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发表时间:2025-10-01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十五篇。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作文是我们常见的任务。写作时,主题应集中,深入阐述,以避免偏离主题。若你总是感到无从入手,可以参考以下整理的与二十四节气芒种相关的谚语,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今年的春分是3月21号,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时间相等。
“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的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二年级是春分立蛋,三年级的要做个鸡蛋保护器,要保证从三米左右,扔下来不会摔碎。我们一接到这个消息立刻回家就做,第二天我看了看别人的鸡蛋保护器大多数是用香梨网套做的,其中就有我一个,有的是气球的,有的是泡沫的……各种各样的鸡蛋保护器让我大开眼界。
我们最期待的`时刻来了,第二节课下课做完操,我们集中在一起,老师让我们全体蹲下,让班长选了三个做的比较好看的鸡蛋保护器,分别有王智杰,刘治国朱海洋,他们拿着自己做的鸡蛋保护器上了三米左右的高台,等主任喊口号,可过了四十分钟左右还没有动静,这时候我们已经精疲力尽,我们坐在口风琴上,唱歌、聊天、做做游戏这样就不会一动不动的坐着无聊了,终于他们要扔了,可我们一点看的兴趣也没有了,仍然在玩自己的,最后他们都扔完了,都宣布结果了,可我们还是没精打采的,回到班里,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班上的扔的鸡蛋一个都没碎,所以获得了胜利,我们可高兴了。
中午回到家,我也想试试立蛋,妈妈把一个生鸡蛋放在茶几上,我立了好几次,但始终立不起来,妈妈第一次就成功了,而且随便一放就能立起来,妈妈去炒菜了,爸爸也回来了,爸爸在我身旁指导我怎样立蛋,我虽然失败了好几次,但我依然坚持下去了,一会儿我终于立起来了,我连忙叫妈妈过来,妈妈闻声赶过来,高兴的说"你终于也能立起来了,真棒!",夸得我心里甜滋滋的。
春分真有趣呀,!我们要把这个传统习俗保持下去!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时间匆匆流过,冬去春来,和煦的风吹醒了一切。这生机盎然的春天又到了,我为了进一步接触大自然,决定就在清明节外出踏青。
踏上软绵绵的小草,微风吹拂我的脸颊。周围的树木奋力的吐出嫩芽,绿油油的,随风摇曳,让人从心底流露出一种自由、舒适的感觉。路边草丛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花儿,蝴蝶、蜜蜂就在草地上翩翩起舞。小河的水流叮咚作响,白云洁白无瑕,让人们的心情格外的舒畅,湛蓝的'天空中有几只自由翱翔的小鸟,叽叽喳喳,似乎就在诉说春天的到来。
田野里的变化也非常的大,一片片绿油油的小草围绕着那一块块金黄的油菜花,一朵朵油菜花竞相开放,闪闪发光;那整片的一望无际的油菜田,就像就在绿色的地毯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黄绒。油菜田边的小河哗哗流淌着,河水碧绿,菜影倒影,黄绿分明。
我明白了,原来春天是一个大画家、音乐家、裁缝师……是她唤醒的枯树,是她点缀的山坡,是她演奏的森林交响曲,是她给朵朵的花儿套上了五彩缤纷的花衣,给它们喷上了让人着迷的清香,使它们个个争妍斗艳,好不美丽!这时,几个孩子嘻嘻哈哈的跑过来,他们手中的风筝也越升越高,忽上忽下的,孩子们的笑声也随风飘远。
春天就在哪里?春天就在桃树枝头;春天就在花儿心中;春天就在天上的风筝边;春天就在清澈的湖水里;春天就在孩子们的笑脸上……
春天包围着我们,无处不就在,只要你留心,随处都可以找到春天的踪迹。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春分的太阳或许是最公正的,它把阳光公正地分给地球的南北,生活中看待任何事物也应像春分时节的.太阳一样--公正。
历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对中国有很大影响的人物,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推翻封建的孙中山;开国建业的……但历史却让一个人背上了千古的罪名--曹操。
曹操篡夺了刘家的天下,历史称之为不忠。曹操为人奸诈、阴险,还策划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连京剧里曹操都是白脸奸臣。但公正地看待曹操,他也有英雄的一面。
公正地看待他,他有任人唯才的博大胸襟。关羽被曹操俘虏之后,曹操并没有因为他是刘备的一员干将而诛杀关羽,而是以礼相待,并任为将军。他求贤若渴的态度在他的诗作中也得以体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当年刘备第二次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力主铲除后患,曹操却劝以:"当今乃用人之际,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保住了刘备一命,并重用刘备。或许正因为他豁达的情怀,才使攀龙附凤的谋臣策士纷至沓来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今天一早,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回家同学们完成一个作业:竖鸡蛋。”同学们愣了,问:“为什么呀?”老师笑笑:“因为‘春分到,蛋儿俏’。今天是春分,按照中国的习俗,看看谁能把鸡蛋竖起来。”
终于放学了,我有点儿小兴奋,一路小跑回到家,便迫不及待的拿出鸡蛋,准备完成“春分竖蛋”的任务。我本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事儿,可是鸡蛋却不太听话,怎么也竖不起来,连续几次失败后,我有点着急了,我决定求妈妈来帮忙。
妈妈忙活儿了大半天,结果和我没有一点儿区别,但妈妈总有很多鬼主意,她把鸡蛋的一头儿粘上双面胶:“看看啊,竖起来了吧。”妈妈得意的说,“我厉害吧!”“厉害,厉害!”我附和着。可爸爸不同意了:“你们这叫投机取巧,是不对的。”“这可怎么办?”我急得快要哭了,爸爸只好亲自上阵。爸爸又鼓捣了一阵子说:“还是向百度请教一下吧。”我们在手机上搜索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成功的例子。于是我和爸爸决定再次实验。
我们找来盐和水帮忙:先将鸡蛋大头儿的一端蘸些水,再蘸些盐,又准备一小撮盐放在桌面上,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竖蛋了。我好紧张,不知这次能不能成功,我屏住呼吸,把鸡蛋小心放在盐堆上,轻轻松开手,吹走多余的盐。奇迹发生了,鸡蛋真的竖起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竖蛋了,竖蛋了,欢迎春天的到来!”
终于完成了任务,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想,做事情总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坚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成功。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
2、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风是雨头,风狂雨收。
5、四季东风四季下,只怕东风吹不大。
6、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7、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8、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9、夏至下雨十八河。
10、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11、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12、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13、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14、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15、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16、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
17、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
18、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麦割夏至(山东)
2、夏至三庚数头伏。
3、长到夏至短到冬(北方)
4、冬暖春寒夏雨多(阜阳)
5、冬至饺子夏至面(山东)
6、冬至鱼生夏至狗(广东)
7、夏至馄饨免疰夏(武进)
8、夏至闷热汛来早(南方)
9、夏至三庚便入伏(北方)
10、夏至无风三伏热(南方)
11、夏至无雨三伏热(江浙)
12、夏至杨梅满山红(江浙)
13、夏至有雷三伏热(南方)
14、夏至有雨应秋早(南方)
15、夏至雨点值千金(南方)
16、夏至,愛呷不愛去(台湾)
17、夏至狗无处走(广东中山)
18、夏至栽苕斤斤吊吊(江西)
