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教育评价读后感汇集7篇

发表时间:2023-11-29

教育评价读后感。

教育评价读后感 篇1

一、数学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

答:对学生的功能:(1)诊断功能:对数学教育教学结果及成因的分析过程,了解教育教学各方面情况;

(2)甄别、选拔功能:通过教育评价,筛选适合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学生;

(3)激励、改进功能:进行成绩记录的检测对学生学习动机有很大激发作用;

特别地,对于数学教师的评价,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一方面,通过评价检查、督促、指导教师工作,帮助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将评价与教师的评优、奖金发放等挂钩,发挥奖惩功能。其实,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即通过评价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而,发挥评价功能至关重要。

二、数学教育评价一般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答: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三、数学教育评价常用的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1、课堂观察:在自然状态下开展,注重过程而非结果;评价执行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2、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完全把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作为对数学教师评价是不正确的,但是这种评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数学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亦可通过教师成长记录袋对教师进行评价。

4、同行评价:弥补行政主导评价不足,获得更多教师表现的详尽资料。

四、国际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有哪些共同趋势?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放性。

(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五、上海参加了第四次PISA测试。简要叙述PISA测试的评估内容与评估方式。

答:1、评估的内容:(1)学生在每个领域中所需要获得的知识内容及结构,其中学习涉及过程以及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2)阅读能力的评估要求学生在阅读不同种类的文章后,完成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习作,习作的设计要求学生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和恰当的表达;数学能力的评估包括普通算术运算以及数学思考与分析;科学能力的`评估要求学生应用科学概念,了解并判断自然界的现象;

(3)测试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辨别能力,以及是否懂得运用证据作科学化的推论,并将结论发表;

(4)PISA也十分重视测试课程领域以外的能力,如PISA集中测试和研究学生的自我概念,而PISA集中测试和研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估的方式:PISA会在各个国家中抽取4500到10000名初三与高一为主的15岁学生担任调查对象,以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会

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试题着重于应用及情境化。受测学生必须灵活运用学科知识与认知技能,针对情境化的问题自行建构答案,因此能深入检视学生的基础素养。经合组织不久前公布了有40多个国家25万名中学生参加的PISA测试。结果显示,芬兰学生在历次测试中名列第一。上海学生日前参加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20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取得阅读数学科学素养第一的佳绩,引发外界持续关注。PISA测试的重点是看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评价读后感 篇2

小学数学教育评价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现在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应该继承、改善、发展和沿用下去。

1.形成性评价。在认知领域评价中经常采用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内外作业分析,平时测验,制作模型、整理某阶段学习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师对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当学生完成某一阶段学习任务时,可对其行为进行表现性评价测试。

(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使评价从外部转向内部、从形式转向实质、从定量转向定性、从被动转向主动的突破口。掌握自己的主要标志是能否正确评价自己。因此,自我评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可分为学生评价卡、数学日记、档案袋评价法。

学生数学评价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注重数学评价,运用灵活、科学、广泛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评价读后感 篇3

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相关知识的传授工作,同时也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施行。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因素;教师要用自己对数学产生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教师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

摘 要: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情感教学在新课改中恰能体现这一目标,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品质也能得到升华和提高。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2.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创设教学情境,体验情感教育。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愉快的数学游戏、生动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实验、欢乐的数学比赛、形象的电脑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根据学生每天早晨都打扫卫生的习惯,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我们班的卫生区单独让一个人打扫的话,王强得用20分钟,赵虎得用18分钟才能打扫完,如果两人合作一起打扫,几分钟就能扫完?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快地把卫生区打扫完?”通过这一数学问题的解决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劳动、互相帮助的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的教育,无论是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还是情感教育的角度,都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它远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l平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只有少数同学说是1平方厘米,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子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3.运用激励性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重视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使学生及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巩固和深化学生学习情感的内驱力。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那样:“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这是因为知识的获取来源于艰苦思考中,学生一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就会欣喜若狂,同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渴望,从而加速情感的诱发、巩固和深化。据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是使学生情感正向成长的关键性措施。所谓鼓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行为运用简单的、适当的鼓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欲达此目的,则要求我们做到:在学生获得成功时,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性评价,如对学生说“你真棒,请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使他们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进而转化为获得新的成功的动力。在学生遭到失败时,尤其要挖掘其积极的因素,更加重视鼓励性评价,如用“不要紧,再好好想想,我相信你会成功的”之类的用语,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温暖,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教训。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信心、意志。

教育评价读后感 篇4

黄爱华老师是深圳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近年来,他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读了黄爱华老师著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读了这本专著的心得:

黄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在教学艺术上,求“实”,求“活”,求“美”,求“趣”,求“新”,求“效”深深地影响着我。教学生先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础。我坚信我在教学中要向黄老师学习,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

