多。

《未来简史》颠覆了我之前的很多观念,把我的思维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之后再看其他一些关于科技、关于未来的书籍,发现很多观点都与未来简史中的不谋而合!它也让我跳出了人类自大自我的通病,可以更高维度审视当前生活的世界。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好书,那么非《未来简史》莫属!

书中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

1,学历史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摆脱历史的枷锁,让我们更自由。

2,人比动物强在人能通过某种假想出来的意义,把众多的人给高效地组织起来。

3,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的现实。

4,人文主义就是现代世界的宗教,自由主义是体验最好的一种人文主义。

5,现代科学证明,自由意志和自我,其实只是人类的幻觉。

6,计算机算法比人更了解自己,算法会拿走绝大部分人的意义感和体验。

7,数据主义会成为未来的新宗教。

看完《未来简史》之后,思考的门仅仅刚被打开。。。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5

读完这本书,越发相信数据而不是人类的智慧。

同《人类简史》相同,在这本《未来简史》中,尤瓦尔详细地表达了智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劣根性。从灭绝尼安德特人到未来可能被“智神”取代,智人会像农业革命驯化小麦、牲畜,成为地球上主宰的生物一样,被自己所制造出各类智能处理器支配直到取代。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知道机器能否用十几个字就能把物是人非轻描淡写。不知道机器能否写出巴赫的G大调,四小天鹅。

大紧曾不止一次说,大师的时代已经逝去。我能想到的机器不能替代的就是大师们了。尤瓦尔又讲,人文主义将渐渐被数据主义代替,未来判断意义的标准就是,是否对数据流有意义。这可多绝望啊,虽然我最近几乎没有被感动,可感情本来就像是空气,没有感情的时候,看看你会不会被憋死。

院长说过,任何对未来的猜测都不成立。我相信院长而不是尤瓦尔赫拉利。我相信人类的性激素而不是数据处理。

不过我还是希望能考上大数据专业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6

终生学习才能不被消灭-《未来简史》读后感1000字!

尤瓦尔·赫拉利预测:智人这个物种最终会消失,我们可能是最后几代智人了。说实话,这也是我对《未来简史》最大的好奇,人类的未来会走向何方?人的出生不由自己决定,但是人的未来,却不得不去面对,未知的未来充满神秘…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智人十有八九,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整没的。我们不是毁于核武器或环境灾难,而是人类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把自己给变成了另一个物种,所以“人”就不存在了。

尤瓦尔·赫拉利指出人类未来的三种存在模式: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和无机生命。生物工程是在生物层面进行干预,从而改变你的外形、能力。半机械人是将机器与人体结合起来,让人脑和电脑实现双向互动,让科技电脑能读懂人脑的信号,同时释放出大脑能读懂的信号。而无机生命,就有点细思极恐了,在算法当道的时代,机器学习的能力在不断提升、进化,人类一旦创造出一个自学习程序,它就能开始自己进化,人类就完全控制不了,甚至预测不了它的发展方向了。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既乐观又悲观,乐观的是估计我们人类在短期内不会灭绝;而悲观的是,如果人类最终会灭绝,哪些人会先被淘汰?在《未来简史》中,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富人将越来越富,穷人不会越穷,穷人最终会被精英人群给消灭。

在三年前,我们还习惯于在车上备一点零钱,便于在车库付停车费。收费的还是那些叼着烟嘴的中年大叔或是发福的中年大妈,面无表情地跟你说“20元”的那种人工收费。而在三年后的今天,免人工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已经在各大商场、小区岗亭普及到位,科技的小小进步就可以如此快速且轻易地让460万人失业,这就是现实。

而这种现实将在各行各业普遍轮番上演。士兵被无人机替代、银行柜台被自助服务终端替代、收银员被电子支付替代,投资顾问被智能投顾取代,而在医学领域,计算机能够正确诊断90%的肺癌病例,但人类医生的正确率只有50%。

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的共性是,首先被人工智能替代掉的,就是大量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的岗位,而从事这些岗位的,恰恰就是低收入人群。

随着人类在就业市场上全面被计算机代替,财富和权力会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当我们失业的时候,不再有工会带领维权,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出租车司机,没有铁路工人,没有流水线工人。机器人不需要产假、病假和婚假,机器人不会罢工。权力将越来越集中于阶层顶端,穷人不断失去工作,无法维系正常生活。

这是否意味着,不爱学习不能进步不能拥抱智能人工的人类,很快就会失业乃至被淘汰?

