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个人总结范本九篇。
阅读优秀作文或者经典文书时,我们会不断筛选和摘抄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摘抄的句子很大程度能帮助我们创作,那么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好词好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测量技术个人总结范本九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1】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 能了解地形册归的内外业组织工作。
(4)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5)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三、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大比例尺地形测图
1。任务:每小组测绘一幅50cm_50cm、比例尺1∶500的平面地形图。
2。内容:
(1)平面控制。敷设独立导线网。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绘制控制网略图、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2)高程控制。
1) 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
2) 外业工作:踏勘、选点、水准观测。
3) 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实习时间:20__年11月29——20__年12月10
实习地点:洛阳理工学院东校区文化广场
实习报告人:___
实习指导老师:___
我们要掌握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相关知识。 达到以下要求,具体要作到:
1。 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用途,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2。 明白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是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这是仪器本身在制造的过程过程中它的精度所决定的,属于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测量者的技术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观测误差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测量是处于外界环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大气折射、地球曲率、地面沉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很难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3。 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要求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测量者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4。 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二)实习过程:
(1)实地探勘,选好控制点,领取仪器工具。
(2)经纬仪的检验
(3)水准仪的检验
(4)四等水准测量的实习步骤及水准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5)测回法及经纬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6)业计算(四等水准的高差闭合差 角度闭合差 坐标计算 )
(7)根据坐标展点
(8)碎步测量及平板仪的正确使用
第一周任务是高程测量及导线测量。高程测量简单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确定我们采用坐标方位角,我们完成的快而顺利。导线测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进行较繁杂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并不影响进度,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课本知识,遇到问题可以参考课本,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讨论。一系列的动作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在完成过程中借鉴课堂学习的知识,这项任务中前期我和一位组员进行高程测量配合其他组员参与导线测量,在全过程中计算各项数据,受益颇丰。
第二周任务是局部地形图测绘(也就是碎部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对跑尺员要求较高,跑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果的好坏和进度,我毛遂自荐,挑起这个担子,另外还负责部分的一起操作。仪器的架设也是一门硬功夫,必须扎扎实实,才能达到交融的极致。操作仪器,对中整平观测记录工作贯穿测量的始末,务必注重对细节的重视。这项任务需要我们小组每个人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的顺利快捷,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最终快速完成任务。在这项任务中,我做过协调员、跑尺员、检查员、绘图员(主要工作)即每项工作都参与其中,测量中辛劳难免,却不足以阻碍测量的步伐,上周的任务是放控制点,这周虽对精度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很高,由于任务量较大,工作马虎不得。完成之后,自然对地形图测绘的感性认识提高很大,选导线点的经验也有很大长进,我们进行联合测图,最重要的是相互协调,体现团体的合作精神,这也是优质、高效地完成这次测量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样,各组组员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更是体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测量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还得对各测区范围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描绘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同时把各个测点按一定的比例在方格网上放出来,而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各组员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各项工作,并全理安排各个组员的工作,尽量让每一个组员都学会并熟悉仪器的使用和内业的计算等各项工作,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前面一段时间学习的检验和补充。我们要从这次实习中查漏补缺,以个组员的基础和能力都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各不尽一致,所以在安排测量任务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这样还可以提高测量效率。