黄老师对教学的钻研,对孩子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从他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学到了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教学观点,也不断促使着我激励着我锤炼精湛的课堂教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精彩的教学舞台。黄老师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永恒目标:畅神境界的追求。即教师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智慧的追求”。其中最令我深思的几句话是:

1,让人把话说完吧!(倾听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倾听的方式表现出教育的质,尊重,信任,虚心。倾听中迸出教师的智慧)。倾听的核心是思考>

2,求异蕴藏着创新,蕴藏着灵性,而这灵性就是思维创新的火花。

3,课堂上的精彩,源于上课之前的精心。

4,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语言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此外,黄老师提出了“智慧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满天星辰,没有谁注定满腹经纶,妙趣横生……”,激励我们不断追求教育的智慧,不断创造教育的智慧,用智慧成就教育人生!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比如:在循环小数一课里,黄老师用尽人皆知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这样一个有趣的童谣,作为本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黄老师的`课堂犹如师生间对话式的真诚交流。孩子们想说,敢说,而黄老师也给足了孩子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哪怕说错,他也耐心地倾听,甚至爽朗地对答错同学笑,在笑声中传递给孩子不用拘束的暗示,再巧妙地指引,让孩子听得心服口服。黄老师的评价语没有充满激情却充满了真诚,让人得到真实的激励和有用的指导。正是黄老师的“平淡中见神奇”让我们领略了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这种创新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老师们说:“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听黄老师的课,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还有专家评价黄老师的课说:课堂让人耳目一新,令人陶醉。课堂过程不是预设生成,而是互动生成,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听了黄老师的课后评价说:“师生精彩”、“新课程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体现到位”、“特级教师实至名归”。

教学艺术是教学规律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教师思想、业务、文化、人格、能力和方法的综合体现。也是我作为教师一生所追求的艺术。

教育评价读后感 篇5

面对实际问题,只要估算的结果和实际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正确。

对于算式的估算,不能简单地把估算结果是否与精确值最接近作为唯一的标准,只要能够落在区间内,就视为合理。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估算,它的估算结果落在区间内,但是范围比较大,也可以。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估算经验,就要引导他不断地进行再反思,再调整,使估算的结果能落在更趋于合理的位置上。比如78×365积大约是多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可能估成70×300,或者80×300,或者80×400,这样我们都可以视为是合理的。有了一定的计算技能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还可以估成80×350。

数量级也就是十、百、千、万……换句话说就可以用10的n次方表示。如TIMSS测试题很有意思,史密斯家每星期的用水量是6000升,他家每年的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升?让学生从30000、240000、300000、2400000、3000000中选择答案。这考察了学生对数量级的把握。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估算意识的形成,因此,只要学生的估算是合理的,都应该给予鼓励。

教育评价读后感 篇6

以下是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评价。我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谢谢你得阅读。

城西小学潘晓燕

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现在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教师评价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继承、改进、发展和运用。

1.形成性评价。在认知领域评价中经常采用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内外作业分析、平时测试、制作模型、整理学习阶段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师对学生成绩评价的方法。当学生完成某一阶段学***时,可对其行为进行表现性评价测试。

(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使现评价由外在向内在、由形式向本质、由定量向定性、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突破口。掌握自己的主要标志是能否正确评价自己。

因此,自我评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它可以分为学生评价卡、数学日记和档案袋评价。

学生数学评价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评价内容片面,只强调对学习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数学的理解。二是喜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教学民主的思想。

三是评价方法单一,过程简单,过分依赖笔试,夸大了试卷在评价中的效率。四是评价的作用不大,大部分教师***用定量的方法去评价学生学***绩,缺乏用定性的方法去评价学生的学***,把评价的结果看成是评价的终结,不重视引导学生在评价以后进行反思。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注重数学评价,采用灵活、科学、广泛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事半功倍。

教育评价读后感 篇7

反思与评价》一书。该书由刘占兰、廖贻主编,本书按照教育教学之前、之中、之后的时间顺序与案例研究线索,引导我们从思考主题和目标的确立开始,逐步学习提供适宜的的环境与资源,体会真正的主动学习的“课堂”,感悟如何根据幼儿不同领域学习的特点、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支持与促进,再尝试着反思与改进教学。

全书共六个单元,前五个单元中作者都以“导读——案例描述——个人反思——同伴研讨——专家点评”的顺序来编撰了二十八个案例,从每个活动的生成背景到组织过程,再到成果呈现都非常的详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项活动都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反思和评价。首先是执教者作为当事者对自身教学组织的梳理与反思,然后是同伴作为旁观者对活动的评价与建议,最后是专家理论性的总结与指导。

如果教师的反思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那么专家的总结就更具理论性。这种层次性评价,既清晰又全面,引导我们从多个层面认识和思考教学的价值,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学习的机会,理解反思和评价的重点。既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有很大的启发。