19、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
20、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21、芒种晴天,夏至有雨(河南)
22、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23、芒种有雨,夏至晴天(河南)
24、夏至大烂,梅雨当饭(江浙)
25、夏至狗,冬至猫(广西北海)
26、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27、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华北)
28、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河北)
29、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南方)
30、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阜阳)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2、端阳吃过粽,棉衣高高送。
3、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4、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
5、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6、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
7、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8、过了中秋节,一夜冷一夜。
9、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10、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11、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12、小寒大寒,无风水都寒。
13、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14、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15、白雪堆禾塘,明年谷满仓。
16、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
17、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
18、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19、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20、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21、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22、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23、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24、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25、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26、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27、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
28、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29、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30、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31、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
32、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33、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34、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35、乌云往东,有雨稀松。
36、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
37、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38、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39、冬至不过不寒,夏至不过不热。
40、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41、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42、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43、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44、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45、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46、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47、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48、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2、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3、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5、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6、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7、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8、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9、小寒暖,立春雪。
10、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11、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12、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3、小雪白兆大旱,大雪白连根烂。
14、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15、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6、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
17、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18、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19、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20、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21、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2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23、雨天麻雀叫喳喳,云退晴刮刮。
24、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25、小寒寒,惊蛰暖。
26、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7、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28、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29、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0、立冬小雪,抓紧冬耕。
31、三月雷,麦屹堆。
3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33、麦怕清明连夜雨。
34、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35、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36、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37、霜降无霜,碓头无糠。
