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红岩》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05

《红岩》读后感必备。

只要对原作品的内容有所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近来,很多人都被作者所写的作品深深吸引。 每本书都拥有多个层次的含义,每个人都能捕捉到不同的细节。经过筛选OK语录网的编辑发现“《红岩》读后感”是值得一看的文章之一,要获得更多有关该话题的资料请您继续阅读下方文章!

《红岩》读后感 篇1

这个暑假,我读了著名革命小说——《红岩》。读完后,我感触颇深。勇敢无畏的许云峰;坚强不屈的江姐;冷静沉稳的成岗;积极向上的成瑶……一位位革命战士们为了中国千千万万个青少年的未来,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啊!他们身上的红岩精神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

江姐,那个瘦弱的女共产党,她为解放事业奉献了一切。哪怕见到心中挚爱的头颅高高悬挂在城墙之上,为了不暴露身份,她也仍然一脸从容不迫,不动声色地前去与“双枪老太婆”汇合,尽管被叛徒用枪对准心窝,她也仍然只是用轻蔑的目光扫了叛徒一眼,大义凛然地说:“开枪吧!”就算敌人将竹签钉入手尖,撕裂着血肉,她也仍然坚守党的秘密,绝不屈服!哪怕即将面临被国民党反动派密裁的命运,她也仍然冷静镇定。试问,假如竹签刺入你的手尖,假如严刑威胁着你的生命,你能保持冷静?你能坚守秘密?毫无疑问,不能。可江姐,那个对自己孩子冷漠得有些“不近人情”的女共产党却做到了,她是多么值得敬佩的呀!

成岗——那个冷静沉稳的共产党员,他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一切,每晚,他都会通宵印刷《挺进报》,为的只是让更多民众投入党的怀抱。哪怕军统特务即将破门而入,他为了不让其他同志被捉捕,神色不变的把约好的警号——一把扫帚挂到窗户上去。他虽然被捕了,其他同志却因此脱险。这种忘我的无畏精神,是多么值得让人敬佩!

我想,我们应该学习江姐等革命先烈热爱生活,用实际行动向先辈们证明,我们的党旗将永远高高飘扬!

《红岩》读后感 篇2

《红岩》是一部由曹禺所编写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小说以四川省红岩山区为背景,展现了一群革命者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坚定信念,奋勇斗争的英雄气概。

读完《红岩》,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危险。小说中,主人公们不畏强暴,坚守初心,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总是不停地奔波,不停地战斗,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坚韧不拔和忠诚信仰。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让我深受触动。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舍身忘死,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他们表现出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对民族解放事业的热爱,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毫不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压力。在共产党领导下,他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坚决地打击敌人,努力捍卫人民的权益。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感人肺腑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真实和可信。

读完《红岩》,我深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我深知,要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需要有一批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为了民族的光荣和复兴,不惜牺牲一切,为全国人民谋幸福。他们的勇敢和坚定,让我深感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编认为,读完《红岩》,我深感其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在这个充满悲壮气息的故事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革命者们的不屈不挠和牺牲精神,也能够感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艰辛和挑战。希望每一个读完《红岩》的人都能够从中汲取中学习到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永远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红岩》读后感 篇3

做完功课,我总会走到我最喜欢的最美丽的书柜前,每当我拉看书柜的门,总会看到一本名叫《红岩》的书,这也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书中的一个九岁的孩子深深地感动了。书里讲述了这么一个孩子,他的名叫"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生长在歌乐一个叫渣滓洞的地方,歌乐山没有歌声和欢乐,渣滓洞缺少阳光和雨露,这就是小萝卜头所生活的一个黑暗的年代。小萝卜头很可怜,他从来没象我们一样有过各种玩具,没有书包和书包里的文具,没有见过小老虎和小燕子,没有喝过雪碧和可口可乐,甚至他没有享受过一顿饱饭。

他是一个没有幸福的孩子,他吃的是发霉的米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而我呢?大鱼大肉,香喷喷的米饭,都还嫌难吃。我穿的衣服鲜艳美丽,稍有一点不好看的地方,就放在一边,不穿了。还经常跟妈妈要买这个要买那个,和小萝卜头比起来,我真显得有些无地自容。

小萝卜头,和我们一样大小的孩子,他用自己的生命向敌人证明,只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切苦日子都是甜的,因为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人民翻身作主人。而我们如今这么美好的日子,也都是成千上百个快乐的小萝卜头、千千万万个英勇的共产党用自己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能不感谢他们,能不珍惜现在吗?