三、收获体会:
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由于实习过程中,我大部分时间是担任着测量员的工作,因此体会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测量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由于相隔距离较远,如果测量员不通知,跑尺员很难自行判断读数是否完毕,所以读数完成后,测量员应该立即通知跑尺员,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跑尺员不必要的处于紧张状态;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了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测站放置脚架时,脚架的两条架应该沿水准路线或闭合路线的前进方向,这样在读数过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测量员碰触脚架而产生误差的可能;根据我们小组读的数据反映,误差“较大”的点的值大部分是在读数较犹豫的时候获得的,因此,测量员读数的过程中应该看准数据后立即读数,如老师所说的,要做到“稳,准,狠”;每当周围有人或车经过时,应该将手握成空心拳头来抓仪器的一条脚架,但手并不应该接触到脚架,这样随时作好了保护仪器的准备,也不对仪器的对中整平及读数早成影响,使用这样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名小学生故意踢踹脚架所可能带来的损失。专业素质的角度来看,我也获益非浅,使我更加意识到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
即使在我们的实习这样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工作中,许多限差的单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单位来进行度量的,这是测绘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观的反映;在学校这样相对比较容易的测区进行观测,我们许多同学都感到了疲劳,更不用谈那些在情况更为负责和困难地区进行的野外观测了。正是通过对测绘工作科学性,精密性和艰苦性的直观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应该也必须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尽量作到仔细,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认识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可能影响全局,这也培养了我们做事严谨的作风,而这也是专业素质的基础。
四、经验教训:
(1)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
(2)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3)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4)使用平板仪定向一定要精确,,不然严重影响图形的整体方位;
(5)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2】
一、概况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怀通项目组于20xx年6月6日至20xx年8月04日对湖南省怀化市怀化至通道高速公路(2标)进行了外业控制测量工作,外业测量历时58天,实际消耗1000多工天。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坚持诚信、求实、创新、进步的理念,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进行各项测量工作。共完成工作量如下:
1、联测国家等级大地点3个;2、联测国家四等以上水准点3个;3、布设测量四等精度的GPS点24个;4、布设测量一级导线67公里99个点;5、施测四等水准路线长度7.9公里;6、施测四等精度的三角高程线路67公里。
二、测区概况
测区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县江市镇南的五岭水库北为起点,自北向南,途经洪江县江市镇的黄沙塘村、李家坪村、再经会同县马鞍乡的石头桥村、阳隆村、五家团、坪村镇的银匠界、上新寨冲、下新寨冲、大坪新鹰村、岩壁团、民主村、大洪江、张家团、小茶溪村、李家湾、桐木冲、高伞垠、渠水、小岩田、小寨、到连山乡的贵干村为终点。测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测区最低处高程为230米,最高处高程为450米,平均海拔高为340米。测区有少量旱地、水田和经济园林,以树林为主,该地区是全国著名的林业县。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20°左右,年降雨量1500毫米。测区内主要交通多为乡村路和大车路,交通比较便利。
测区行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
具体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9′~109°46′北纬26°55′~27°04′
三、投入人员和设备
1.该项目我院共投入13人、其中项目负责人1名、院级检查员1名,测量工程师5名,技术工人6名;
2.设备共投入中海达单频GPS4台(分别为0717179、0707121、0717205和0717208接收机,
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计算机2台、汽车2辆;所有的仪器使用前由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查,祥见仪器检测报告。
四、作业依据
4.1 JTG C10——20xx《公路勘测规范》;4.2 JTG/T C10——20xx《公路勘测细则》;4.3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4 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4.5湖南省怀化市怀化--通道高速公路(2标)控制测量设计书;
4.6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路勘测技术质量管理规定》。
五、已知点资料使用情况
5.1测区平面已知控制点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中心提供,测区内共使用三个大地点,它们分别是II等点和尚坡、II等点车平坳(已破坏)和III等观音坡。
5.2为了满足公路设计的需要,保证平面坐标控制网的坐标系统达到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将测区内三角点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成果转换成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成果,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9度50分,投影高程面为测区平均海拔高程350m,h取值为0,R取值为6378137。
5.3测区高程已知控制点同样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中心提供,本次共使用三个水准点,它们分别是I等点怀柳27、I等点怀柳33和III等点湘2-11-6,其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5.4测区所使用的上述已知点标石稳定,成果可靠。
