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古诗七言

发表时间:2022-02-10

三五七言。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968OK.com相关文章推荐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鉴赏

此诗含义为何,佳处为何,要理解正确,关键在于对篇末“荣名”二字的解诂。古今注本于荣名有二解。一说荣名即美名,又一说则谓荣名为荣禄和声名。由前说,结二句之意为人生易尽,还是珍惜声名为要;由后说,则其意变为:人生苦短,不如早取荣禄声名,及时行乐显身。二说之境界高下,颇有不同。贪按荣各一词,古籍屡见。如《战国策·齐策》:“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淮南子·修务训》:“死有遗业,生有荣名。”其均为令誉美名之义甚明。

疑义既释,则诗意及结构自明。诗以景物起兴,抒人生感喟。回车远行,长路漫漫,回望但见旷野茫茫,阵阵东风吹动百草。这情景,使行旅无已,不知税驾何处的诗人思绪万千,故以下作句,二句一层,反复剀陈而转转入深。“所遇”二句由景入情,是一篇枢纽。因见百草凄凄,遂感冬去春来,往岁的“故物”已触目尽非,那么新年的自和,则不能不匆匆向老。这是第一层感触。人生固已如同草木,那么一生又应该如何度过。“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立身”,应上句“盛衰”观之,其义甚广,当指生计、名位、道德、事业,一切卓然自立的凭借而言。诗人说,在短促的人生途中,应不失时机地产身显荣。这是诗人的进一层思考。但是转而又想:“人和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即使及早立身,也不能如金石之永固,立身云云,也属虚妄。这是诗人的第三层想头。那么起初的只有荣名——令誉美名,当人的身躯归化于自然之时,如果能留下一点美名为人们所怀念,那么也许就不虚此生了吧。终于诗人从反复的思考中,得出了这一条参悟。

当汉末社会的风风雨雨,将下层的士子们恣意播弄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思索。有的高唱“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表现出争竞人世的奋亢;有的则低吟“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显示为及时行乐的颓唐。而这位愿以荣名为宝的诗人,则发而为洁身自好的操修。虽然他同样摆脱不了为生命之谜而苦恼的世纪性的烦愁,然而相比之下,其思致要深刻一些,格调也似乎更高一点。

这是一乎哲理性的杂诗,但读来却非但不觉枯索,反感到富于情韵。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他的思索切近生活,自然可亲,与后来玄言诗之过度抽象异趣,由四个层次的思索中,能感到诗人由抑而扬,由扬又以抑,再抑而再扬的感情节奏变化。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这位诗人已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到了诗歌之境主于美的道理,在景物的营构,情景的交融上,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新境地。诗的前四句,历来为人们称道,不妨以之与《诗经》中相近的写法作一比较。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黍离》是《诗经》的名篇。如果不囿于先儒附会的周大夫宗国之思的教化说,不难看出亦为行人所作。以此诗与之相比,虽然由景物起兴而抒内心忧苦的机杼略近,但构景状情的笔法则有异。《黍离》三用叠词“离离”、“靡靡”、“摇摇”,以自然的音声来传达情思,加强气氛,是《诗经》作为上古诗歌的典型的朴素而有效的手法。而此诗则显得较多匠心的营造。“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迈”、“悠悠”、“茫茫”、“摇”,叠词与单字交叠使用,同样渲染了苍茫凄清的气氛,然而不但音声历落,且由一点——“车”,衍为一线——“长道”,更衍为整个的面——“四顾”旷野。然后再由苍茫旷远之景中落到一物“草”上,一个“摇”字,不仅生动地状现了风动百草之形,且传达了风中春草之神,而细味之,更蕴含了诗人那思神摇曳的心态。比起《黍离》之“中心摇摇”来,此诗之“摇”字已颇具锻炼之功,无怪乎前人评论这个摇字为“初见峥嵘”。这种构景与炼字的进展与前折“所遇”二句的布局上的枢纽作用,已微逗文人诗的特征。唐皎然《诗式·十九首》云:“《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作用即艺术构思),可称慧眼别具;而此诗,对于读者理解皎然这一诗史论析,正是一个好例。

皎然所说“初见作用之功”很有意思,这又指出了《古诗十九首》之艺术构思尚属于草创阶段。此诗前四句的景象营构与锻炼,其实仍与《黍离》较近,而与后来六朝唐代诗人比较起来,是要简单得多,也自然得多。如陆云《答张博士然》: “行迈越长川,飘摇冒风尘。通波激枉渚,悲风薄丘榛。”机杼亦近,但刻炼更甚,而流畅不若。如果说《十首诗》是“秀才说家常话”(谢榛《四溟诗话》),那末陆云则显为秀才本色了。由《黍离》到此诗,再到陆云上诗,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演进足迹,而此诗适为中介。所以陆士雍《古诗镜·总论》说“《十九首》谓之《风》馀,谓之诗母”。

对于人生目的意义之初步的朦胧的哲理思考,对于诗歌之文学本质的初步的胧的觉醒。这两个“初步”,也许就是此诗乃至《古诗十九首》整组诗歌,那永久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喜见外弟又言别-欣赏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释

1、外弟:表弟。

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译文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

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

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

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

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赏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古诗词经典唯美五言名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诗拥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形式。你读过的古诗名句还有哪些呢?下面是OK语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经典唯美五言名句》,仅供您参考。

古诗词经典唯美五言名句(篇一)

1.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3.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4.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5.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

6.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辛弘智《自君之出矣》

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8.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0.忆对中秋丹桂丛。——《一剪梅·中秋元月》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2.思君令人老,岁月忽以晚。——《行行重行行》

13.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5.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宋王安石《江上》

16.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容若《虞美人》

17.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8.但使两心相照,无风无月何妨。——周炼霞《寒夜》

19.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2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

古诗词经典唯美五言名句(篇二)

22.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2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4.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25.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6.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2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9.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33.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3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满江红·中秋寄远》

3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3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9.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40.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唐·杨凌《句》

4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关于端午节的诗五言绝句18条


“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出自唐·吕岩《五言》。”经过整理筛选OK语录网为大家展示《关于端午节的诗五言绝句》的魅力,通过阅读这些句子你将获得一些启发。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佳节往往离不开端午祝福语的存在。端午祝福语是我们向亲人朋友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1、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出自唐·吕岩《五言》

2、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出自魏晋·左思《娇女诗》

3、出自杜甫的《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4、开始是辛苦农人采摘野荷花,“涉江釆芙蓉。”

5、《端午》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6、关于传统节日的五言古诗有很多如有关除夕的:

7、桃李已成尘,葵榴各斗新。红颜年少子,白发背时人。乙卯端午十绝

8、《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苏轼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9、《端午即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0、《端午日赐衣》是杜甫所作,出自《全唐诗》。《端午日赐衣》是唐代杜甫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五言律诗。诗人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实际上是描写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这首诗整体语言风趣,运用了典故,表现了自己在端午节终于可以做官的心情,是对皇帝的感恩。

11、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12、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3、《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4、《屈原塔》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15、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16、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出自宋·文天祥《正气歌》

17、荷花是如此的天然美丽,与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并存,自有文字以来,留下无数荷花诗。采莲是最常见的场景。

18、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擫。——出自唐·元稹《高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