如何应对这种趋势,尤瓦尔·赫拉利说“21世纪,进步的列车将再次离站,而且这可能是智人最后一次机会。错过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再上车的机会。想上车,就必须了解21世纪的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力量。这些力量的潜能远大于蒸汽机和电报,而且不会只用来生产粮食、纺织品、车辆和武器。21世纪的主要产品将会是人的身体、大脑和心智,懂得与不懂的如何进行这些大脑及自身工程的两种人,彼此的差距将远远大于狄更斯的英国和马赫迪的苏丹。事实上,还会大于智人与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差距。在21世纪,搭上列车,就能获得创造和毁灭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临灭绝。”

当然,这些结论和理论都只是尤瓦尔·赫拉利预测的,并不代表未来就会是完全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但是,他论述的充分性已足够给我们一种的未来的想象,也是人类走向的一种选择。重视了它们,我们或许可以避免不好的状况发生,扭转未来的局面。这就是《未来简史》这本书迷人的地方。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7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后感: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我看完了。

两本书都很厚,大略读一遍花了我五天时间,分两次写太耗精力,所以我会以两本书为一个整体讨论,可能会写得散漫无边。

好在今天还是周末,你就当做是和我面对面闲聊吧。

总的来说,我们所思考的历史大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变迁。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为例。他们都以三条主线讲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最多也就是当权者的花边新闻。

我们已经***去学***所用的方法,所以看到尤瓦尔·赫拉利讲述历史的方式,会觉得很有趣,甚至他的文字让你感觉不像历史。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尤瓦尔·赫拉利讨论的核心不是民族、文明,而是人。我们没有讨论权力的更迭、不同文明的冲突和政治思想的进步,而是从头到尾讨论人的更迭。

人类怎样在地球上崛起,又是怎样建立起人类文明,人类自己怎么看待地球霸主地位。乍一看,他特别惊讶,但仔细想想,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历史毕竟是人类的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人类思考后行为的结果。所以我同意尤瓦尔·赫拉利的关点,人类是历史的主体。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政治、经济和文化。

我们今天越来越重视这一点,是因为人类文明发达,几十年来困扰人类的饥荒、战争和瘟疫已经成为过去。世界上依然有贫困人口,但大规模饥荒已经极为罕见,而且人类不再认为饥荒是神降下的惩罚,而是归结为人类自己的错误;距离上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70多年,大国之间因为各自拥有可以毁灭世界的核**,反而达成了长久的和平,叙利亚不算大国间的战争,只能归为大国间的博弈;黑死病那种席卷全球的瘟疫不再发生,非典虽然爆发,但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造成的死亡人数还不到黑死病的零头。

人类为了这三个问题用了数十个世纪的时间,到了今天成功解决。然后呢?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人类积累了前所未有的科学能力,储备了数量惊人的人才。

然后呢?他们会在国家的领导下继续攻克癌症,甚至是令人胆寒的艾滋病,这些看起来都是时间问题。再然后呢?

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猜想,接下来就是研究永生的问题了。这不仅仅是个想法,一系列科技巨头已经在永生领域投入重金,圈走了大批一线科技人才,而且赌新一代人才们能够带来新一轮科技爆发,就像工业革命一样,永生问题很有可能在我们这代人得到解决。

永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事业。一旦意识到,人类就会成为神。同时,人类的黄昏正式开始。

谈到永生,肯定绕不开永生的形态,肉体衰老很难逆转,那人类要怎么把灵魂从肉体移植出来?然后放到**去?是终结者那样的液态生存?