六、测区平面控制测量
6.1、全测区共埋设四等GPS点24个,编号分别为BG01至BG22和B036、B037。6.2、所有四等GPS控制点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稳固的建筑物上,并将标石露出地面5cm,并保证各相邻点之间互相通视。
6.3、四等GPS控制点观测使用中海达单频四台套进行观测,通常以边连接构成GPS网,最终符合于和尚坡、观音坡、车平坳,采用静态方法观测。有效观测卫星数大于4颗,观测时段长度≥60分钟,数据采集间隔15秒,GDOP值观测中均小于6。
6.4、四等GPS网中共有重复基线12条,其中相对误差最小为1.07ppm,相对误差最大为17.24ppm,重复基线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33米。
7.5、导线边长观测为二测回,采用直、反觇各测边一测回的方法,测回读数互差小于
5mm,并对观测的边长进行了气象改正、加、乘常数改正、倾斜改正。
7.6、一级导线数据处理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NAS95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系6.5、四等GPS网中共有同步环41个,其中同步环相对误差最小为0.06ppm,相对误差最大为4.72ppm,同步环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437米。
6.6四等GPS网共有异步环42个,其中异步环相对误差最小为0.20ppm,相对误差最大为7.99ppm,同步环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705米。
6.7、四等GPS数据处理采用中海达HD20xx随机商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四等GPS网最弱点位中误差为0.102米,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均小于1/56832。满足GB/T18314—20xx《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
首级控制网精度统计表
七、测区一级导线控制测量
7.1全测区共埋设公路一级导线点99个,编号分别为D001至D101。
7.2一级导线点都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稳固的建筑物上,并将标石露出地面5cm,并保证各相邻点之间互相通视,导线点之间最长的边长为1010.466米,最短的边长为249.795米。7.3、一级导线点观测使用拓普康GTS-332W全站仪300343号仪器,使用前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查。
仪器的加常数K=-0.98mm,仪器的乘常数R=-0.71m/km
7.4、一级导线水平角观测二个测回,为左、右角各一个测回,一测回2C互差小于13秒,圆周角闭合差小于9秒。
统进行平差计算,精度详见精度统计表一级导线控制网精度统计表
7.7、一级导线平面精度统计表
7.8、测量控制成果质量可靠、精度优良。满足JTG C10-20xx《公路勘测规范》要求。
八、测区高程控制测量
8.1、已知点与GPS点、导线点之间联测全部采用四等水准观测。高程系统为1985年高程基准。
8.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采用GK1型104369号水准仪,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测。8.3、使用的水准仪及标尺,观测前均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定。?
8.4、对使用的水准仪i角每天观测前进行实地检查。8.5、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a.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b.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c.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d.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8.6、水准测量观测的高差中高差较小故未进行尺长改正。?
8.7、为了确保高程正确无误,在作业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选择好的成象条件下进行观测,对往返测高差超限的,全部进行返工重测,确保其高差的正确。
8.8、GPS点和导线点之间全部采用三角高程施测。按直反觇观
测垂直角,分别直、反觇观测四个测回(注:四个测回的观测顺序为:两个测回观测结束后变换反光镜高再观测两测回),同方向观测较差小于5秒,测回指标差小于±5秒,直、反觇观测高差限差小于0.045M
S(S以km为单位),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为±20
L(L为高程路线长度,均以km为单位)。8.9、三角高程测量使用拓普康GTS-332W全站仪300343号仪器,使用前经陕西测绘仪器计量监督鉴定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仪器的加常数K=-0.98mm,乘常数R=-0.71m/km
8.10、为确保高程正确无误,在作业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选择好的成象条件下观测,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至毫米,对直、反觇超限的站,全部进行返工重测,确保其高差的正确。在高差的计算中,对两差进行了改正。
8.11、高程成果精度统计表:
A、平差前后基本观测量中误差情况:观测值平差前平差后直接高差: 0.006600 0.007951
B、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0.02226米最大点间误差=0.01447米
8.12、高程网平差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NAS95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每公里偶然全中误差0.008米,最大点位误差:0.022米。测量控制成果质量可靠、精度优良,完全能满足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
九、质量控制
9.1、对GPS和一级导线选点、埋石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是返工纠正。9.2、对四等水准观测手簿、GPS和一级导线观测手簿内业检查后签名。
9.3、投入院级专职检查员1人,测区测量最终检查质量统计评定为“良”。完全满足技术设计书要求。可转入下一道工序作业。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3】
1、勘测高程控制网应优先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困难时可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2、分两阶段实施水准测量时,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全线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建立水准基点控制网,应允许对线路纵断面进行调整,即利用贯通的二等水准对线下工程高程进行测量,然后重新设计纵断面。
3、当线下工程为桥隧相连时,线路纵断面调整余地较小,此时应在工程施工前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建立水准基点控制网。
5、绝对定位概念:
使轨道的几何参数与设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保持在最小。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体现出轨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标高,根据轨道的功能和与周围相邻建筑物的关系来确定,由其空间坐标进行定位。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也可称之为轨道的绝对定位。轨道的绝对定位通过由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网组成的测量系统来实现,从而保证轨道与线下工程路基、桥梁、隧道、站台的空间位置坐标、高程相匹配协调。由此可见,必须按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铁路测量控制网。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4】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得太远,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实践知识的匮乏。这时我就一边学习业务知识,一边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向他们虚心学习。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在工地上学习的目的如下: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工作原理。
(3)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技术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工地上的学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一、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二、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这一次实习给我的总体感觉很好,因为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样的实习,只要自己能够找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实习之路,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努力,那么学到的东西肯定会有很多,我相信我是能够做好这样的。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5】
测量技术员工作总结
我于xxxx年x月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国土资源系测绘工程专业,现就职于xxx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存,我差不多从一具对测量方面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学生逐渐成为公司测量方面的主力军,先后完成几项测量工程项目。因我工作勤奋仔细,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因此我负责的测量工程项目多次受到托付方、设计方及施工单位的好评。 毕业后,我来到葛洲坝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就职,被安排到湖北恩施大龙潭项目部,第一具月从中学到了最基础的东西,从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外业地形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室内的地形图编制有个系统的认识,继续尾随一些有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去学习野外的编录及编写,那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测量工作有了整体的认识,知道了测量工作基本办法和基本工作,并且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这对我未来的工作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成为我未来工作中的一笔财宝。
后两个月,在老职员的手把手教导和本人的仔细学习下,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及工作技能,并开始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工程,包括从进场开始的现场踏勘、选点、仪器操作、资料整理及报告的编写。之后经常去基础施工工地进行观摩与学习,负责工程的施工放线,对基础的施工放线。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琢磨,xxxx年5月从大龙潭项目部退场去了xxx项目部,在这个地方我对测量有了更好的认识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那个工程比较大,分上下库,下库要紧是一具大坝和引水隧洞,上库有两个主坝、两个副坝,一条永远性公路等,从测量操纵复测开始,再是原始地形测量,植被未全清理,跑棱镜的同志比较辛苦,交通没有车子,每天从早上6点动身,下午6、7点回来,开始我心理有点别平,别人都没这么苦,只是渐渐的也就适应了,既然自己挑选了那个岗位,就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下去,惟有如此,才干实现自己的人一辈子价值。 前期测量工作完后,我带领了一具队进行工作,我很细心也很努力,开始了开挖时期,预备开挖边线、各建造物边线等施工放样,土石方收方,内业成图,这些工作别是很辛苦,算是量大,要花时刻和精力慎重的完成。 XX年1月,我从xxx回到了公司后方,参加了公司国际工程培训,别久就通知我出国去xxx,我甚是高兴,从那时到如今我向来在xxxx项目部,预备项目部的相关测量资料,看图纸、学习合同、国际通用的规范等,第一次接触国际工程,我很期待,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它。
工作的并且,公司在适当的时刻给我们安排了基础知识及理论力学的培训,加强了我们工作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三年的工作记忆,从理论的专业学习到工作实践,我慢慢地熟悉了测量及勘察的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对本行业有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或大或小的各类工程的参与,使我有信心出色的完成各种大中型、复杂工程。但是我知道我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不少东西要我去学习,惟独别断的努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干无愧于社会和公司,才干取得更大的成绩。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6】
一、测量成果交接制度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内业成果,测量桩橛,点之记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要做好测量成果交接工作。
1、与设计单位测量成果的交接局指挥部、各工区施工技术部门收到设计文件后,必须于开工前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到现场点交测量桩橛,补齐丢失、松动的测量桩橛,办理相应手续。测量队及时组织全线复测和贯通测量。复测完成后,一周内向各工区办理测量成果交接。