《红岩》读后感 篇4

上海历史成列馆有感

步入陈列馆,人们仿佛回到了上海的昨天,申城近代脉搏呈现眼前。陈列馆由序馆“华亭溯源”和“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旧踪”、“建筑博览”、“车马春秋”等6大部分组成,以实物实景再现上海近代发展史。

陈列馆内,人们看到了弯弯曲曲的城厢老街,鳞次栉比的咸货店、酒店、花行、布号、竹器店、打铁铺、客栈等;陈列馆内,人们也看到了30年代上海的石库门弄堂,以及石库门弄堂口的老虎灶、烟纸店,穿街走巷的小贩……陈列馆内十六铺码头,望平街、福州路的报业中心,租界里的华界,大世界游乐场,上海跑马场,20年代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南京路的昔日风采等,使“老上海”回想起流逝的岁月……上海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共有398处近代优秀建筑受到国家重点保护,陈列馆选择了130余座最具代表性建筑,以微缩模型一一向人们展示,其中有汾阳路79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住宅(现上海工艺研究所),北苏州河276号邮政总局大楼(现上海市邮政局),汉口路193号工部局大楼(现市劳动局)等,古希腊、罗马、巴洛克、文艺复兴等时期的建筑风格一一展现。

大路通衢折射出上海的文明进步。上海开埠以来交通工具不断变化,陈列馆从旧式轿子、独轮车、马车、黄包车、脚踏车,至申城的第一辆有轨电车,都以实物形式作了展示。

不久前,市领导参观了“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后,高度评价说“青少年看了受教育,老年人看了可回味。”

原汁原味 再现真实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力求原汁原味地再现百年上海的历史风貌和民间风情,市文管委、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等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设计铺设馆内石库门弄堂一条“弹硌路”费了好大周折,工作人员最后在市郊嘉定县城找到上海仅存的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花岗石“弹硌路”,并找到早已退休的市政工人,请他们现场施工铺路,昔日上海的“弹硌路”终于铺就。

陈列馆中的“百珠大礼轿”也是一件实打实的绝版真品,这座礼轿上雕刻了众多戏剧故事和人物,据说是旧上海最大的“物华号”贳器铺,请10位木雕师花费10年时间才精心雕琢而成。

陈列馆的每一件实物,都有它不平凡的来历。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不仅是申城百年沧桑的一个缩影,也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它作为上海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与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们仿佛听到了上海铿锵的时代脚步声……

《红岩》读后感 篇5

寒假我读了《红岩》这部长篇小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许多革命先烈,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岁月甚至宝贵的生命。

这部红色经典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英勇气概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山城重庆的共产党员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迫害,在狱中,许云峰、成岗、江姐等许多同志受尽了酷刑,可他们还是坚贞不屈,将共产党的信念坚守到底。正如江姐说的:“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令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终迎来黎明……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共产党人一直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作不屈不挠地斗争:所有这一切,仿佛还在我的脑海里展现,让我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在这部红色经典作品里,我还看到了共产党员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在《红岩》的结尾,齐晓轩目光望向远方,他仿佛看见了红旗招展,一片光亮的鲜红。最后一段是对革命胜利的期待,一个美丽黎明的描写:“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抹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啊!多么美丽的画面!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朝霞,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烈士们的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美好的明天!血染红岩,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每每读到这里,我就在想,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应该更加热爱祖国,保护好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革命先烈们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的代价,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今,新中国已经解放,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继承先烈遗志,好好读书,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

我是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每当在升国旗唱国歌时,我就会想起《红岩》,想起每一位为祖国牺牲的革命先烈。《红岩》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今后人生的精神支柱,让我面对困难时更加勇敢,面对挫折时更加坚强,更加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红岩》读后感 篇6

红岩魂

——我们永远追随的信仰11月6日一早,我们全部朝着歌乐山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在纷飞的大雨中到达了这个让人肃穆起敬的广场。

透过纷纷扬扬的雨幕,红岩魂广场透露着森严和肃穆,一大坡的台阶上,几面永不凋败的红旗在风雨中巍然不动,那种鲜红的颜色,是血的颜色,仿佛是保卫祖国的烈士们在面对敌人的残酷打击和屠杀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仰。

