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语录网

李尔王读后感五篇

发表时间:2023-12-16

李尔王读后感。

喜欢读书的人都知道,想要从阅读中收获,就必须认真思考。当我们读一本好书时,感受到思想仿佛有了翅膀。读后感是对自己思想成长的见证和总结。OK语录网编辑为大家挑选了一篇非常有用的“李尔王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这篇文章!

李尔王读后感【篇1】

李尔已经逐渐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充分认识到里根和高纳里尔是心口不一的人,感知到威权的伟大的影子(讽刺),看到得势的狗、可恶的教吏、放贷的人,看到那些斥责罪恶的同时在干着他们所斥责的,看到了社会的虚伪和罪恶的无处不在。“罪恶镀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用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多么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话,将罪恶的本质剖析地淋漓透彻。如果将罪恶得到了权威金钱的支持,那么它将是不可抵御的,然而如果罪恶无依无靠,它将无所施展;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犯罪的”,罪恶源自权威的作祟……

李尔告诉葛罗斯特虽然命运是悲苦的、值得痛苦的,然而我们要忍耐。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荒谬的,充斥着无尽的苦楚。在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的人们全是些傻瓜,这虽然令人禁不住放声大哭,然而我们是清醒的,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的,所以面对这命运、人性的荒谬应该忍耐,因为只有忍耐才能帮助我们穿过这无尽的痛苦。只要忍不住哭泣,便会沦落到无尽的痛苦中,最后成为在舞台上的傻瓜。李尔看到了真实的世界,看到了社会、人性的本质,他自己却仍然在痛苦中自我挣扎,他在清醒与疯癫中反复。正是因为他看透了人性的丑陋,看到了表面后的真相,所以被这种痛苦的真相所折磨。他感叹“我是天生下来被命运愚弄的”。此时折磨李尔的不再是迷茫的痛苦,而是看清社会、自然、人性后被其丑陋、疯狂而折磨、因那躲不过的悲哀而悲苦。

当结尾考狄利娅死去时,对李尔来说这象征着这世界跟人性的最后一点善也被吞没了,他跟这个世界最后的牵连也被斩断了,他再也无法承受世间的折磨和痛苦。“要是她还有活命,那么我的一切悲哀都可以消释了。”而考狄利娅是永不回来了,等待李尔的也只有在无尽的痛苦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李尔终于走出了自我世界,看清了真实世界的本质时,他看到的却是不尽的悲哀,人性躲不过的悲哀,而他自己也因为难以承受这悲哀而发疯、走向生命的尽头。

《李尔王》是一部杰出的悲剧,它给了我们一个深入看社会、看世界、看人性的渠道并给予我们足够的警示。不同时代结合那个时代的特征都能从《李尔王》中解读出新的见解。李尔是自我世界的独裁者,因为独裁所以妄为,因为妄为而失去独裁的依靠——权力,但仍然认为自己是君王,由此受到种种悲苦,却从悲苦中逐渐清醒,走出自我世界,逐渐看清真正的世界。然而当他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看清了人性,等待他的却是因世界、人性的丑恶、罪恶而产生的无尽的悲苦,这种悲苦使清醒的他疯狂乃至走向生命的尽头。这是一个无限悲哀的悖论。舞台的傻子,还是悲苦的疯子?哪里有清醒?只有无知愚昧的悲哀与被人性丑恶不尽折磨致疯的悲哀。

李尔王读后感【篇2】

我以前听过一个和《李尔王》有几分相像的童话,其中的国王也有两个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一个直率的小女儿。当小女儿拒绝奉承父亲而被驱逐时,从她脸颊上流下的眼泪变为了晶莹剔透的钻石。最后国王意识到自己的错,顺着钻石铺成的路找回小女儿,童话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李尔王》中,科迪利娅的眼泪是轻小的水滴。只有在肯特和读者的眼里它才和钻石一样价值连城,正因那是亲情和真理的象征。《李尔王》以杯具结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

首先,权力实在是十分诱人的东西。莎士比亚添加了一条情节线索说明这一点:同是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爱德蒙的地位就比爱德加低。尽管大家都明白私生子不能选取是不是当个合法的孩子,他们还是对私生子抱有偏见。机敏狡猾的爱德蒙因此才向@england@开始了自己争夺地位的战斗。亲情在这条线索中不那么重要,只是为了在两兄弟之间作比较控制变量而已。在爱德蒙接近胜利时他是多么风光,掌权者信任他,看清他诡计的父亲死去了,被他陷害的兄长沦落成流浪汉,只差一点他就能借着戈纳瑞和里甘登上国王的宝座。爱德蒙以不正当的方式挑战了命运,终究被正义和道德——即爱德加代表的精神吞噬了心志发了疯。虽然戈纳瑞和里甘对于权力的渴望没有那样夸张地落在文字上,她们的一言一行配合爱德蒙的地位战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和欲望交织构成的无底洞。