或者是将一个人的意识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不朽与其说解决了人类的生命问题,不如说创造了新一轮的问题:谁有权获得不朽?

将灵魂寄宿在新的肉体算不算**?人是什么?灵魂又是什么?

意识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看起来要么无解,要么讨论过后还是无解。然而,当人类在外部世界的改造中取得巨大成功时,迟早会研究人类自身,许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比如说,人类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自由意志”。

有了自由意志,人才能够做选择。这个选择不是被命运操控,也不是****.***神的旨意,更不是国家的命令,而是人自己所选。

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指出人类其实没有“自由意志”。在实验中,当一个人做出选择时,仪器观察到大脑中的生物电路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决定,它所做的决定不需要人类意志的控制。

类似这样的人类对自身认知越多,对人类的看法越发怪异,这不是第一次发生。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首先认为人是万物的灵魂,是造物主的最爱。随着进化论的出现,人们之出我们的进化是适者生存的结果。

人类首先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日心说打破了这种自我感觉。最后,太空望远镜证明太阳系不在宇宙的中心。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星系。

这一次,当我们研究人类的分子结构时,我们会发现,人类的情感可以通过刺激大脑皮层来创造。所谓的自由意志根本无法在体内找到,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人类引以为豪的人工智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完全无意识和智能的机器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alphago可以轻松击败人类职业玩家,但它不会产生任何骄傲和快乐,这意味着它能够稳定有效地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自然可以推断,科技可以改变一些人,优化他们的dna,从一开始就消除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通过刺激大脑皮层,他们比正常婴儿更聪明,更善于操纵。

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更强的快乐,远离消极情绪。最后,随着科技赋予他们不朽的地位,他们与机器结成了新的联盟。因此,他们无疑是地球上的神,他们和机器将统治那些永远不能被科学技术改变的低等人类。

当人类对自身的研究达到这种地步,人类就通过一系列科技变化得到新的理解:人类即使自身力量不如其余生物,但仍然能统治地球,靠的是惊人的运算能力。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最早利用语言、文字实现种群内沟通协作。

在远古时期对抗大自身数十倍的野生动物,在古代兴建起金字塔和长城,在现代能够探索外太空建空间站。人类就像一堆计算机,彼此联网,释放了群体的计算能力,最终取得了这颗星球的统治权。

那么,和计算机相比,人类的计算能力可就显得有些弱了。而且,计算机没有人的情感和感觉,它永远不会出错,它的智力稳定性超越所有人类。这就暗示着一件事:

计算机替人做出的选择更合理,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奥巴马八年做的事还没川普一年做的事让人惊叹,但是四年任期结束的时候,他还是能凭借出色的演讲能力成功连任。原因是人类作为生物,没法给奥巴马任期内的表现打出客观的平均分,然后根据最后的分数决定是否让他当选。

人们总会受到最近的情绪的影响,把情绪最高点作为平均值应用。

于是民主制消失了。你的计算机比你更懂你自己,更懂得你到底需要什么,还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我们今天打开手机,每个人能看到的朋友圈广告不一样,每个人能看到的热门微博也不一样,每个人能听到的每日推荐**也不一样,但你还是会觉得这些app真合口味。

所以,计算机做出比人类更好的决定,有一天它肯定会替人类做决定。起先,计算机替你做加减乘除,你就放弃了复查账本的习惯。然后计算机替你开车,避开所有交通事故。

最后计算机接管你的生活,计算机并不能理解“统治”,它只是服从设计者最初输入的命令:让人更舒服活在地球上,计算机最终会取得这颗星球的统治权。

回顾人类的崛起,无非是微弱的计算能力凑在一起,形成一股更大的力量。本质上来讲,人类所有的活动,选择的进化方向,都是为了让信息传播更迅速,这才有了今天的微信、facebook。等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超越人类,人类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机器能做得比人类更好,而且机器不会为了发展毁灭这颗星球,发展最后得以永续。