随后,我们列队参观了烈士主墓,主墓表面覆盖着绿油油的草,似乎象征着革命烈士的顽强的生命力。周围是大理石的栏杆,庄严肃穆。当我们一个个默默地把自己亲手做的白色小纸花轻轻地抛进烈士主墓,我们似乎感悟到了生命。而当我们走到墓地的背后,几幕石雕的烈士名单更让我们触目惊心,这让我们更加直观的感悟到了烈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的大无畏的精神。绕墓一周之后,我们的眼中都充盈着泪水。想要说点什么,却感觉说什么都是虚伪。

之后,我们参观了白公馆和渣滓洞,那里人山人海,有不少中外来客来此参观,了解红岩的知识。同学们站在小萝卜头的雕像面前,望着他颈带同样鲜红的红领巾和双手虔诚的捧着的铅笔和橡皮差,我们都感受到了他对自由和知识的渴望,也为他以8岁的幼龄为狱友们传递消息而最终与他的父母一起牺牲感到可惜。红岩魂是一种精神,一种坚贞不屈、追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它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仰。红岩魂是以江姐为代表的优秀重庆地下党组织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历史是不应忘记的,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既然是感受“红岩魂”,就要让我们记住,这不应仅仅是展板上的内容;心中涌起的情绪,也不单单是对罪行的仇恨,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多感受一下烈士们为何在签个字就可以“自由”的情况下为何还是选择了就义,多了解一点先烈们为何自知生还无望却还在牢房里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多学一点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如何学俄语,跟敌人周旋,让今天的我们懂得在逆境中不退缩,懂得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懂得什么叫为了祖国而奋斗。

《红岩》读后感 篇7

我是一朵花儿,监狱里的花儿。

“女牢2室,开牢门!”江姐回来了。她的裤子上满是缺口,脸上是横一道、竖一道的血印,几乎分辨不出五官的轮廓,尽管如此,从她深邃的眼窝里,我还是看出了疲惫。她的双腿几乎支持不住了,竹签子勒下的鲜血在十指上流淌,但她仍然紧咬牙关,粗暴的推开“狱警”的搀扶,没有说一句话。“江姐!江姐!”牢房里的人们纷纷涌上前来搀扶,“该死的特务,怎么能这样?”她们毫不理会“狱警”不怀好意的瞪视,小心地扶着江姐坐到席子上。我依偎在阿姨们的怀里,啃着大手指头,不禁有些好奇,江姐不疼么?

江姐的眼里突然绽放出了光彩,她伤痕累累的脸上是坚毅和决绝。她支撑着微微起身,向阿姨们,向全狱的同志们拉开沙哑的嗓音:“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我用晶亮亮的双眸望着江姐,她强笑着对我说:“监狱之花,以后江姐和你爸爸妈妈没做完的事,就要你去努力了。”

监狱里的花儿,根扎在这污秽的土地,而心却永远向往着阳光。作为一朵监狱之花,我终于明白了我毕生的使命。终于明白,江姐为什么不怕痛了,因为她心中的烈火还在燃烧,她心中的信念将会永存。有了党的力量深埋心中,她可以无视人间烟火,她可以将皮肉上的的苦难置之度外,尽情享受心中洁净的天地。我痛恨这所监狱,它带给我多少人间的风雨,但我又深爱着这所监狱,它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正所谓彩虹总在风雨后。

《红岩》,一本浸透了血与泪,也充满了希望和憧憬的小说。江姐,正是万千革命烈士中最令我钦佩的一位,她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证明了在信念的支持下,一个弱女子也能如钢铁一般坚强!

可是我毕竟不是监狱之花,我不懂监狱里的苦痛,不懂监狱里的人生路。心中没有信念,就没有力量;心中没有力量,就不懂得坚强。我不愿做一朵随风飘散的花儿,我要将根深深扎在某一处土地,并在这方土地上,发扬,滋长!我或许不能做监狱之花,但我可以是家庭之花,学校之花,社会之花,或者说,人生之花。我必须尽快找到自己的落脚点,相信这也是很多人要做的事。这世上碌碌之人太多,以致没有了目标与信念,心中是空虚的,无所依靠。这时候,社会就犹如一盘散沙,人是散的,心也是散的,人心不齐,很难做出些什么事请来。