38、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39、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40、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41、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42、春分无雨到清明。
43、风前暖,风后寒;霜后暖,雪后寒。
44、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45、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46、秋分有雨来年丰。
47、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48、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49、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50、三九不冷夏不收。
51、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52、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53、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54、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5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56、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57、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58、处暑罗卜白露菜。
59、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60、雹打一条线,霜杀一大片。
61、处暑下雨烂谷箩。
62、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63、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64、夏至下雨十八河。
65、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66、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67、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68、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69、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70、春分西风多阴雨。
- OK语录网本周爆款内容精选: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二十四节气谚语和俗语 | 二十四节气谚语顺口溜 | 二十四节气立夏祝福语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二十四节气谚语
71、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72、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73、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74、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75、南风冷有雨,南风烧有风。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2、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唐·白居易《销夏》
3、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宋·司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4、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唐·元结《登殊亭作》
5、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宋·尤袤《大暑留召伯埭》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2、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3、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4、蚊子嗡嗡叫,明天雨来到。
5、早呱呱,风刮大;晚呱呱,雨哗啦。
6、牛虻叮人,大雨倾盆。
7、中伏种萝卜,末伏种油菜。
8、芒种万物播,夏至做黄梅;小暑耘收忙,大暑是伏天。
9、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10、今天蜜蜂忙,明天雨衣忙。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旱天厨房落烟油,雨在明天晌午头。
2、蝴蝶屋内飞,下雨不到黑。
3、羊吃草没个饱,明天就要洗个澡。
4、大暑前后,衣裳溻透。
5、筋骨疼,雨打洞。
6、遇到伏旱,就要减产。
7、雨蛤叫不停,风雨不容情。
8、蚂蚁搬家蛇过道,家里有人场里跑。
9、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10、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11、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12、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13、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14、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15、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1、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2、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3、白天光照强,夜晚露水狂,庄稼丰收有希望。
4、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5、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今年小满节气从5月21日11时34分开始。小满———夏暑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农家,从庄稼的小满里憧憬着丰收的殷实。
小满节气,阳气始升,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夏收作物已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农村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时期从此拉开了帷幕。
我国古人讲小满有三侯:一侯苦菜秀,二侯靡草死,三侯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凉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小麦开始成熟。
生活的经验来源于对大自然细致认真的观察。对孩子们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乖巧的儿子极喜欢到田里帮忙,不放弃任何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只是暑假里他才可以大显身手。
晚饭后正好有空,趁着他对小满节气的求知欲,带他到田里走了走。路旁树木浓郁,风儿送来阵阵麦香。一路他兴奋的问我:“妈妈,前面不远就有麦田吗?”我示意他向前走,很快到了田边,儿子看到波浪起伏的麦田,欣喜不已:“妈妈,小麦长的很快呀!”一路上,儿子收集着他想要的信息:一个饱满的麦穗,两棵发黄的燕麦草,几根干黄了的不知名的细细叶子的草,还找到田边一棵茂盛的苦屈菜,还有一些美丽的野花野草。我们绕着整块田地跑了一大圈,菜园里的包菜,大蒜和小葱,还有早种了的.玉米的禾苗,无不引起他的好奇和欣赏。
回到家里,我们一起朗读欧阳修的《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似懂非懂的沉思已经把他带到睡梦里去了 。
望着稚嫩的睡梦中的小脸,不知道这沁人心脾的带着麦香味的晚风能否拂去他夏日的浮躁,或者甜美的梦里也憧憬着丰收的希望?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20xx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简析:】
1.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
关于“二十四节气入围非遗名录”,你怎么看?