其次,李尔没有反省自己的意识,而是空口指责儿女的可恨。李尔的性格乖戾。他将诅咒滥加于任何不按照他的意愿行事的人;他变化无常,有时喜爱听甜言蜜语,有时又喜爱弄臣带有讽刺意味的儿歌。他的性情除了表此刻自己身上以外,还充分地从女儿们身上显露。哪一个女儿没有遗传任何父亲的特征?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贪婪无情;小女儿的善良宽容,不正是李尔的不一样侧面吗?P516弄人的比喻“蜗牛背着一个屋子是正因能够把它的头缩在里面;它不会把屋子送给它的女儿,害得它的触角没地方安顿。”用“屋子”暗示国土和权力,用“触角”暗示这一家人脾气霸道的地方。坏脾气在宫廷里有阿谀奉承的大臣帮忙掩饰,蜕下这层虚伪的表皮李尔才得到了报应。杯具就在于李尔依然没有明白:做父亲的没有树立好榜样是不就应的。

李尔王读后感【篇3】

读《李尔王》有感

zlb2013级 blcu

莎翁的《李尔王》让我感受最为深刻之处就是剧中疯癫与理性。这部剧塑造了三个十分形象的疯癫人物:弄人、埃德加以及李尔王。

他们或是滑稽可笑,或是语言混乱,或是口出狂言,但又疯疯癫癫得不一样。

弄人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傻子的形象,对李尔王不离不弃,总是说着逗趣的“疯言疯语”,然而他所说的全然不是傻话。在我看来,他甚至于是此剧中将一切都看得真真切切,想得明明白白的智者。他用疯癫的言语来点醒剧中迷了心智的人们、启发读者,也用这种插科打诨一般的滑稽方式创造了喜剧的效果,为这部被誉为“最伟大的悲剧”中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当人们都无所知时,弄人已洞察到局势的改变。年老昏庸的李尔王将国土分封之后,弄人就对肯特说李尔王已是一个“失势的人”[1](p299)。当李尔王愤愤不平地离开大女儿戈纳瑞、投奔二女儿里甘时,他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一尝到她的滋味,就知道她跟这一个完全相同,正像两只野苹果一般没有分别”[1](p306)。

此外,莎士比亚以疯狂的形式表达理性具有独特的表现理。这也让我思考:怎样的人是一个傻瓜?

怎样的人又是一个疯子?也许很多时候,你周围的人都认为你是个傻瓜,你便成了傻瓜,你周围的人都认为你是个疯子,所以你便成了一个疯子。在剧中,弄人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恰恰是这样一个“傻瓜”无畏地吐露出别人都没有说出的或是没有敢说出的箴言。

他是掌握真正智慧的“傻瓜”、“疯子”。

如果说疯狂是一种幻觉,那么埃德加的疯狂也是一种暂时的伪装。他被弟弟困住,失去了父亲的信任,被追捕。匆忙中,他把自己伪装成衣衫褴褛、胡言乱语的疯子来保护自己。

剧中的他在荒野偶遇李尔,在一场“荒诞”的审判中帮助李尔控诉了两个可恶的女儿,完成了觉醒。然后,他意外碰到流落的父亲。带领格洛斯特前往多佛悬崖,并帮助父亲在一场闹剧中完成自我救赎。

我以为他是在现实中最有可能被人们称赞为“聪明人”的人。埃德加从衣着到言语都伪装成疯子。一时的权宜之计让他帮助了李尔和父亲,也是帮助了自己。

在剧中,他表现出仁慈和宽容的美德,并用理性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科迪莉亚善良公正,但埃德加比她有更强大的力量——理性的力量。这种实实在在的智慧隐藏在他疯癫的外表之下也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李尔王的疯狂在剧中的几场荒野中得到了体现。他看透戈纳瑞和里甘后,又因心中愧疚不想投奔三女儿科迪莉亚。暴风骤雨、电闪雷鸣之际,在荒原上流离失所,呼喊咆哮。

因此,李尔王在极度愤慨和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处于疯狂状态。这个迷失的乞丐与威严的国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风雨中的疯狂诅咒,说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由。关于天地的激烈言辞和质疑,是他理性的呼唤,也是对人性丑恶的批判。

他说“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世上”[1](p326)。他叫嚣着撕下人们“包藏祸心的伪装”,显露人类“罪恶的原形”[1](p327)。

他在如此失去理智的状态下显示出了平时正常状态下所没有的智慧。这让我想起了我在文学课上学到的酒神精神。李尔王的疯癫似乎是一种酒神式的疯癫。

尼采曾说过,个人“进入酒神陶然忘我之境,忘掉了日神的清规戒律,忘记了个体之间的界限,融合与过度表现为真理,生于痛苦的快乐表现为真理,从大自然中现身说法”[2],也就是说人们在忘掉、舍弃自我过后可以在自然中获得真理和智慧。在荒野上,李尔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王,他在大自然的面前说“我站在这儿,只是你们的奴隶,一个可怜的、衰弱的、无力的、遭人贱视的老头子”[1](p326)。他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个人身份。