2、内部控制测量成果交接及交接方式局指挥部组织完成的控制测量,须在完成后一周内向使用控制测量成果的各工区办理测量成果交接。工区应核实成果内容和现场桩橛实际情况,并在接收成果后一个月内将复核情况上报测量队。
3、竣工测量成果移交工程竣工后,根据有关要求完成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永久水准基点的设置和测量,各项成果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4、交接范围:
(1)CPI、CPII、CPIII、GRP、水准基点以及各种加密控制桩点等。
(2)控制桩坐标资料、水准基点高程资料、曲线要素资料、逐桩坐标计算资料、点之记,所有控制测量桩橛精度评定资料等。
5、交接要求
(1)桩位交接必须按测量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交接。交点时,桩橛标志应核实无误且桩点稳固方可接受,对松动或破坏、丢失的桩橛,应由交方补齐。交接的桩橛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2个桩。
(2)交接要做好详细记录,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
(3)桩位标志要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交接时必须附有必要的说明资料。
(4)交接的坐标资料必须真实、精确,接收单位应进行现场复核,复核无误后方能正式采用。
二、测量数据管理制度
1、线路理论坐标管理
(1)对各工区能够独立计算的坐标数据(如桩基、承台坐标等),首先由各工区测量分队工程师进行计算,工区总工程师进行复核;工区复核无误后报局指测量队再次进行独立复核,测量队复核无误后,报监理组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只有通过审批的坐标数据才能用于现场测量。该数据一式三份,各方审核、签署完毕后监理、局测量队、工区各一份。
(2)对工区无法计算的坐标数据(如精调数据等),由测量队负责利用符合规定的软件进行计算。测量队的数据计算由两个人进行独立操作计算,经比对、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审批,最后才能下发各工区使用。该数据一式两份,各方审核、签署完毕后监理、局测量队各一份,复印件下发各工区。
(3)各工区对接收的坐标数据必须进行现场复核,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反馈到局指测量队,由测量队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4)杜绝现场不进行数据复核,而直接进行测量的一切行为。
2、各级控制网测量数据管理。
(1)对各工区自己完成的控制网,如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各工区将技术总结报告和原始数。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7】
测量是一份细心的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有一点的疏忽,误差就会很大。我们开始用的是水准仪,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刚开始测出的数据,经过我们事后的检查,我们发现测出的数据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先是找原因,是操作失误还是我们读数有误差,然后重新测量,进行补测。看到自己组的一个站点也还没有测出来,其他组的已经熟练的操作时,我们很羡慕。但我们没有灰心;虽然我们有很多的东西都不懂,但是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和老师及其他同学学习和讨论共同解决实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这实习的日子里,我感觉到数据处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数据量大,而且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当确定所有的所需数据都计算准确无误后可以开始进行新的操作。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各组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每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测量需要建立在准确的数据收集基础上,所以在测各角值和量距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边测量边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如果测量结果出现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必须进行重新测量,认真科学地对待。同时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很多是很精密也很脆弱的,必须轻轻地拿、轻轻的放置,严格依照操作要求使用,必须时刻注意爱护仪器。这让我们很小心仪器,明白保护仪器的重要性。测量学这门学科要求非常高,精确度不用说了,非常讲究科学的一门课程,在用光电测距经纬仪的时候,有时不小心碰到了脚架,哎!所以重新开始整平仪器。再有时在一个测回内,有一个半测回超限了,这样又要重新补测。经过这些教训后,我们从不熟练到熟练,不小心到小心翼翼,从失误到无误。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养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和遵守纪律的精神,我想这在以后对给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莫大的帮助。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们大家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很明显地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且让我们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及培养我们要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让我们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而且拓展了大家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个人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也让我们明白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通过综合实习活动,将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工程实际过程,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经实习后能基本上独立操作仪器获得观测成果并能进行数据处理,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但是我觉得我们以前的动手过于简单,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的熟悉操作。所以我们很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深刻地的明白只有真正的动手操作了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能够比较熟练地对水准仪和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特别是在经纬仪使用中,通过这次实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中整平,之前老是调平了水泡,然而却对不准所测的点,浪费了很多时间,而现在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经纬仪的大量应用,我已经熟练了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步骤,用经纬仪测量也比较如鱼得水。