两个问题有些区别,前者地理,后者政治,那么语文在哪里呢?
起码是语言,思维要清晰,态度要明晰。有点独立思考和真知灼见,最好了。问题在于——
统而言之,老孟、小郦的话指向申遗工作,小丁的话指向生活现实,三人纯属闲聊,并无观点的根本冲撞,甚至某种程度上是互相补充的。倒是他们每个人,我们都可以跟他好好“商榷”一下。民族自豪感爆棚的老孟、情怀满溢唯美流淌的小郦、活在当下脚踩大地的小丁,哪一个不是“话题大王”?
若沉湎于抱残守缺与推陈出新,纠缠于节气价值与申遗意义,在二元之间彼此徘徊,写作格局似乎嫌小,聚焦的点还嫌分散。
2.所以,愚以为,完成本文,关键点在于找到靶子,针对话题的核心与本质,集中火力鞭辟入里。那么,那个点在哪里呢?
同类事件似乎也不少,据说中国已有昆曲、京剧、中医针灸等26项列名非遗。与它们相比,“二十四节气”的个性和共性是什么?作文材料存在“节气”与“非遗”两个维度,虽有联系,实为两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黏合式的就事论事、深度挖掘,还是以小见大、扩展拓展式的引子式写作思维,有点费脑。
换言之,这道作文题,其实是站在了一个“作文命题趋向”的分水岭和风口上。向前走、向后转,是一闪念的事。
3.否定倾向拟题:
祖宗智慧解不开当下困局
花式秀遗产展露国人小智慧
节气入非唤不回久违诗意
节气申遗不必普大喜奔
文化事件的科学审视是审美错位
止于情怀的节气入非不必做溢美评价
纸上风景带不来心潮澎湃
肯定倾向拟题:
节气局限性无碍遗产传承心
过日子不是节气入非的思考基点
非遗舞台缅怀节气无可厚非
濒危是节气申遗的出发点
4.完成此题,很大程度上,精力放在增强作品的“语文味”上。实在有些心累啊。
【优秀范文:】
“节气入非”非关农事
历时三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人为“智慧”登堂而欢欣,有人因其无补于“日子”而不屑。我认为,节气入非非关农事,是文化事件,不宜做科学考量。
诚如老孟所言,二十四节气,带有浓烈的先民气息,确是“老祖宗的智慧”,在久远的农耕时代,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虽曰中国,实乃黄河,与北温带、出苗率、复合肥等现代科学相比,其准确性自不可比。
二十四节气当属“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类别。“节气入非”,其初衷及意义在拯救濒危、保护文化,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国人欣喜可理解,兴奋大可不必。过去的火焰,暖不热今宵的寒意。
今天,谈论农事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所谓二十四节气,不过是这大尴尬之小切面而已。刀耕火种二熟三熟之农法,镰镢锨锄篮筐筛箕之农具,豆谷麦稻瓜笋蔬莨之农作物,或淘汰悬置,或止于入口。拥有话语权和表达力的人群,对栖身土地伴随节气的人群,说着苍白无力的评语。其实,在节气的流传过程中,它不仅是农事术语,更关乎民俗,清明祭扫、冬至温补,即可见一斑。
毋庸置疑,对气温、寒暑、冰雪、萌枯等物候学元素的关心,是重要的.。竺可桢先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两次试图建设全国物候数据网,却先后被战争、wen革打断。可以想见,古朴的二十四节气之说,对于现代农业之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三年申遗路,崎岖招魂心。但若止于列入名录,则无非是来一次文化工程,多一个旅游项目。若加顺推,假以时日,太极八卦、五音六腑、七夕九州等陆续入非也未可知。若不细察,遗产入非,根在文化,念在濒危,却旨在录名,效在消费。一场文化意淫,半尊坍圮雕像;曾经的主流信仰,如今的小众念想。