侍臣说王上“光秃着头在风雨中狂奔,把一切托付给不可知的力量”[1](p325)。可见,疯癫的李尔又失去了个人理智。此外,李尔王甚至实现了与自然的某种融合。

面对自然的暴风雨,他说“我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走我一切其他的感觉”[1](p330)。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意识到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无能,并试图祈求自然的力量。他撕心裂肺的控诉是为了呼唤自然的惩罚。

同时,他在自然中还学会了同情和怜悯。他说“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会一个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受不了的福泽” [1](p330)。在面对赤身**,被雨打风吹的埃德加时他更体悟到“人类在蒙昧时代,不过是像你这样一个寒碜的赤裸的两脚动物” [1](p330)。

认识人的渺小和卑微是一种智慧。而且,与以往的迷恋相比,李尔王最终可以认识到人的本质,不再被外表和语言所欺骗。他将埃德加称作“高贵的哲学家”、“学者”[1](p334),并愿意倾听他“疯癫”的言论,感到埃德加另有深意,因此说“让我私下里问您一句话” [1](p334)。

所有这些都是他进入酒神状态式的感受。那是人们在忘我的状态**悟的智慧。

总之,对于我来说,《李尔王》同莎士比亚其他伟大的戏剧作品一样也探索了人性与爱,不过此剧中疯癫与理性、疯癫与智慧对立又统一的独特张力似乎更具吸引力,借此我对于课上所涉及的酒神精神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英)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悲剧集[m]. 朱生豪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选. 周国平,编译.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15.

李尔王读后感【篇4】

暑假,我精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比起文学本身的东西,《李尔王》给我的更多是人性,理性的思考。首先,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它。《李尔王》这部作品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

科尔代丽霞被迫离家出走,和爱她的法国国王一起去了法国。李尔王本人只保留了国王的头衔和一百个侍从,打算轮流住在两个女儿的家里,享受晚年时光。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从此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悲惨经历,开始和两个姐姐打架。不幸的是,她失败了。最后,她被抓获,带着仇恨自杀。李尔王也在悲痛和疯狂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这个故事曲折而悲剧性,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现在我们简单剖析下书中的人物和内容吧。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悲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

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可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可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

她也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直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因为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因为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人,因为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子,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这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应该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直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人因为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个私生子,所以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可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不过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因为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应该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因为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因为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所以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应该说肯特是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获救和小女儿的相识都要感谢他。

读罢这本书,我的心不能平静,我想说,正如之前我们读过的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哈莫雷特》一样,故事是悲的,可是明知道是故事,我还是深深得被感染了,说不出的滋味。联想到的只有几个词语,社会,人性···口蜜腹剑是对《李尔王》最确切的注释,这个社会这样的现象这样的人太多了,就像书中的人物,有昏庸的诸如老国王,有善良的诸如小女儿,有虚伪恶毒的,诸如大女儿,二女儿和她们的爱人,太多了,不过殊途同归,几乎所有人的下场都很悲惨。深究之,都是社会造就的人性。

从中,我感慨很多,面对以后的生活,坏的东西总会有,当然也会有好的东西,而且我坚信,积极的方面还是主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做个好人,然后善待他人,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与人相处。

李尔王读后感【篇5】

《李尔王》通过演绎王室中具有现实批判色彩的利己主义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而产生的争斗以及饱含人文主义理想色彩的善良人们悲剧死去的故事,再现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人与人之间丑陋的利益关系同时向上帝哭诉和呼吁人文主义的回归。

李尔在被摧毁的人格土壤上,开始回忆、自省,并展现出内心深处高贵的人格,待人温和、胸襟宽广,怜悯那些有着不幸遭遇的人们。李尔在悲剧的作用下,直至因过度悲伤愤慨而死去,蜕变成了一个拥有美丽人格的上帝。

一个人很难拥有完整永恒的人格,正如李尔一样,人生中突如其来的变故挫折就如海上遽然形成的暴风雨会打乱海浪中的船舵,甚至摧毁。一个始终将进步作为信条的人生是不允许残疾的人格的,堕落还是重塑,将是决定人生方向和高度的重要抉择。悲剧眼中的人格,正如镜子中的自己。一些人或因命运的捉弄,世俗的沉浮,人事的戏谑,将带着悲剧色彩的镜子愕然摆在了自己眼前。一些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省察,或惊愕,或感慨;或哀嚎,或流涕;或沉沦,或奋发。也只有在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自己人格的本来面目,才会静下心来去回忆和思索流失的岁月。每一处苦难,每一个悲剧,都是一个提供省察自我的绝佳机会,人格得以洗濯、净染,因而悲剧眼中的人格始终真实,可感,可亲。

悲剧眼中的人格甚至还值得玩味,这并不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而是对过去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不将悲剧前的自我反复沉醉和玩味是无法直接体验到之前的人格是如何塑成的,也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格的重塑。

人生需要悲剧,需要用她来自省和警世,需要借她宝石般澄澈的双眼去回看自己的人生。WWw.968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