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圆的数学日记(范文十五篇)

发表时间:2025-02-08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的数学日记 篇1

周末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外面买东西。

我们先去了超市买了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我们一共要买盐、醋、黄酒和拖鞋当在买拖鞋时,有两种拖鞋,第一种拖鞋的价格是15元,第二种拖鞋的价格是24元,但在价格旁边又写上了“打五折”。我在心里想着:24—5=19元,但19比15大,所以第一种拖鞋更便宜些。可是妈妈这时去拿了第二种拖鞋,我连忙对妈妈说:“妈妈,24—5=19元,第二种拖鞋的.价格是24元,再减去五元,也还剩19元,但19还是比15大呀,为什么要拿第二种拖鞋呢?”“因为这里的"五折"等于24元中的一半,”妈妈仔细认真地跟我说,“所以就是拿总价除以一半,就列式为24÷2=12元,现在就是15比12大了,所以第二种拖鞋更便宜些。”现在终于明白了。

正当我们要去结账时,突然想起来还要买牙膏,便赶紧急急忙忙地跑到了生活用品区,并找到了牙膏的位置。妈妈看中了一款牙膏,看完后便叫我把这款牙膏的普通价和会员价之间的价格算出来。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结果妈妈说到:“二年级的减法居然忘了,回家还要复习!”我不好意思的笑了。

生活处处都有数学!

圆的数学日记 篇2

上好佳

正月里,亲戚们送给我2袋“上好佳”,我一直藏着不吃。

今天,我正想拆了吃,妈妈却说要我算一算再吃。我一拆开,就发现1大袋里面还装着8小包。于是,我用乘法很快就计算出来:2×8=16(包)一共有16包。妈妈说我这样计算是完全对的。我正要吃,爸爸却说:“我再考考你,怎样?”我也不甘示弱,连声说:“好,好。”

爸爸马上出题了:“如果每袋里面装7包,那你一共能吃到多少包呢?”我一口气就把算式和想法都说了出来:“不就是求2个7包嘛。用乘法计算:2×7=14(包)。”爸爸笑眯眯地说:“对,我女儿真聪明。”我听了爸爸的夸奖,自言自语地说:“那我以后做作业也要多想几个如果,那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

圆的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作业做好了,钢琴弹好了,字也写好了,干什么呢?我这里翻翻,那里看看,最后从书柜时翻出一本书来——《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500个数学故事》。我扒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忽然,我翻到了103页,便发现了勾股定理。关于勾股定理,我们已经谈过很多了。但是勾股定理是谁最早发现的呢?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是我们中国人!”

原来,周朝初年的大政治家周公旦与当时的数学家商高的在一起讨论关于直角三角形的一些问题。其中就说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问题:在研究矩形前需要知道九九口决,设想把一个矩形沿对角线切开,使得短直角边(勾)的'长为3,长直角边(股)的长为4,斜边境贸易弦)则为5,并用四个与上述直角三角形一样的半矩表把它围起来拼成一个方形盘,从它的总面积四十九中减去由勾股弦均分别为3、4、5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构成的两个矩形的面积二十四,便得到解决最初所作正方形的面积二十五,这种方法称为“积矩”。

“哇噻”我看到这儿,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这个商高好聪明哦,不愧是(智)商高,嘿嘿。”

我决定,我要向商高学习,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圆的数学日记 篇4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到了黄山脚下,一个山清水秀,风景格外美丽的小镇—杨溪,那就是我的老家!

这里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和大草原上的一样蓝,天空中小鸟在自由的飞翔,蝴蝶、蜻蜓欢快的舞动着翅膀。山上有茂密的植物,竹子绿油油的,树叶绿中带黄。河里的水是那么的清澈,一眼都能望得见底下的鹅卵石呢!水中还有一只大鸭子领着一群小鸭子欢快地游着泳。不远处还有几只白鹭正在捕食小鱼,奶奶说:今年到这里的白鹭非常多,在山的那边更多呢。

过了小河,就到了大妈家的菜地,认识了许多蔬菜,有瘦瘦长长的.芹菜,有一大串一大串的扁豆,还有火红火红的辣椒—————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芋艿和茭白呢!因为芋艿是我自己挖的,芋艿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时候,和佛像的脑门一样,好大的一团,真难看!不过吃起来又香又糯,特赞!

茭白是爸爸先找到的,我就问:“爸爸你从哪里弄来的?”

“当然是采的,你以为偷的吗?”爸爸笑着说。

“在哪里?”

爸爸指了指不远处的茭白林说:“在那里!”

我飞快地向茭白林里跑去,东看看,西找找,还钻进茭白丛里找,就是找不着,我就问爸爸到底在哪里,爸爸指了指茭白的根部,说:“鼓起来的地方,你剥开看看。”我剥开外面的叶子,又嫩又白的茭白就出来了。我对爸爸说:“你真聪明!”

