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写长城壮丽风光的诗词名句收藏

发表时间:2022-07-08

诗词名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华夏文明的核心。有哪些古诗名句让人不容错过呢?以下是OK语录网小编陆续整理的“写长城壮丽风光的诗词名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写长城壮丽风光的诗词名句【篇一】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初夏》

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5.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佚名《孔雀东南飞》

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

7.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0.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11.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12.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1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6.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7.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写长城壮丽风光的诗词名句【篇二】

19.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20.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苏轼《贺新郎·夏景》

2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2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7.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8.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

29.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0.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31.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元·胡祇遹《阳春曲·春景》

32.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3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34.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35.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36.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写长城壮丽风光的诗词名句【篇三】

37.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3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9.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关汉卿《大德歌·夏》

4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4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42.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44.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王昌龄《从军行》

4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46.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尹式《别宋常侍》

47.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48.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4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51.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5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5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54.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5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