如果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人类在未来甚至很难找到容身之地。

这就是人类的黄昏,这就是《未来简史》告诉我们的未来。

看完以后想了下,尤瓦尔·赫拉利这两本书还是《人类简史》更好。《未来简史》太像一本为硅谷定制的书,指向了金字塔顶尖们内心中最大的欲望:用科技手段得到永生。

如果要重读的话,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人类简史》,那本书有一种对问题的真正兴趣,所以也给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答案。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阅读障碍。障碍不是说我没办法读一本几十万字的书,而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期待改变了。当我***阅读是瞟一眼,是不超过的段子,是一张直白的**,是一个不超过五分钟的短**,任何超出限度的东西都会让我焦虑。

好在读完这两本书以后,我把这障碍处理妥当了,请把掌声送给阿腿,书是她安利给我的。

为什么肥宁写的东西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为什么不是一段一行?为什么没有很多表情或者**?

我想此刻可以回答你:在我看来,这个世界若只有形形色色斩钉截铁的结论,那可太奇怪了。结论根本不重要,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错的,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而如果换成在朋友圈短句刷屏,那除了释放情绪,还真的毫无效果。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8

断断续续半个月,终于完成了这位犹太史学天才尤瓦尔赫拉利的惊世之作《未来简史》一本嫁接历史与未来的奇书!本书洋洋洒洒近400页,以人类告别贫穷疾病战争之后的未来时代为时间线,提出人类寻求幸福快乐永生与神性为目标的新议题;紧接着,为了诠释为何人类在21世纪会有这样的目标与议题,作者领着我们回头去重温智人进化的简史,通过与其他动物相比较,来揭示智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以及人文主义是如何成为这个世界的宗教,为何实现人文主义的梦想却可能导致人文主义的崩塌。

本书行文看似散乱,实则一条主线一以贯之,而这条主线即是智人追求幸福快乐永生神性成为神人的过程中,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一个起初看似乖巧可人实在面目狰狞的数据魔鬼,这一魔鬼在不断吸收人类上传分享的数据资源之后,胃口大开,甚至具备了左右人类感知,意识的超能力。

到那时,绝大多数的智人非但没有成为神人,反而成了废人,无用之人,因为万物互联的结果就是人类只是庞大数据库里,依靠精密的算法被不断处理的一个及其微不足道的数据或者芯片,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数据战网络战,比如数万亿美元资产的瞬间抹去,骇客入侵能让整个城市所有公共设施的完全瘫痪…而曾经为战场输送大量普通炮灰的任务已经不复存在,曾经为普通人提供的医疗服务治病救人的医院以及医疗体系已演变成为只是通过生物技术为真正精英阶层提供长生不老成为神人的一种途径;而这些掌握超级算法,能驾驭庞大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的神人才是真正有可能实现人文主义本初想要追求的三大理想:永生,快乐,神性!

在那样的世界里,备受推崇的自由主义精神将面临三个实际的威胁:第一,人类将完全不具备价值,第二,人类整体仍然有价值,但个人将不再具有权威,而由外部算法管理;第三,有些人仍然不可或缺,算法系统也难以理解,而且会形成一个极少数的特权精英阶层,由升级后的人类组成!

作者最后的落脚点或者说最终的结论,其实就是第11章的标题:信数据得永生!作者描述了一种新的主义,它将是那个未来的主宰,它既非倡导人即是神的人文主义,也非倡导人人皆可皆应享有精神肉体的自由的自由主义,数据主义将是未来的最终话语!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和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并且大部分的科学机构都已经该信数据主义!未来的数据主义者笃信数据主义能让所有科学家讲一种共通的语言,在学术的鸿沟上搭起桥梁,并轻松让各种见解跨越不同学科!而基于这一观点,自由资本主义与国家控制共产主义苏联模式,根本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伦理教条或政治制度的竞争,而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各种经济体发展速度与规模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