在最后第六单元,作者还特别加入了“教学案例研究”,借助对若干个案例的评析,阐释了案例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让我们对如何撰写案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反复阅读此书后,我对书中的第五单元“反思、改进教与学的行为”深有感触。通过对第五单元第一小节“以分组教学的形式关注全班不同学习需求的幼儿”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活动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过程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而设置,按照幼儿的探究问题与已有经验分组,并提出该组的活动目标与应获得的新经验,真正促进不同需求和不同探究水平的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发现,让幼儿在自信、主动地完成阶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动机。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光和影》。

“光和影”是幼儿园常见的科学探究活动。但在我们组织的活动中,我们会利用孩子们玩影子游戏的兴趣,全班都会有一个主题让孩子们一起探索。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后,全班同学共同遵循教师的思想。课后,我们也反思。然而,反思的结果并没有改变按计划教学的模式,只是调整了难以实现的目标;目标简单,不具挑战性。

总会出现有部分孩子在活动中是活跃的,但有部分孩子却是盲从的,还会有一些孩子在这个活动中完全是被动的,看了这个案例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也使我茅塞顿开。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作者试图以小组教学的形式在全班关注不同学习需求的孩子。

一、改进“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尝试“分组教学”。

徐春燕老师首先了解了孩子们的原始经历,并根据他们的水平和兴趣将全班分为两组。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和各种工具,在暗室和阳光下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探索和发现。动态的小组不断的分而又和,始终兴奋着的老师不断的判断、反思且寻不同幼儿的需求并给予适宜的支持。

2、 判断儿同的兴趣和经验水平,为不同的儿童提供更合适的指导。

第一组幼儿经历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继续制造影子,并给影子搬家——让影子与物体分开——我们的影子可以与身体分开吗——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个探究活动。

第二组经历了找影子、踩影子——在暗室里制造影子——让影子变大变小——制造彩色的影子——我们的影子可以与身体分开吗——光源和影子的方向六个探究活动。

虽然两组儿童的探究活动数量相同,但有些相同,有些不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徐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所获得的经验及已经达到的经验水平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适宜教育与指导,使每组都能够进行适合自己的教学活动。

本书的第六单元对“什么是教学案例”“什么样的主题适合做案例研究”“教学案例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如何撰写教学案例研究案例”“教学案例的基本写作形式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说明,希望可以为教师们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教学案例的含义

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教育事件和教育情境的描述,包括难题、矛盾和冲突。它以丰富的叙事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典型的师生行为和思想。

二、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一)围绕一个突出的主题。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突出一个主题,而不是追求各个方面。

(二)具有典型的教育学意义

教案主题的教育意义可以体现在揭示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上,也可以体现在对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原则的探讨上,而更多的则体现在关键经验的确立和教育教学行为的选择上。

(三)要有延伸、发展的空间

教学案例的主题应该是开放和发展的。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研究的主题必然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主题。无论问题如何呈现,如何解决,案例开发者和其他人都可以继续深入思考和讨论。

(四)能促进教师和儿童的发展

三、教学案例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师进行教学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或教学现象如时记录下来,写成案例过程,然后围绕案例过程中所反映的主题进行个体反思和集体研讨,明确案例中的主要问题与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最终经过加工与整理形成教学案例,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 前期准备和精心的课前教学设计

(二) 研究状态下的教学实践

(三) 深度反思与积极互动

(四) 撰写案例

四、教学案例的撰写

(一)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

1.案例标题

2.案例背景

3.案例事件和过程

4.对案例事件的反思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案例除标题外,一般包括案例背景、案例事件和过程、案例反思三个基本的结构要素,并不是指每一个教学案例都必须分为着三个部分来写,也就是说不是教学案例必需的写作结构,而是只要一个教学案例中包含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就可以了。

(二)教学案例的几种形式

1.实录式

实录教学案例是指以白色方式记录教育教学事件的一种案例写作形式。主要以对师生双方的对话、行为以及当时的各种具体情景和细节的描述为主,重在突出事件过程的真实性。

2.叙事式

叙事教学案例是以故事叙式的形式展示教育教学事件。一般都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与情节等故事要素。抓住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行为的故事性,在叙述时将教育教学中所发生的事情结构成故事娓娓道来。

3.概述式

概述式的教学案例是指将教育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概括式描述、并且在描述的过程中夹叙夹议。

总之,教学案例研究是适合幼儿教师开展日常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开展教学案例研究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科研能力,让我们在了解教学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学会“做”教学案例研究,在“做”教学案例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教学案例研究的理解,获得自我提高和幼儿良好发展的双重收益。

读这本书的过程使我深刻地体会了案例研究的过程。自己获得了看待问题的新视角、改进教育教学的新动力。书中的案例设计理念新颖,环节清晰,方法灵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建议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的改动,也尝试一下,我想,在实践中去理解书中的理念,应该会更有成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