这次实习,我想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我们小组的团队的合作精神。因为任何一项小的工作一个人都不能完成,必须有大伙的合心、合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每一项工作。应该说,没有团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比较完美的实习成绩。我们正是在这个一起努力完成好工作的目标支持下共同努力做好了每一件工作。我一直认为学习上争论我们应该给与支持,但生活上我们互相给与谅解。所以在测量过程中会争论,发生分歧后大家都实事求是,一切为了把工作做好的态度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坚决不能有任何私心。团队精神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意义和目的不仅仅是完成好一项工作,我们小组这次实习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品质和效率的保证,今后我们无论参加任何集体活动都用有这种团队精神。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8】
时间飞逝,转眼间五年经过,本人从来到公司就一直从事测量这门技术,技术是公司的核心力量,对于矿山企业,地、测、采三种技术更是矿山企业的基础。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大力帮助下,本人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一下在这五年中我都做了哪些工作?工作中收获了那些成绩和经验?其中还存在着哪那些缺点和不足,这样也能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弱点,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配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我在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测量工作的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本人时刻把测量工作的主旨牢记于心,认真运用测量理论及有关业务知识,分析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共性和非共性,通过平时下井及地面进行实践测量操作,使我熟练地掌握了矿山测量工作中一些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测量工作不是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来完成的,只有靠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工作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所以各项工作必须紧密配合,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细心谨慎,必须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就我个人这几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测量技术个人总结【篇9】
一、工程概况
蛇形山矿22w-300东运输巷,22-300西运输巷是我矿二水平开拓延伸,位于井田东翼,现在两巷均在-300m水平标高。分两个作业地点,一路是22w-300东运输巷.一路是22-300西运输巷,相向贯通,测量闭合导线全长2330m。本井田东翼地质构造复杂,两巷均沿Ⅴ煤底板掘进。掘进时巷道转弯较多,由于22采区三条下山还未形成系统,22w采区轨道下山在生产,测量图形极差,闭合导线观测60站,其中5~10m的边长到10条,给测量精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两巷采用相向开拓,全断面一次光锚喷成巷的施工方法。
二、测量工作情况
按《规程》规定,巷道贯通允许偏差值水平不能超过300mm,垂直方向不能超过200mm。为了确保贯通工程测量顺利实施,观测路线井下设7级导线。以原-125东大巷首级控制导线点为起点算数据。一路径:-125东大巷22采区上部车场22采区轨道下山22-228水平车场、石门、回风横川22-228回风下山22采区-300配风巷22-300西大巷。二路径:-125东大巷22w-125上部车场、行人横川、行人下山22w-228行人横川、车场、石门、回风横川22w-228回风下山22w-300配风巷22w-300东运输巷组成一个闭合环。
1.水平角观测
使用SET210K全站仪,采用测回法测角,往返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边长在30m以上时采用一次对中,二个测回;边长在15~30m时采用二次对中,两个测回;边长在15m以下是采用三次对中,三个测回。当一条边长边,一条边短边时,长边的长度不应大于短边的3倍。
同一测回中半测互差不应大于20,测回间互差不大于12。当采用两次以上对中时,测回互差不大于30。两次独立观测,同一水平角互差不大于20,最终导线边长方位角互差不大于±√n1+n2(n1、n2分别为两次独立观测时的总站数)。
边长丈量时,读至毫米,长度互差应小于2mm两组平均值互差不大于3mm,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往返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
井下7导线施测一次,为避免粗差,用原有30导线进行检验。
2.高程测量
平巷采用DS3水准仪往返测量,每站用变换仪器高度的方法观测器互差不大于4mm。前后视距保持大致相等,视距长度一般为15-40m。闭合差小于15√R毫米时,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井下其它导线点的高程的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垂直角测一个测回,在观测水平角的同时进行。仪器高和觇标高应用钢尺在测量前与结束后各量一次,互差不大于4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丈量结果。三角高程测量应往返观测,相邻两点高差互差不大于10+0.3Lmm取往返测量差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3.内业计算
采用主算和复算两人同时进行计算,分别使用不同型号计算器,不同程序计算,并进行核对检查,及时测绘填图。
4.中、腰线的延伸及巷道工程质量管理
巷道开掘时,中、腰线采用经纬仪指向标桩点,用拉线法向前进行延伸,发现施工因工程质量问题和巷道中、腰线偏差时,及时与施工队联系,并下发《中、腰线质量检查单》落实整改。保证了巷道按设计方位和倾角施工,当两巷贯通距离至剩下60m时,填发了《巷道贯通预报单》,及时通知施工队和有关部门,保证巷道安全贯通。
三、贯通精度
两巷于20xx年10月7日早班顺利贯通,两巷实际偏差:中线为50mm,腰线为100mm,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允许值为±14√60=±108,实际方位角闭合差为65,坐标增量闭合差:△x=-0.05.m△y=+0.106m。高程允许闭合差为±0.2m实际高程闭合差为+0.060m,导线相对闭合精度为1/19880.