作者又相继提出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民主选举制度都有可能消亡,数据高度集中的独裁政权也毫无市场,那么,所有的权力都去哪里了?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一小撮冷酷的亿万富翁和少数利益集团,他们就是数据时代成全的那部分神人!瞬息万变的未来时代普通人真无从判断这犹如地球作用于一切物体的重力般隐秘存在的控制力是不是真的就在那样一群冷血的精英手中。可时下,全世界最富有的62人,拥有的财富总值却真真实实地等于最贫穷的36亿人的总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想在赚10亿美元简直易如反掌,只要轻松把弄系统就可以做到!这让我想到了王健林的小赚一个亿的小目标…

那我们这些无名的蚁族地位何在呢?其实我们并不是百无一用的,至少我们也是这个巨大系统中的一个微小芯片,我们至少通过我们的记录,上传,分享,喂养着这个数据猛兽,只是我们普通人明知我们在失去自由,失去隐私,却依然在乐此不疲,正如数据主义时代,新的座右铭(或墓志铭)是:“如果你体验到了什么,就记录下来。如果你记录下了什么,就上传。如果你上传了什么,就分享”。在你记录上传分享的瞬间,网络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某种你我都无法参透的算法将它变成某种立刻或者未来可用的数据资源,为某些特殊精英群体所拥有切可随意把玩!那这些算法都从何处而来呢?神秘无解,数据主义也认为人类的大脑无法理解新的终极算法。但目前的算法多为某个由强大经济支持作为后盾的巨大开发团队而写。但或许未来这个未知的时间,随着算法的逐渐发展,它会在最早的人类种子算法上自己快步前进,脱离人类进入人类未曾踏足之地也不可知!这大概就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终极算法吧!到时,数据主义将真正威胁人类,正如人类曾经对其他动物造成威胁一样,是否会走向如同其他业已灭绝的动物一样,亦不可知,因为无论过去未来亦或现在,人类也从来只会是皓皓宇宙数据流中的一片涟漪,如果宇宙运行也是算法的话!

然而,这一切均不可知,亦无定数,因为没有人真正知道2050年的就业市场,家庭或者生态将是怎样,或是由哪些宗教,经济制度主导世界。

最后的最后,作者把视野放大到整个生命,提出了三项息息相关的发展:

第一,科学正逐步聚合在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之中,也就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第二,智能正与意识脱钩;第三,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同时,与这三项发展相关,作者提出了希望读者常挂于心的三个关键问题: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一本被给予厚望的具有颠覆读者思维的鸿篇巨著,尤瓦尔赫拉利确实没有让读者失望,他用天才般的奇丝幻想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看似遥远万里实则在加速发生的人工智能主导世界的数据时代,当读到未来多数人的生存将毫无意义,在数据时代苟且偷生,不免让人唏嘘不已!读完这本书,带给大多数人不是希望与乐观,而是急剧变化的时代带个我们的危机感,虽然在那个时代,人们数千年来想要的长生不老通过生物技术和算法的进步,可能不久就会成为现实;虽然人类终将不用辛劳工作,只需奴役机器便可衣食无忧!但那样的时代,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我们一心向往的幸福快乐就一定会唾手可得,世界就真的变得和谐,天下大同吗?很难!

跳出幻想回到现实,或许当下人类面临的疾病,战争,饥荒,以及在不断扩大的不平等和千疮百孔的生态系统问题,会不会像历史上席卷欧洲夺去近两亿人的黑死病以及浩劫人类的天花病毒一样,被最终消灭,同样,也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未来的世界,依然不会那么美好!人性,是世间最难以把握的东西,财富地位生活水平知识的不平等只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变得更加突出!因为人不断追求更好,不知足的欲望是这个社会向前的动力,也是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数据主义等加速推进的重要源泉!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9

以前还没读过这本书的时候就听同事分享过,未来可能变成智神的世界。读这本书的心路历程从“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到觉得“作者你这是在挖坑吗”,再到“偷换概念啊你这是”,最后在作者讨论了意义这回事后恍然大悟恢复了贤者模式,无所谓了~。