临走前的晚上,我看着满天的繁星,对着一颗最明亮的星星说:“星星呀,星星,明天我就得回家了,我还能看得到你吗?只要空气好的时候才能看得见你啊,要知道我们那里的空气————真是惨不忍睹!”星星眨了眨眼睛,仿佛听懂了我的话。

圆的数学日记 篇5

一天,有一位老师想测试一下他的学生数学学的怎么样。于是,他便在一次上数学课时说:“我给你们每人一张纸,在上面写任意的4个数,我敢说每人写的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同学们不信,于是老师便发纸。不一会儿,大家都写好了。

当同学们一个个念所写的数时,老师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两个数。没有一个同学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两数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任意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数只能有3种可能,即余0、1、2。如果把自然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只能分为3类。

而老师让同学们写的是4个数,这么必然有两个数的余数相同。余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大数减小数),所得的差,当然能被3整除了!同学们明白后纷纷向老师投去钦佩的目光。同学们,你们不想试一试吗?

圆的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家乐福里面的香村基吃饭,我吃了10元钱的饭,爸爸吃了8元钱的饭,妈妈也吃了8元钱的饭,我们一共吃了26元钱的东西。吃完饭后,我们就到家乐福里面去购物,买了74.5元的.全棉双人九孔被、10.8元的建华调和芝麻香油、6.9的光碟、6元的小小光明新鲜奶酪、5元钱的缝纫机针、2.5元锥子、1元钱的缝纫线、45元的伊利低脂高钙牛奶,一共用了151.7元钱,妈妈给阿姨201.7元,阿姨找给妈妈50元。有着清晰的思维,真是太棒了。

圆的数学日记 篇7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1元里面有10个1角,1元里面有2个5角。10元里面有10个1元,10元里面有2个5元,10元里面有5个2元,100元里面有2个50元,100里面有10个10元,100元里面有5个20元。

人民币分为两种面值,纸币和硬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平时要节约用钱,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星期天,妈妈给我100元钱,要我去买学习用具,我高高兴兴的拿着钱来到超市,就买了一个橡皮2元,书包32元、文具盒5元、彩笔12元、一大捆铅笔10元钱,收银员要我算一算一共要多少元钱?

我想起在学校的数学课上学过的连减计算方法,列式:100元—2元—32元—5元—12元—10元=61元,收银员夸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我开心的笑了。

圆的数学日记 篇8

昨天我和妈妈去了粮食批发市场,去看看1吨到底有多重。我们先来到一家卖粮食的店铺,看到了很多的大米堆在店里,每袋大米的袋子上都标着25千克,这时我在想几袋是1吨呢?就想到了数学书上有1吨=1000千克,我先算25+25+25+25=100(千克),再算出10个100是1000,就知道了10个4是40,所以40袋大米是1吨。

我用手掂一袋25千克的`大米很重,怎麽也掂不起来,我就两手抱着袋子,想把大米抱起来,可是怎麽也抱不起来。于是,我就试着用背来背,但是怎麽也背不起来。我就想1袋25千克的大米都这麽重,更别说1吨了,1吨可是40个25千克呀!肯定会更重。我们还在店里看到一大堆大米,我问店里的那个叔叔这堆大米有多重,他说有60吨重,刚才我提25千克的大米都提不动,那60吨就更重了。

我和妈妈出了粮食批发市场,就来到了肉联厂,想看看一头猪有多重。我们来到养猪的猪圈,看到了一头头又大又肥的猪,每头猪大约有115千克,一个猪圈里有20头猪,那麽多少头猪是1吨呢?那麽20头猪又有多重呢?我想了想10 个100是1000,所以10头猪大约是1吨零150千克,那麽20头猪大约是2吨零300千克。今天我认识了1吨有多重,也认识了几吨和几十吨有多重,今天收获可真多呀!

圆的数学日记 篇9

时间的流逝总是洗涤着我的记忆,但又给我带来了新的记忆,将从前的一幕幕转变成了我的回忆。

三年之前刚进入初中时,它带给我的是凄清的陌生,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使当时非常内向的我感到一丝害怕,我不敢与那陌生的面孔对视,更不敢与那陌生的面孔交流,我唯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看书,哪怕是身旁再吵,我的视线也不敢离开书本。

时间永不停息的走着,它迈着步伐。我的心中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非常空虚的感觉我思索着我的心中还能装些什么,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这让我非常苦恼。一个很温和的声音进入了我的耳中,是我的同桌问我叫什么名字,而正是这句话唤醒了我空虚的心,我的心中还可以容下朋友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的友谊。我努力地将心中那扇封闭的门尽量打开,可能是我的“力气”太小,所以只能敞开一条细缝。我仍不敢主动和其他人讲话,但我非常希望有人和我搭讪。大概是大家还不太熟的缘故,几乎只有和我坐在一起的人才和我讲了几句话,我努力地增加我的“力气”。