小郦所谓“诗意”,不过是文字组合的美妙,头脑画面的魅惑,草长莺飞谷雨小雪的诗意。原创化命名、物候性概括、绝句式表达,是想象力,而非切肤感,是干瘪城市精神对泥土的天然向往,精致现代生活对粗粝的饥渴追寻。这种叶公好龙般的大话诗意,几乎没有多少真切滋味。当我们在北上广和归故乡之间徘徊,在微商网购与体制内外纠缠,农业话语体系已经变得何其边缘和微弱。
申遗成功,看似普大喜奔,实乃“他人的故事”,我们又拿着古人和农民的素材,到世界的屋顶上消费了一把,走下秀场,归于沉寂。
节日入非,非关“过日子”,小丁误将文化淆科学,无异于鸡同鸭讲。不能拿现代科学高度,对古代农业求全责备。以《现代生物学教程》标准审视《梦溪笔谈》,自然哑然失笑处多矣。
文化的归文化,科学的归科学,用非遗给节气燃一把精神暖火无可厚非,再多的奢望怕不现实,也无必要。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
妈妈说,惊蛰,也称启蛰。它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老三,它的到来代表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也代表我可以一点一点脱下厚外套,然后跑到田野里去活动一下蜷缩了一整个冬天的筋骨,甚至也可以去放放风筝,和我的小伙伴们到处奔跑。我喜欢这个节气,天气回暖、轻松舒展…
惊蛰,雷之震。黄帝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敲起了夔牛鼓。
“轰隆隆”,黄帝一敲,敲醒了蛰伏的小动物。蚂蚁蟋蟀争先恐后的钻出了泥土;刺猬乌龟打着哈欠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就连一向懒洋洋的大肥猪也哼唧哼唧的拱出了猪圈;燕子麻雀在树林间愉快的.穿梭,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动物们的加入,让大地变得朝气蓬勃。
“轰隆隆”,黄帝二敲,敲醒了酣睡的植物。迎春花醒的最早,然后桃花、樱花、蔷薇花…各种花接踵而至。柳枝抽了芽儿,桑树、榆树…种种树也都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抽着丝吐着绿。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望无际嫩绿嫩绿的海,映入眼帘,春意盎然。植物的苏醒,也让大地充满了生机。
“轰隆隆”黄帝三敲,敲醒了沉寂的人们。积累了一整个冬天的懒惰呀,它被春雷一扫而光。大人们精神抖擞,心情愉悦,更加勤劳热爱劳动了。你看,他们在田间拾起了锄头,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春种一粒粟,期待着秋收万颗子。小朋友们也精力充沛,磨刀霍霍的冲出了房间,冲向了世外桃源,冲进了春天里,开始了新一年的成长。
雷公电母,总会召唤来少不了的春雨。它悄无声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渭城朝雨,雾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它为万物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惊蛰节气来了,雷声时常响起,春雨时常落下,大地充满生机,欣欣向荣。春天为这个世界召唤了新的色彩!我喜欢这个节气,我喜欢这个季节,我会在春天的舞台上,描绘属于我的色彩,好好长大,拥抱这美好的世界。
- 更多精彩的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欢迎继续浏览: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