我天性懒散,做事不免打不起精神,遇到困难就想着草草了事,总想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可惜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里,散漫的人总会跟不上脚步。我没有目标,便没有了动力,也就提不起精神来。而江姐却能凭着她强大的信念和意志扛过这么多苦痛,这深深震撼了我。我若是想要笔耕不辍,为人们写点什么东西,那么,从现在起,我就要做一朵坚强的人生花,把根深深扎在梦想之中,学好每一门科目,读好每一本书,写好每一篇作文。向那个漫无目的花儿说再见,我是一朵花儿,一朵生了根的花儿,一朵有了家的花儿。

是千万个人的信念促使着革命成功,是千万个人的信念阻挡了人间风雨。心中的信念促使着我们不断前行。我是一朵人生花,我终将把美丽绽放。

《红岩》读后感 篇8

红岩魂

——读《红岩》有感

桐乡市第二实验小学

603班

沈润凯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英烈,血染国旗红。

寒假里我阅读了经典红色小说《红岩》。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不惧敌人的迫害,坚持与敌人斗争,为国旗增添一抹亮丽的红色的故事。这其中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出身豪门但参加革命的刘思扬;受尽酷刑,从不畏惧的江姐;更有那不知名的渣滓洞中的战友,相互帮助,智斗敌人。

在黎明到来之际,黑夜已走到尽头,可这些可爱可敬可歌可泣的烈士们却没能见到晨曦„„你们说过:“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而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是啊,你们是钢铁做的,但你们比钢铁还要坚强!

《红岩》,作者为何以红岩为题?红是革命的颜色,岩石是坚硬的,而烈士们在狱中艰苦斗争,如红岩一般红!如红岩一般坚!

英烈虽去,精神长存!英烈虽去,国旗愈红!英烈虽去,从容坚定!英烈虽去,后人永记!

歌乐山下的英魂们,请看,你们用鲜血浇灌的新中国日益繁荣昌盛!我们十三亿同胞幸福的享有着蓝天,神六已上天,奥运正兴隆!请你们在歌乐山下,在艳红的国旗中看着吧.....时光静静的流逝,却永远无法抹去历史的英烈!

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理念、伟大的人格力量、浩然的革命正气:这是伟大的红岩魂!中国魂!民族魂!

《红岩》读后感 篇9

傍晚,我站在阳台上,仰望天空。残阳散发出的殷红笼罩了整个天空,像一滩血吞噬着天地——红色?血——我好像想起了什么——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些英勇的革命战士,想起了他们洒在中华土地上的热血。我回到房间,打开《红岩》。

《红岩》是一本描写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战士奋力抗敌的书。书中描绘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视死如归的江姐、英勇无畏的余新江、关心战友的刘思扬、尽职尽责的甫志高。每当我翻开书,看见这些人物的名字,一股敬佩之情便从心里油然而生。

我敬佩他们,并不是因为书中记录的他们的故事精彩与否,而在于他们的精神品质。为)●(了祖国不被侵略,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他们心中的信念坚定而又明确——“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在他们眼中,祖国就是一切,没有了祖国,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就无法生存。他们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但,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他们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因为,他们把祖国看得太重要,不能失去,所以他们会勇敢地挺身而出。——如果不爱国,他们就根本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与敌人搏杀;如果不爱国,他们可能也会苟且偷生,去当汉奸。

这些英雄们就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他们是祖国的核心,是祖国前进的动力。为了不让这些革命先烈的苦心白费,我们这些后辈应该秉承他们的精神,朝着他们的方向前进。

如果祖国被侵略了,我们该生活在哪里?我们又该怎样生活?一定是被侵略者当作奴隶,饱受煎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 如果情形真的演变成是那样,我们的子孙后代又该怎么办?先烈们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美好生活,怎么能毁在我们手里?

我们应该像先烈们一样热爱祖国。祖国有难,我们要挺身保卫祖国。无论困难有多大,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我们都不应该低下宝贵的头,不应该退缩。应该像海燕一样,迎着暴风雨和黎明前的黑暗,努力地飞翔、战斗!

我们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那些革命先烈才获得重生的,我们要热爱她,热爱每一寸土地,竭尽全力地去保护她。当然,我们也要奉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来建设祖国,让祖国成为屹立在东方的一条不倒的巨龙!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我缓缓地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了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甜甜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