一起的经历大概时间就是我“力气”的来源吧,我心中的门敞的越来越开了,里面的物品也多了,这种满足感的.享受让我非常舒适。

我可以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交流、一起讨论问题……着丰富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心充实起来。欢快的时间是短暂的,所有人都愿意时间停止在他们最幸福的时刻,我亦如此,但时间是大公无私的,他不会因个人的享受而给他人带去痛苦。美好的回忆存入了脑海中,而痛苦的回忆也更随去了。

圆的数学日记 篇10

有一位善良的“母亲”,她的.名字叫“文具盒”,她一共生了四个女儿。

有一天,她准备了一根长尺子,想考考女儿们学习测量的情况。

大女儿说:“我叫橡皮擦,长得矮矮胖胖的。”说完,往长尺子跟前一站,只有2.5厘米高;二女儿毫不示弱,说:“我叫三角板,长得像三角形。”说完也往长尺子跟前一站,有7.5厘米高;三女儿说:“我叫直尺,长得又扁又长,看我的。”说着趾高气扬地往长尺子跟前一站,耶!15厘米高啊;四女儿不服气地说:“我叫自动铅笔,长得又长又圆,四姊妹数我最高。”接着大摇大摆地往长尺子跟前一站,啊!16厘米高也。妈妈高兴地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女儿。”

我站在旁边想:我也学会了测量。

圆的数学日记 篇1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父母去商场购物。“啊!商场真大!”我不禁赞叹。我第一次来到玩具店。这里的娃娃真的很小很可爱。突然,我发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我像篱笆绳上的箭一样跑着。那里真的有很多美丽的东西,各种各样的形状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时,父亲指着那个人影问我:“这是什么人影?”我急切地说:“是长方体!”爸爸又问:“你知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吗?”我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还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简单而明亮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原来是我妈。妈妈轻声说:“长方体体积的`公式很简单。不信可以举个例子。你看,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体积,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我妈话音一落,我突然意识到,“哦,我明白了,长方体体积公式和圆柱体体积公式一样,都是用长宽高。”“我的宝贝女儿终于明白,她必须思考自己的问题,并小心翼翼地去做。”说着,我妈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这一天的购物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圆的数学日记 篇12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非常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许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许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圆的数学日记 篇13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这是从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从中抽取的其中一本,名叫飞翔的圆,里面的主人名叫雷奥,还有他的宠物——帕拉斯。请跟着我们一同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圆。圆是一条闭合的曲线,没有终点。曲线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圆的外缘,或者说周边,叫作圆周。

穿过圆心的圆上两点间的距离叫作直径。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叫作半径。

通过这些你对圆是不是更加一步的了解了呢?!

圆的数学日记 篇14

20xx年x月x日 晴天

张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她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她和蔼可亲,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张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想出了各种办法,总能使我们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去学习。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让我们做。如果谁全做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个和老师拍手的奖励。我全做对了,心里很激动,想到老师和我拍手会有什么感觉和景象。

“叮零零……”放学了。做对的同学争着往张老师那儿跑,我也不例外。轮到我了,我慢慢地把手伸过去,一只温暖的大手在我的手上轻轻地拍了一下,我觉得一股热气充满全身。从此,我更爱学习了。

还有一次,我马虎了,做错了一道题,名字被记到了黑板上。张老师对我说:“马虎了吧?蒿晨,努力吧。老师盼望你期末考好呢。”我听了,含着泪点了点头。

圆的数学日记 篇15

今天早上在特味包子店吃包子,那里的包子实在是好吃,吃得人满嘴都是陷。

这时,爸爸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和儿子同时开始吃包子,儿子吃掉一个半包子,爸爸吃掉六个包子,如果儿子吃了三个包子,爸爸能吃几个包子?”题目一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从他们所吃的个数和来判断的`,即:用一个半加六个是七个半,七个半减三个是四个

半。爸爸说不对。于是,我转而考虑爸爸和儿子吃包子的个数差,还是不对。这时的我是真正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会错。

爸爸提醒我道:“从时间关系入手。”还巧妙地将这道题变了形,这一变,变得我恍然大悟,重新计算了起来:儿子吃一个半包子的时间父亲可吃六个包子,儿子吃三个包子的时间??这一变通思路一下出来了吃三个包子的时间是吃一个半包子时间的两倍,所以爸爸吃的包子个数也是六的两倍即十二个。通过这个可以求出爸爸的吃包子速度是儿子的四倍。算到这儿,爸爸突然冷不丁出来一句:“这显示的可是我们父子吃东西的速度啊!”全家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