作者描绘的未来世界数据主义兴起,绝对意义上的万物互联,一切的一切都要贡献出自己所有的数据,算法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那么永生可以实现,永恒的幸福快乐可以有,不需要意义这种东西,新的实体会出现。人类从此慢慢消散在历史洪流中,世界还是会正常运转甚至更好。最后作者还说数据主义不一定正确,大家看看就好,但也不一定不会发生,就像以往的宗教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照样统治了人类很久。(合着好赖话都被你说了)

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写的关于意识形态的部分,好像能把历史政治经济都能串起来解释大部分事情。关于未来社会的展望,感觉作者提出的是一个设想,在这种设想下人类会逐渐失去本身的意义(虽然本身可能也没有意义),所以人类本身也会阻挡其发生进而改写吧?谁知道呢。

未来简史读后感 篇10

《未来简史》读后感:

有些人相信**,有些人相信佛陀,有些人相信轮回,有些人相信灵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信仰,存在或不存在,清晰或模糊。

过去,人类科技落后,自身力量渺小,无法从根本上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一直被饥荒、瘟疫和战争三大问题所困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只能诉诸于神,把地球上出现的灾祸全部归纳为“神”的旨意,个人生命的意义在与神的互动中得到圆满。

在过去充满天灾人祸的环境中,人类需要上帝的保护。今生受苦,来世超脱。在上帝的保护下,这个世界的苦难变得意义重大。我们积累美德,培养幸福,为进一步的价值和幸福。

在此基础上,所有的哲学都在讨论在这短暂而痛苦的生命中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意义。当然,宗教在过去也成为统治阶级的管理工具,从而促进秩序的建立和社会的发展。

这是《未来简史》开篇后小幅论述的人类历史,也是为后面大笔墨**人类未来情形进行铺垫。这些天我读完全书,心中对未来人类生活场景感到期盼向往却又触目惊心。

人类近几十年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过去几千年,逐步成几何级态势,已经困扰人类多年的三大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也在近几十年逐步被现代科技和人类文明给攻破,神的喜怒哀乐不再成为操纵自然灾难的源头,人类科技文明已经能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根本性的解释,对许多自然灾难也有应对举措和预防手段,并且现代科技在基因工程、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一旦有所突破,如基因工程改造人体创造超人,人工智能用电脑连接大脑等等,造成的连锁反应和科技迭代将超出我们想象,人类接下来新的三大议题将是永生、极乐、成神,于是此书给人类历史定义了新宗教:数据主义,并且指出未来世界的生活方式——算法。

作者将人类历史上的几大趋势,如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带来的人文主义、信息革命和全球化,联系在同一历史结构中,并运用它们为未来而奋斗。人本主义使创造论消失的原因是我们比上帝更了解世界,而人工智能将证明他们比我们通过大数据更了解世界。智慧会战胜意识,有些人会从智人变成神人,数据会取代神成为一种新的宗教。

未来科学将认为人不需要有意识。人体每一个动作都可以靠自身神经系统自动运行,换句话说,人完全可以像一台计算机一样靠算法存活的很好,无需任何主观感受,比如,饿了就吃,而无需想吃;**破了就上药,而无需感觉痛苦。所有的动作将根据算法围绕“有用性”去开展。

当人们从信仰中解放出来,被科学和认知革命所颠覆时,他们所获得的巨大能力是发现一切都只是一种算法,而思想和头脑,甚至是一种算法,难道不是人们沦为工具吗?人来世界走一遭,就只活一个“有用”吗?人的一生,变成一张任务清单。

同时,由于人工智能的替代,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新的巨大的阶层:这一群体没有经济、政治、艺术价值,对社会的繁荣、强大和荣耀没有贡献。他们不是无产阶级,而是“无用阶级”。

历史终归能总结,未来却只可**。

我一直认为,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而世界之所以会进化,是因为无论是物种进化还是生命生长,都有无数的个体和基因不断地试错。如果我们追求高速运行技术的发展,就会忽略掉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系统就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然后就死了。我愿意在我的有生之年去感受属于我这个个体的所有体验,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好的时代。

奥斯托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作者:谭海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